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年1月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第二卷》)正式出版。《党史第二卷》所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29年的历史,涉及...
评这样的书,实在让人痛苦;用这种方法写书,实在误己误人误社会。 从没有想过会读金一南的书,因为我们的专业原本差别很大。他在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任职,从发表的文章看,主...
2004年,《外交季刊》登过一篇文章“一个正常的国家”,作者是学者AndreiShleifer和DanielTriesman。他们针对当时西方媒体、学者和政治家将俄罗斯的情况描述得一团漆黑的情况,试图论证...
长期以来,我们所知道的辛亥革命几乎是革命党人单方面的叙事,教科书的普及,年复一年的纪念,大量的革命记忆,几乎都是单向度的革命视角,我们看见的只是历史的单一侧面,而...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由于作者错误的明史观,加之违反史学研究的规范,对史料采用各取所需甚至歪曲、篡改的手段,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叙述并非全部真实、可靠,得出的结论也...
拜读了袁伟时先生的大作《帝国落日 晚清大变局》后,深感有时历史的发展是如此地像镜子般的类同,真可谓历史之辙,时代之鉴。 袁先生深刻总结了晚请社会的实质:“自给自足为...
赵园先生的专著,发表于1999年元月。此后十多年,每遇“戾气”字眼,或类似情景,首先想到的就是赵园有关“戾气”的研究。专著的开编(“明清之际士大夫话题研究”),第一章(...
(一) 早听说阎锡山(字伯川,号龙池)有部分日记留存大陆,这是他当年的侍从室秘书李蓼源在一篇文章中透露的。这部分日记,从1931年2月17日,至1944年12月27日止,据传是正本,初...
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话语与革命政治,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公共意识乃至私人生活都产生了无远弗届的深远影响,虽然知识界曾有“告别革命”的言说,这只能...
从没有想过会读金一南的书,因为我们的专业原本差别很大。他在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任职,从发表的文章看,主要做的是时政评论性质的工作;我则做的是实证的历史研究。两项工作...
眼见大势已去,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只得另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存在逾四十六年之久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终告解体。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至此...
写完此著,如释重负。在几千年的黑暗里,点亮一支蜡烛,真是很不容易。但又仿佛意犹未尽,尚有许多话和许多意思,还没讲完,并且还不知道从何说起。 更有些依依不舍,仿佛与一...
导语:史景迁在序言里写道:“我所关注的却是另外一些具体的个人,他们并不处于革命过程的最中心,却以其特有的敏感描述了自己的希望和苦痛。这些个人经验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
今年是辛亥革命的一百周年,北京《财经》杂志的马国川记者为了进行一次非同寻常的纪念活动,不辞辛劳,采访了大陆、台湾和海外的12位著名学者。大陆的是周有光、李泽厚、章开...
上海《东方早报》最近(2012年3月18日)发表了一篇题为“西方不高兴”的文章,评论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布鲁克纳《罪孽压身》一书。这本书和这篇书评实际上触及了中国自上世纪九十...
[内容简要]:选票箱面前的平等,是民主首要的条件,平等最基本的形式,权利最无可争辩的基础。此后普遍选举是整个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基石。它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极...
我得到了肖枫先生馈赠的新作《苏联解体我的解读》。读过汗牛充栋的各种大小文章之后再看肖先生的这部倾力之作,真的有一种眼前一亮、不吐不快的感觉。这大约是因为肖先生的许...
晚清以来,“数千年未有之巨变”经常被人们用来表述中国历史中最为深刻的断裂。以今天的历史分期视野来看,巨变的发生即是“近现代”的开始。但是这一“巨变”和断裂究竟是什...
任何历史事件都在对它本身的叙述中找到了一座安居的蜗壳。对于即将为自己点燃一百根生日蜡烛的辛亥革命来说,也必须同时为自己挖一个顺风顺水的墓穴,以供后人观瞻、凭吊。如...
“为什么到了21世纪,还有这么多人相信人对社会和政府的要求完全依衣食住行的满足而定,而尊严感、自由和对经济和政治平等的追求在他们那里很难成为衡量社会不满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