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逛博物馆看展览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是娱乐,更能引发我们心灵上对历史的遥远回响。即将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大英博物馆展览,以100件文物追溯人类文明史上...
过去在滇池盆地只发现古滇文化的墓葬,现在终于找到了古滇文化村落遗址,这是古滇国文化考古的重大发现。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志龙近日对记者说。 在清风吹拂、碧波荡漾的...
中国石窟建筑主要是佛教僧侣与信徒所凿建的佛教活动场所,分为洞窟和摩崖龛像两种形制,均属佛教寺院建筑,故称“石窟寺”。石窟寺集建筑、壁画、雕塑于一体,体现了佛教的传...
唐代贵族墓均为平地深葬,上起坟丘。茔域四周可筑墙,但只许开南面一门。太子及诸王公主坟丘可筑成方锥形,大臣和庶民则只能为圆锥形。造墓时一般先向下开挖斜坡墓道,下地四...
唐代佛殿建筑和布局日趋宫殿化,重要佛寺以主佛殿所在中院为主体,四周廊庑环绕,南、北面开门,殿庭内前为佛殿,后为讲堂。在中院的东西廊外也多排列小院,一般以东廊和西廊...
南澳I号沉船位于广东汕头南澳海域,距离南澳岛最近约2海里,水深约26米。沉船发现于2007年5月,同年6~7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沉船海域进行潜水调查,确认了沉船位置;2010~20...
唐代的建筑材料,包括土、石、砖、瓦、琉璃、石灰、木、竹、铜、铁、矿物质颜料和油漆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技术都已经达到熟练的程度。 夯土技术在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应...
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西部地区石窟寺遗址保存状况也各不相同。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原有石窟寺的寺庙建筑几乎荡然无存,保存下来的基本上为石窟的龛窟建筑及窟内的...
南禅寺大殿位于五台县西南阳白乡李家庄西侧的土岗上。南禅寺坐北朝南,大殿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宽11.75米,深10米,为灰...
石质文物在整个文化遗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量庞大,范围广泛。从原始社会起,人类就开始制造和使用石器了,并且一直沿袭下来。现在我们看到的不少碑刻、石刻、雕像、石...
如何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对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在这方面,故...
彭明浩博士专著《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即将出版。该书是作者从2011~2015年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系统考察了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宏观)、斩山遗迹(中观)、石窟内部空...
5月去四川李庄参加李济考古奖学金的一次活动,遇到首都师范大学一位公众考古的硕士生,叫申珅,谈到考古进学校有说不完的话。后来才知道,她是许卫红的女儿,也是许卫红的崇拜...
由战国到汉唐,我国铜镜制作都是相当讲究的,从合金成份选择、铸造、热处理,到表面处理,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先进水平。但由于各种缘由,相当大一部分镜...
东晋时期,1961年6月江苏省镇江农械学院出土。高30.7厘米,腹径26厘米,口径18.3厘米。现藏江苏省镇江博物馆。壶为鼓腹,高颈、盘口,银锭式四系饰米字纹。壶腹部和肩部相连处塑造...
东汉时期,1958年河南省荣阳县河王水库出土。高21.4厘米,长44.5厘米。尊塑造成卧羊式,可谓造型别致,匠心独具。羊两目炯炯注视前方,两角前绕为半环式,躯干浑圆,凸胸,臀部有...
西晋时期,1973年江苏南京西晋墓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院。长26厘米,高20.3厘米。羊作跪伏状,昂首,睁目,张口,双角后卷,腹两侧刻划出双翼,胸部及背部饰散射状刻纹,后腿点缀一...
一、西部石窟的基础工作 我国十分重视石窟基础调研工作,50年间,我国西部石窟基础调研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以考古调查为主的基...
东汉时期,1979年内蒙古准格尔旗西沟畔匈奴墓出土。现藏内蒙古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饰牌高6厘米,长11.7厘米,宽7厘米。环扣长9厘米,宽5.3厘米。腰带装饰品,铁心包金。两套,每套...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发现于2004年,于冬季开始发掘,发现了非常珍贵的荒帷遗迹,这种遗迹能够完整保留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产生的:墓葬在埋藏初期就因塌陷进了泥水,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