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首先回顾了从古至今史学史上关于时间概念的思考,指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一直为人重视。相较于古典时代和中世纪,现代史学思想的决定性因素是认识到...
摘 要: 昆廷·斯金纳是享誉世界的思想史学者, 在现代早期思想史与思想史方法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被认为是政治思想史剑桥学派的领军人物。本文是对斯金纳教授的一次采访,...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后现代历史观的冲击下, 历史研究以及思想史研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当然也引发不同的争议。 (3) 如何理解历史学家的主体性和历史文本等基本问题成为焦点。特...
摘要: 侯外庐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起, 开始不断出版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史和中国古代思想史方面的著述, 在具体研究和论述中日益显出自己的独特眼光和学术特色。以《中国古代社会...
绪言 “乡约”作为一种有成文条款规范的地方基层自治制度,从北宋开始出现,从明代开始流行,清代出现明显质变,直到民国时代仍然存在,影响及于朝鲜和越南(越南多称为俗例)。明清两...
摘 要: 国家与礼仪关系重大而直接 , 礼仪和社会制度的合法化以及社会价值的崇黜 , 也关系重大而直接。国家制定的礼 , 透过仪式的进行 , 让制度开始它的合法性运作 , 让它所拟追求...
摘 要: 自19世纪起, 现代政治思想开始将政治看作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这与亚里士多德将人视为政治的动物的古典政治哲学思想大相径庭。在政治历史化的过程中, 现代自然法学...
明末掀起撰作以宦官传记与史事为内容的规劝、鉴戒宦官类专书的热潮。这些著作即包括李腾芳的《宦寺考》。然由于明清以来目录书对该书稀有著录, 加之藏本甚罕, 故其内容概貌乃至...
摘 要: 明代永乐年间敕撰书《四书五经大全》对明清士人乃至东亚儒学影响深远。但该书在后世备受争议, 明末以来学者批评的焦点在于其抄袭前人成书。该书之所以形成取材元代安徽...
“豪杰之士”是中国传统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的一种向往。本文讨论元代大儒吴澄的学术面向和道学承创, 他以千古以来的“豪杰之士”自期, 以承接二程、朱熹的“道统”继承者自居自...
20世纪30年代的前半段,是现代中国在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中逐渐走向政治统一与社会整合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式各类政治思想和主张交织的年代。诸如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
摘 要: “靖难之变”作为明初政治史上的大事, 对明后期的影响既是深远亦是持续的。明中叶私修史籍繁兴之原因与该时期政治禁忌的逐渐解禁有关, 尤其嘉靖朝发生的“大礼议”对当...
The Theory of Four Virtues in Zhu Xi's Thoughts Abstract: For understanding Zhu Xi's virtue theory as well as its structure and ethical meaning, the first half of this essay analyses Zhu Xi's theory of Four Virtues.And the other half of t...
至少在中文世界, 将儒家传统定性为一种“人文主义”, 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而视儒家传统为一种“宗教”, 或者认为儒家传统具有一种宗教性, 则自清末民初以来一直聚讼不已, 至今莫...
摘要: 欧洲人在明末清初对汉语的最初印象, 是后来人考察汉语的起点, 一些观点甚至延续了几个世纪, 比如:汉语简略生动, 但语焉不详;又如:汉字丰富多彩, 却资源不足。之后, 洪堡从其...
摘要: 由陈寅恪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意见而引发的关于新儒学渊源的论争,关系理学的属性,却始终悬而未决。其主要分歧在于:唐宋诸儒上承道统,声言辟佛,究竟是避...
摘 要: 受霍布斯自然状态学说的影响, 现代政治哲学广泛地从自然状态出发阐述政治社会的起源和性质。但对霍布斯主张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的学说, 一直缺乏准确充分的理解。本文...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国之大在地理上常常被表述为地域广阔,国土的广阔客观上也就形成了国家治理版图的中心区域与边疆区域。历史地看,从边疆视角理解中国...
历史学术论文的生产是一个包含选题立意、史料批判、推敲写作与投稿发表等诸多环节在内的系统性工程。然而,近十年来,笔者在党史期刊编辑工作中,日益感受到相当数量的来稿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社会史研究是中国史学界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为全面、深入理解中国历史和社会,提供了极富启发性的切入角度和理论思考。从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