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和人才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由一系列分支学科体系...
唐朝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与思想的活跃,文艺的繁荣,共同推动了当时建筑的发展。 首先,在都城营建方面,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营建了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兴建了...
说陶话彩(1) —— 彩陶中鱼纹与鸟纹的朝向问题 彩陶上平铺直叙的纹饰图案,似乎不会涉及到方向感问题。不过由史前彩陶纹饰的绘制看,纹饰方向应当是存在的,画工会有绘制的始...
战国时期,高8厘米,宽14厘米。1972年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现藏云南省博物馆。透雕(背面有齿扣供装饰)一头岩羊遭到似狼(或为豺)的袭击缠咬。作者刻意塑造了岩羊挣...
他们在穷乡僻壤里,流年似水,孤独成霜;面对疯狂偷盗,义无反顾,执着坚守;虽然清贫如洗,但内心丰盈,无愧一生。 他们,就是在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里,24小时默默守护文物的文...
说陶话彩(3) 古代琮璧文化作为一种成熟文化的形成,在研究者看来,那一定是良渚人的创造。良渚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的琮与璧,良渚人将琮璧文化提升到了极致,这是没有什么疑问...
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中国古玻璃具有2000 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技术信息,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干福熹院士领衔撰写的专著《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
西汉时期,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通高18.6厘米,长23厘米,灯盘长15.6厘米。为照明工具。灯作卧羊形,羊昂首,双角向前卷曲,身躯浑圆,短尾巴...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一一二窟南壁东侧。画面中部为众菩萨簇拥中的主尊阿弥陀佛与观音。阿弥陀佛结跏趺坐说法,观音结跏趺侍坐于佛右侧。周环菩萨,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有欠身献...
在中国发现的史前彩陶中,论技法之精与影响之大,当首推庙底沟文化彩陶。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发现,从河南渑池仰韶村算起,已经过去了近 90 年的时间。随着资料的逐渐积累,研究也在一步...
6月7日,北京晨报记者从市文物研究所了解到,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31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核心区(不含云中心区域),已累计发掘墓葬718座,出土陶、瓷、金、玉石器4000余...
公元582年隋文帝命宇文恺在汉长安城的东南兴建新都,命名为大兴城,唐朝又陆续进行扩建,改称长安。城市平面为横长矩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城墙厚约12米,每面三门,每...
说陶话彩(2) ——说说庙底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 史前彩陶中的鱼纹,大体分为三种样式,一种为具象,写实性很强;一种为变形,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还一种为抽象,不过是...
春秋时期,高10.9厘米,足高3.9厘米。1975年安徽省寿县魏岗出土。现藏寿县博物馆。鼎侧羊首突出,双角下卷,头腔与圆腹相连。腹上的平盖后有尾下垂,腹下分立三个勾形扁足,尾饰简...
一 《清凉寺史前墓地》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芮城清凉寺墓地考古发掘成果的正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表了355 座土坑竖穴墓葬、2 座房址、7座瓮棺葬的资料。《报告》将其...
公元604年隋代初建,唐代续建完成。洛阳城平面近于方形,南北7317米、东西7290米,面积约45.3平方公里。洛水自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分全城为洛北、洛南两部分。皇城与宫城建在洛北...
商代晚期,高46厘米,口径18.3厘米,现藏日本根津美术馆。两羊相背立,中间承筒形尊口。羊头部写实,双羊各探向一方,羊角弯曲,饰云雷纹,身上饰鳞纹,腿饰蛇纹,以尊颈部的兽...
摘要:主要分布在豫陕晋黄河中游地区的庙底沟文化,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却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
在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的史前文化展展厅内陈列着一件精美的贝壳饰品。这串贝饰是1985年在山东省广饶县五村遗址13号墓中一具女性骨骼的胸前颈项下发现的,共由75颗贝壳组成,每颗贝壳...
西周中期,高20.1厘米,长34厘米。1974年-1975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出土。现藏宝鸡市博物馆。尊作羊形,顶上有圆形盘角,口部为方流,北部开口,盖上方有立虎捉手。纹饰不多,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