陈独秀对苏俄经验的接受、反思与超越 作者:王福湘 人类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风雨苍黄之中,产生了一代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引导中国现代...
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何一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其研究成果也较为突出。目前,学...
陈独秀与五四运动 作者:唐宝林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 一、“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一提起五四运动,人们就会想起当时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陈独秀和他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毛泽东...
1903:梁启超的国家学说和经济构想 作者:李喜所 1903年前后,梁启超30岁左右,思想相对成熟,创作欲也极其旺盛,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论著,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政...
50年来的晚清政治史研究 作者:姜涛 晚清政治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近代”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史”的时段范围在50年来已有了重大的变...
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戊戌维新百年祭 作者:袁伟时 百日维新,百年沧桑。百年前的戊戌变法既是系统改革的英勇尝试,又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启蒙运动(维新思潮)的重要组...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1927—1949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作者:陆保良 在党史研究中,存在忽视理论预设的问题,或者对理论预设想当然。而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理论预设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从启蒙到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 作者:曹幸穗 [内容提要]本文从古代中国的“经验农学”与近代西方的“实验农学”的本质区别入手,重点阐述晚清知识阶层对近代西方农学知识...
1911—1927年的中国商人与政治:文献批评与理论构建 冯筱才 [内容提要]本文是作者一项专题研究“1911—1927年的中国商人与政治”的导论部分。近世中国商人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
慈禧新政评议 作者:刘平 慈禧新政是清末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稍后的预备立宪、辛亥革命曾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广义而言,“新政”历时十年,包含预备立宪,这里主要以...
1998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作者:郑起东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本年发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学术论文共有291篇。从数量上看,较1997年有所增加,从质量上看,也较1997年有显著提高...
从国民会议到国民参政会——职业代表制的持续与变化 作者:(韩)柳镛泰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 【内容提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间社会呼吁只有集结广泛...
19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 作者:郑大华贾小叶 19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的研究取向发生的重大转变之一,即由80年代以“文化热”为特征的激进主义转向以“国学...
1913年的《美国公民学》 作者:谢泳 中国的公民教育,从1949年后的教育体制中退出,代替它的是政治教育。“公民”和“政治”不是一个概念,从“公民”到“政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
从社会进化的角度谈如何看待西方侵略给近代中国造成的社会变动 作者:莫天 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这种文化的社会功能是维护封建制度的。特定...
从蒋介石日记看抗战后期的中英美关系 作者:王建朗 来源:《民国档案》2008年第4期 [摘 要] 本文以蒋介石日记的相关叙述为中心,试图比较抗战后期英美对华政策的差异及国民政府对英...
从《波兰分灭记》看康有为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主张 作者:孔祥吉 一 《波兰分灭记》是百日维新后期,康有为为了击退顽固派的猖狂反扑,使光绪皇帝痛下决心,“持之以坚”,将新...
从孙中山民族革命实践的悲剧意识看近代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误区 作者:王力平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民族,这使它在整个古代史上,始终以一个强大稳固、具有高度文...
从洋务运动看曾国藩其人 作者:赵世荣 作为历史名人的曾国落,无论是其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思想方面,都是非常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全面地评价曾国藩,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因此...
从蒋氏下野到蒋汪合流 作者:金以林 1931年初,蒋介石与胡汉民因约法之争,蒋囚胡于南京,由此引发国民党内的再次分裂。胡汉民旧属、汪精卫的改组派、孙科的太子派,以及西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