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位于青铜峡市的鸽子山遗址发掘工地,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不经意间发现脚下...
镶嵌绿松石兽面饰:这件器物出土于殷墟殉马坑,制作精美。它以青铜为底,铸出兽面图案后再切割绿松石,将其镶嵌上去。器物背面两梁交叉,呈X形,可用来穿系皮革。这件器物应是...
装束是时代风气最明显的标识之一,女性装束更是社会风景中的亮点。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交流程度,乃至思想意识等等,都可以在女性装束中反映出来。在古代,仅从女性装束...
全文阅读 再论中国家养黄牛的起源 (原文发表在《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作者:吕鹏 袁靖 李志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唐代女性的首饰从佩戴部位上可分为头饰、耳饰、颈饰和手饰等几大类。从材质上分,有玉石、金银等类。首饰不仅用于装饰,还体现了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等。唐代首饰中,以簪、钗、...
临川区内,抚河东岸,文昌桥头,有一个叫文昌里(又称河东湾老街)的地方。文昌里有一个山包叫灵芝山,日前考古人员在灵芝山上发现了东方戏圣汤显祖的墓葬,文昌里逐渐成为世...
全文阅读 山西武乡县牛鼻子湾石磨盘、磨棒的微痕与残留物分析 (原文发表在《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3期)...
全文阅读 地理信息系统在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原文发表在《江汉考古》2014年第3期 作者:雷生霖 中国国家博物馆)...
科技考古是利用自然科学中某些学科的研究手段与方法探讨人文学科中考古学的问题,属于考古学研究范畴,科技是手段,考古是目的。科技考古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
赵伯澐随身穿着入殓的衣服除了最外面的官服,其余的多为衫服和窄服,是平时所穿的燕居之服(即居室中服用的衣物),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
体育运动的起源有军事说、劳动说、游戏说等多种观点,而现代体育运动中的射箭运动在古代更多应用于军事活动和狩猎,同时也是宗教祭祀宫廷宴会竞技游戏中的内容 在距今二万八千多...
全文阅读 陕西泉护村古代黄牛的分子考古研究 (原文发表在《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5期 作者:蔡大伟 胡松梅 孙 洋 王炜林 周 慧)...
虽然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的观点尚未定论,但是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良渚文化改写《中国历史》这本教科书的事实已经呈现。九月开学季,全国约1400万初中一年级学...
唐代女子化妆过程大致包括施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等。施粉在唐代是十分常见的。唐代壁画上就可以看出当时很多女子的面部都涂成了雪白。抹胭...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3000 多年前殷商王朝时期的甲骨文,与当今的汉字一脉相承,是中国文字的鼻祖。甲骨文属于殷商王朝后期王都内的王室贵族占卜和记事文字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
近期,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引进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第三轮驻演圆满收官。 《战马》改编自英国小说家的同名小说,2007年英国国家剧院将该剧搬上舞台,后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拍...
钱范笔划图 这次通过几个近期的研究实例,介绍一下目前我们在玉石器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微痕分析方法 加工过程中,玉石器上会产生各类加工痕,其微痕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叠压...
唐代初年的军戎服饰与南北朝和隋代的样式相差不大。唐代中期,贞观之后,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逐渐形成,至晚唐时已经形成了固定形制。 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
全文阅读及下载 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 (原文发表在《江汉考古》2014年第3期)...
植物文化是一个全新的科学概念,由我国学者冯广平最早提出,指人类和植物的选择关系和协同演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以植物为载体和诱因的成果类型与行为方式。这种人与植物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