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鞋履以原料质地取名,有皮靴、丝履、麻鞋、草鞋等许多种。履大多是指丝履,即用丝绵缝制的鞋子。因其舒适轻便,故而成为汉代社会上层的日用品。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就出土...
众所周知,李济先生1926 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的发掘是国人独立进行科学考古实践的开山之作。这次发掘活动也奠定了李济做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地位。我们现在在中国知网考古...
便携式分析测试仪器因其方便在野外布设,环境适应性强,不需要太多的设置和校准,原位无(微)损检测,可以快速得到分析结果等特点,在考古发掘现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埋藏环...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考古》2012年第9期 作者:陈相龙 袁 靖 胡耀武 何 驽 王昌燧...
良渚遗址申遗工作日前又获重大推进。遗址保护范围,基本明确为良渚古城、瑶山遗址及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未来考古遗址公园主要以绿植标识、覆土保护、景观示意、原状展示等...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华夏考古》2012年第3期 作者:杨益民 金 爽 谢尧亭 黄文川 王昌燧)...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服饰一方面继承了汉代服装样式,另一方面吸收了当时北方各民族的服饰,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总体来说,当时女装已经从汉代深衣制度之中解放出来了,其具...
1993年10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中国古代漆器》特种邮票一套,全套共4枚,由王虎鸣设计。 第一枚新石器朱漆木碗,票面图案为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出土漆碗,是迄今中...
1954年8月25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邮票》特种邮票一套,该套邮票共四枚,意在宣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设计者为孙传哲、夏中汉,雕刻者系贾炳昆...
一 田野考古发掘是近代考古学的根本特点之一。1784 年托马斯杰佛逊在弗吉尼亚州的一座土墩墓上挖了一条探沟。西方学者通常认为这是考古学史上最早的科学发掘。之所以称这次考古...
当汽车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东南方向的萨吾尔山时,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太阳穿过云层,照在这片由形态各异的石头组成的草原石城,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令人惊叹。 当踏...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考古》2012年第10期,作者:张昌平 丹羽崇史 广川守)...
北朝是中国服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和风俗的影响,北朝各民族的服饰以轻便为主,这与汉族上衣下裳的服制大相迥异,受到当时北朝服饰的影响,汉式服饰开...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华夏考古》2012年第4期 作者:马萧林 安派克泰 侯彦峰 林明昊)...
战国中晚期,高82.9、底径26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舋墓出土(DK:34)。该灯出于东库。由灯座和七节灯架构成。灯座和灯架均有插孔和插榫,每节榫头形状各异。灯座平面圆形,下...
1956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东汉画像砖》特种邮票一套,共4枚,由孙传哲设计、孔绍惠雕刻。票面图案均取材于四川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砖拓片,主题分别为井盐生产、...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有竹书《论语》,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确认该书为失传一千八百年的《齐论语》。现已公布《齐论智(知)道》篇首章,释文为:[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
在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各类陶塑艺术品中,常见各种造型生动、刻画传神的动物俑。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陶俑的造型出现了残缺,需要进行修复。本文所述的红陶狗(汉代)出土于河南泌...
北朝时期的服饰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一改骑马民族服装样式,而逐渐被各种典雅宽松的汉族衣冠代替。这一改变在北朝时期的石窟、壁画、陶俑等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 北魏各种图...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华夏考古》2012年第4期 作者:王树芝 王增林 张雪莲 叶茂林 蔡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