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末民初的国际宣传活动得益于两个历史条件:其一是晚清时期所形成的国际电信网络,这促使中国在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也改变了时人...
几年前听说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在组织翻译《狄更斯全集》,兴奋之余又担心,一家相对年轻的出版社要完成这项规模巨大的工程,谈何容易。现在,《狄更斯全集》已经定稿,我的...
美好的社会和良善的政治永远是人类社会向往的理想之境。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了这样一种人,“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
摘要:19世纪中叶以降,英法两国势力渗透到中国西南边疆云南,双方围绕着通商筑路等利权公开竞逐。在领土和商业利权的现实考量下,清政府被迫开放云南三口,由此给云南的近代...
(一) 在朝鲜与清朝的学术文化交流上,洪大容的中国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李朝英祖大王四十一年)11月离开汉阳向京师(今北京,下同)出发,翌年4月回...
英国汉学“先锋人物”马礼逊可谓19世纪中英文化交流的领航员。他创建对华教会学校,在华创办中英文报纸,编纂、出版首部中英双语字典,出任伦敦语言学院首位汉语教师,创下了...
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宣布开海设关,至鸦片战争前夕,历经约一个半世纪。这是中国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段历史错综复杂。如何认识清代前期闭关与开关的实际状况?清...
摘要:在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的十年中,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认知从形成到固化直线发展,其优越型自我认知因“三国干涉还辽”一度受挫后,又经历了庚子事变和日俄战争之后的两次“...
18世纪初,法国宫廷曾经举办了一场化装成中国人的舞会,庆祝新世纪的来临。时隔300多年,今年5月27日至10月26日,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凡尔赛宫举办一个主题为中国在凡尔赛18世纪...
摘 要:1844年至1846年法国三次向琉球派遣传教士。从1844年秋至1847年秋,琉球先后四次通过进贡或接贡的机会请求清政府向法国交涉,迫使法国将留琉之传教士撤...
基督宗教传入中国,在明末清初达到一次高潮,但到清中期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禁教期。鸦片战争后,教禁解弛,入华的除天主教外,另有大量新教传教士。晚清天主教与新教传教士的传...
学者在研究清代教务教案 ① 问题时,集中在西方传教士以及中西之间的法律文化冲突方面。研究近代日本僧人 ( 日僧) 来华传教 ( 布教,开教) ② 问题时,对于清政府关于日僧传教权的...
摘要:本论文通过发掘传世文献以及新发现的史料,尝试考察并复原了长期湮没无闻的清末浙江平湖乍浦出身的文人沈筠(沈浪仙18021862)的事迹。指出:无论从沈筠所编著的有关日本...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自从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租居和逐步占领澳门的400多年来,关于澳门主权问题就成为热点。 不少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人士,出于歪曲历史事实和政...
清朝统一台湾后,鉴于该岛孤悬海外,地方辽阔,即在实施与内地行省统—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同时,又逐步推行了若干特殊的管制制度。举其重要者,有对赴台任职官员的任期、...
四 以军事占领支持外交谈判,用武力逼签“和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的惯用手法。首开其端的就是英国侵略者;早在1836年,他们已策划派遣一支舰队,“带着一...
与大陆地区的研究状况比较而言,50年来台湾的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显得有些寂廖。这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上,而且表现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和认知...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陆续入居澳门,开展对中国及远东地区的贸易。在此后400多年的中外贸易史上,澳门几度经历盛衰浮沉的变迁。 其中,最后一次变迁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
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从鸦片战争开始,英国侵略者“依据”其强迫腐朽的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割让”和“租借”等压迫手段,侵占了我国香港地区。...
中国人民反对葡萄牙侵占澳门的斗争和清朝官方的态度 对于亚马勒的倒行逆施,中国官民无不义愤填膺,“咸思食(其)肉,寝(其)皮”。1846年10月8日, 澳门港的中国渔船首先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