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名春 原载:《学灯》第十七期 摘 要:清华竹书本《金縢》篇有简14枚,约410余字,与今本首尾一致,中间行文有详略之异,有的异文很重要,如孔传以今本《金縢》之周公居...
作者:茅海建 转自:中华读书报2012年1月11日第10版 1998年,当我结束两次鸦片战争的研究进入到戊戌变法之领域时,准备花10年或稍多一点时间来完成此项研究。以我过去的个人经验来...
作者:宋德金 转贴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03-03 近二三十年来,有两个重要理论命题,即中华一体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先后提出,并为学术界所认同,特别是后者影响更为广泛,推动了...
作者:陶飞亚 原载:《历史研究》2010年5期 The Change of Western Missionaries Perce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入华,中西医术相遇。最初,耶稣会士尚能对中医平等视之,...
作者:俞祖华《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25日 07 版)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是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现代性的移植、拓展而诞生、成长的新社会群体,是现代性知识、价值...
作者:陈得芝 原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期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多民族共生与融合的历史进程,元代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的重要时...
作者:杜博思(Thomas David DuBois)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10年11月11号 我的历史学田野调查经验开始于1990年代晚期。当时我正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在黄宗智教授指导下撰...
作者:熊月之原载:《文汇报》2011-10-10 像陈其美、李平书这样,在上海城市的历史记忆中,本应占有显著位置而事实不然的情况,是历史记忆中的非正常过滤的典型。考其原因,除了...
作者:王桧林 转贴自:《史学月刊》201009 【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王桧林教授此文原为本刊去年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而撰,文章完成时,那组纪念五四的笔谈已进入清样校对程序,故未...
作者:黄宗智 转自:《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 摘 要:主要社会科学理论,以及中国当前的现代化主义意识形态认为,伴随现代经济发展,以家庭为主要单位的小农生产将被个体的产业...
作者:妥超群/刘铁程 转贴自:《中国藏学》(京)2010年4期 A Brief Review of Westerner's Visit to Labrang in Modern Times and Their Travel Notes 妥超群,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刘铁程...
作者:杨念群 原载:《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9月21日 所谓早期全球化,在赵刚看来与19世纪初叶以后西欧工业革命增长所引起的全球化过程有所不同,1800年前长达300年的时间中,西方势...
作者:杨雪梅 原载:《人民日报》 2011-6-17 我和外国学者合作,从2000年开始替剑桥大学写一本关于中国考古学的英文教材,如今写了十年,还是没有完成,原因在于中国的考古新发现真...
孙妙凝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年3月27日 古籍数据库就像为文史研究打开了一扇窗,外面全是待开垦的沃土,就看研究者能不能冲出去,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台湾中研院院士、台湾清华大学...
作者:汪立珍 原载:《满族研究》2010年3期 摘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汪立珍,就当今世界有关满族历史、满语、清史等问题,采访了美国著名满学家、清史专家柯娇燕教授。柯娇燕教授...
作者:李怀祖 转贴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2-2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资料显示,2008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源期刊发表论文143.74 万篇,其中中国学者的论文有9.55万篇;SSCI(社...
作者:葛兆光 转自:《文史哲》2011年3期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有一个特殊现象,即在西方学界思想史研究渐渐衰落时,在中国,思想史研究却仍然充满活力,这是由于中国的特殊背景使然...
来源:《史学史研究》 作者:刘家和 时间:2013年第1期 [摘 要]研治史学不仅要熟知目录学,而且要熟知掌故。掌故与目录学之融通,有助于深入认识史料自身的理路与客观性。研治...
作者:李学智 原载:《史学月刊》2010年7期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有关批驳冲击回应模式的论述,从对其自身社会的反思及进一步的推演出发,否认近代西方世界与中...
作者:余英时 转自:近代中国研究网2011年10月13日 马国川:在辛亥革命之前,清王朝也在进行改革,试图挽救危局。学界把清末改革称为清末新政。近年来,大陆学界对于清末新政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