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先后有10个城市划分了27个外国租界,其中25个是由一国管理的专管租界,2个是由多国共管的公共租界。上海只划分了2个租界,却是面积最大的;天津则以...
一、问题的提出与学术史回顾 清代末年,贻谷放垦前夕,靖边县知县丁锡奎会同安边理事同知双琳就“蒙古地与陕西连界地方自晋边起至甘边止,长若干里、系何地名、能否一律开垦”...
魏州及其后的大名府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河北平原南部的行政中心,北宋时还曾为“北京”。以河北平原置县的历程来看,在行政中心附近的各县,其沿革变迁一般较其他地域更为频繁。...
清末之际,两广总督在时局艰难的情况下,派遣舰船初勘、复勘西沙群岛,提出岛务开办之规划,虽然终未实现岛务开发,但治理海疆的思路足以启迪后人,并成为后来南海维权历史证...
200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掘湖南龙山里耶古城遗址,在1号古井和北城壕遗址中出土3万多枚秦代简牍。2012年,《里耶秦简(壹)》由岳麓书社出版发行,同年武汉大学出版社...
近年来传统的历史政区复原研究逐渐被历史政治地理研究所取代,人们更渴望看到“人”在政区动态变化中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认识到政区并非仅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
郑玄《尚书·禹贡》注每每引用“地理志”,此“地理志”与《汉书·地理志》(引文简称“汉志”)记载基本相同,但非完全一致,不合之处却可得到西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
一、“湖域社会”概念的提出 随着区域社会史研究从边缘走向中心,“水利社会”的学术话语和研究旨趣近来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又以王铭铭、行龙等学者“以水利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区...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前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大量学者、官员开始把边疆史地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有关汉藏交通的著述也开始出现,主要包含在众多官员、探险家的游记和考...
上海在宋代何时设镇,或者是否设过镇?是上海史研究中争论至今的一个问题。 1962年上半年,《文汇报》先后发表五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黄苇认为在咸淳元年(1265)至三年八月间建镇...
治所迁移一直是历史地理学非常关注的话题。中国古代的政区有统县政区和县级政区之分,近年来有关县级政区治所迁移的研究较多。总起来看,影响治所迁移的因素很多,社会人文因...
明清时期的州,作为地域行政单位维持和运转的机制,大致可以从行政区划和地方政治制度的层面来分别加以解读。前者体现州作为地理单元,在行政区划体系中的层级、隶属、幅员、...
作为中西交通往来的丝绸贸易之路,虽说在历史上已经存在了近二千年,然而“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本身,则是19世纪70年代以来外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而在汉文文献中,“丝绸之路”...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出自英国文学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双城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现状的写照。一方面,自1980年...
土司在古代中国的存在,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疆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有关土司的研究,历...
“东方学”是在西方对东方的侵略、占领中出现的一门以研究东方历史、地理、语言、民族、文化为重点的学科群,它以历史比较语言学作为治学的主要方法。“西北史地学”是面对俄...
清末已有对“什都喀共和国”的相关记载,民国时期出现了旧闻性的相关记述。20世纪70年代,学界前辈开始对清政府所建漠河金矿进行探讨;90年代,专门探讨漠河金矿成立前存在的“...
一、引言:盒子里的村庄 近年来,国土局的办公室里最常见的办公用品是一个个蓝色的文件盒。每一个盒子里都装着一个村庄的若干张地图,每一个盒子都是一个土地项目,工作人员在...
一 中国边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属性究竟是什么?这不能不是边疆研究首先必须分辨清楚的重大问题。 “边疆”的概念不同于作为线的边界,也不同于指称濒临边界线的幅员有限的边境...
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不论是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还是大学堂,史学和地理都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分别设置。这说明历史学和地理学分离的趋势,到此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