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著者为我所在教研室同事陈江教授。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为人温文尔雅,书画文俱佳,少有激动张扬的时候,翩翩然一幅恬淡处世的明清江南士人形象。由他来写江南风情,进入...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早期的盎格鲁—萨克逊移民之外,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陆续进入这个“大熔炉”中——当然,其中也包括了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
摘要: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编著:《世界:一部历史》,叶建军等译,钱乘旦审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写教科书最难,一动笔就会发现有无数绳...
打开《清代通史》,上中下三卷,厚厚五册,可谓洋洋大观。上卷初版至今,已越80余载,后人闻兹念兹,未曾忘却,一山先生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年轻一代或许已经不熟悉著...
伯林这多次访苏见证了苏联体制兴衰的全过程,切到了它每一个时期的历史脉动。他的观察并非都那么准确,但是这些访苏报告对苏联时期知识分子心路的把握,仍然是许多学院式的“...
钱穆先生写作《中国文化史导论》(下简称《导论》),正直抗日战争的流离动乱之时。彼时家离国破,河山沦丧。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险。...
金著的使命感 粗粗读完金冲及先生的这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以下简称金书),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使命感。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尤其是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思想冲击...
最近,杨念群先生出版了他的新著《何处是江南》。一如他的前两部著作,该书仍然以大胆而富有争议性的历史诠释风格,在学术界引起"好得很"和"糟得很"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一部份...
“铁托主义者”谈南斯拉夫悲剧 去年笔者读到了巴托·托马舍维奇著的《生死巴尔干》一书,这本书的中译本由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前首席记者达洲先生翻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我曾经在今年四月份写过《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下间称《苏…文》)的文章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慎明先生的《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文...
《观世变》与《问学记》两书是从台湾“三民”版江水系列六册中挑选出 70篇文章,分别组合而成。如果说:《观世变》浓缩勾勒了许倬云先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五十多年治史形成的...
优秀的历史学家,总是对历史饱含深情与痴情,有些事不讲完,绝不会就此罢休。高华先生是他们中的一个。已被书写的中国近代史,断节开裂,且布满迷津,填充了太多政治的黏汁,...
今年(2010)是陈寅恪(1890-1969)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大陆上出版了不少涵有纪念性质的专书。最重要的是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三姊妹合写的《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
大而化之的党史似乎谁都能说上几句,但谈到细处,人们则往往语焉不详。然而,历史是由细节串成的,只有知道了细节,才算是知道了历史。这正是人民出版社推出《党史细节》一书...
读过孙皓晖先生的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你就会明白,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在秦朝,始作俑者是秦国的历代君王及手下商鞅、李斯这班大臣,其完成者是秦始皇。或者说,秦朝在统...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2月17日文章 原题:中国为何如此念念不忘———评罗伯特·比克斯的《瓜分中国:清帝国的外国魔鬼》 中国各地的无数座博物馆证明,这个国家念念不忘过去...
邓野先生的著作《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是国内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史学佳作。该书以翔实的史料、清晰且富穿透力的史识,记述了抗战胜利前后决定中国命运...
2008年年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前副主任李新(1918--2004)的回忆录《流失的岁月》,几经周折,终于在内地一家出版社出版了。 李新本人1936年加入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曾任延安《...
一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
作为传统士人的进身之途,科举考试无疑是其人生的一大关键环节。十年寒窗、考场拼杀固然重要,而其间为赶考特别是会试所做精心准备这一链环,于科考成败亦关系颇大,其意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