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2月24日电 (记者曾江)2月23日,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重庆举行,会议发布“改革开放40周年重庆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重庆文史资料选辑》《重庆通史...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在历史研究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日渐受到学界重视。1月5—6日,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办的“戴云山区及周边跨学科研究工作坊...
本报南京2月16日电 (记者吴楠)2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捐赠仪式,接受旅加华人余承璋捐赠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加拿大检察官诺兰档案”。该档案共33册,...
内容提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从思想观念方面看,“道法自然”“以民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
中国有句名言:“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里的“势”就是大势、趋势、省情。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必须准确把握省情特点。四川情况非常特殊,具有相对独立...
人类对自身活动的疆域包括疆域边缘的认识古已有之。古代东西方学者在对世界的认识之中,都有对地理与人文结合的考察并诉诸文字。当时关于国家边疆、边境、边界的古朴论述,是...
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中国大陆的太平天国史研究蓬勃发展,在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和革命性质的讨论、文献编纂和文物发现以及具体史实考证等方面,取得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李大钊同志是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对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他在贺信中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读史寻正路,明史通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多读一点历史”,就是因为历史中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起伏,隐藏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必须具备历史...
三线建设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学界整合力量、集思广益深化三线建设研究。近日,“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暨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广州1月27日电(记者武勇)1月26日,《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广州(1840—1949)》大型图录新书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图录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徐州1月27日电(记者吴楠)1月20日,由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和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主办的“口述历史与革命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口述历史研...
会场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会议主席台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齐泽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外宣方针,这对海外中国学研...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开阔的思路、宽广的眼界从何而来?历史是一个重要源头。“往古者,所以知今也。”正是历史,让我们得以进入人类千万年生活的纵深,知...
【“四个讲清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缅怀和弘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近日,由中国中共文献...
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高峰,它既是时代的地标,也是通向未来的起点。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兰州1月20日电(记者朱羿)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甘肃省历史学界引起热烈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