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北京城里悄然流传着政府将要驱逐甚至逮捕陈独秀、胡适的消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递刀者 小说《荆生》由张厚载“投寄发表”,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不过一报还一报...
1967年4月1日,全国各大报纸均在头版头条位置同时转载《红旗》杂志当年第5期发表的戚本禹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该文在发表前已经过毛泽东审...
明史修纂和研究有两个比较集中的时期:一是明末清初,二是清末民初。明末清初的明史修纂和研究,既有清廷的官修《明史》,也有大量的私修明史著述,如谈迁《国榷》、查继佐《...
明清时期的中国虽仍未走出传统社会的基本格局,重本抑末也即重农抑商的传统也没有根本改变,但在思想和经济等许多领域都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向。随着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在...
魏晋南北朝时,服食寒食散是一种社会风尚。鲁迅先生认为,它甚至影响了当时整个社会风尚:因服散者皮肤容易磨破,故当时的衣状趋于宽大;衣服不能常洗因而多虱,扪虱而谈竟传...
不久前在南京落幕的《新史学》集刊创刊十周年研讨会被舆论戏称为史学界的“春晚”,虽知是坊间戏言不必当真,私下权当同仁关爱鼓励之语,聊以自勉。《新史学》自边缘起步,论...
一、中国人接受西餐的过程 饮食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是较稳定的领域,国有盛衰,代有兴亡,用筷子吃饭数千年不变,与宴饮相联系的某些礼仪程式也很少变化,盛行在西周的乡饮酒礼,...
在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已得到有效的克服,但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厚古薄今、颂古抑今、是古非今倾向的趁机膨胀,已不容忽视。而用儒学一家排斥诸...
甲骨新綴第786-795例 政大中文系 林宏明 第七八六例 A:第784例 B:丙110 第七八七例 A:乙2726+乙3185(R32359) B:R37700 說明:此組與醉古集39組+乙1088+乙2484可以遙綴。 第七八八例 A: [R289...
在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已得到有效的克服,但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厚古薄今、颂古抑今、是古非今倾向的趁机膨胀,已不容忽视。而用儒学一家排斥诸...
话题嘉宾 阎崇年 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沈湘平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刘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影响力研究中心主任 李建盛 北京社科院文化研...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发明的故乡,传统社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国古代社会也是农本社会,重本轻末是常态,...
设馆修书是历代统治者重要的文化政策,清代尤甚。一般来说,清代官方修书馆分为常开之馆、例开之馆和特开之馆。所谓常开之馆,即持续开设、书成不闭之馆,如国史馆、起居注馆...
“中国”作为国名很早就存在,它既是一种中国人延续下来的国家称谓习惯,更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以往学界以“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而成为正式的...
钦天监是明代的天文历法机构,执掌天文占卜、制定历法、推算节气、择日堪舆、报时等事务。在崇信皇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时代,帝王十分重视天象的变化及其预示的意义。朱元璋曾...
一直想写一本研究党章的书,现在终于写成了,书名叫《党章内外的故事》。然而,我却有个疑惑:像我这种身份的人能不能写“讲故事”的书? 在中央党校,我当了7年校委委员。在...
监察治理是开明之治、盛世之治的重要标志,但其并非西方近现代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法源及政治经济背景下,监察制度的演进呈现出路径依赖特征。 中华法系实现了由监察权的一体...
中国现代化史研究并不是一门新兴学科,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就有人参照西方现代化理论回溯近代中国走过的路,尝试着从现代化视角评估近代历史。这种思路,对于后...
内容提要: 在传统辛亥叙事中,袁世凯重出江湖后一味搅局:先是利用武昌危机与清廷讨价还价攫取权利;继则用清军打压南方,威逼革命;终则利用南方逼退清帝,进而交换民国大总...
1894年的甲午战争,距今已过123年。理论上说,人们应该对这段历史渐渐淡忘,研究者也会渐渐将这段历史作为纯粹的学术题目进行研究,不再掺杂那么多的感情因素。然而,由于中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