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埃及学研究的逐渐起步,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中文科普读物目前已不鲜见,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示自己所理解的古埃及风貌。由温静独撰、商务印书馆2014年5月出版的...
贝尔纳用他的三部曲充分地证明了黑色雅典娜是一个跨世纪的闹剧,而将此书译为中文出版,则是一个新世纪的悲剧。这番译介的悲剧程度,大概只有等哪一天有一个美国出版社决定将...
【编者按】 4月18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因病去世。沈先生专长中国近代史,是此方面的研究专家,《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就是他的一部代表性作品。为纪念沈先生,澎湃新闻刊...
西方古典时代的大文家普鲁塔克来到中国,可不能等同于什么时下海外文坛的阿猫阿狗或学界内部才会关注的著作之汉译,经典的翻译是影响深远的文化事业。秉此敬意,减少一些翻译...
亚述浮雕:亚述巴尼拔系列猎狮。 汉谟拉比的青铜雕像。约公元前1750年。 《巴比伦与亚述文明》 于殿利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巴比伦与亚述文明》虽早有期盼,但一口气读完此...
Peter B. Golden, Central Asia in World Histor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x + 178 pp. 中亚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相较于中国在世界史学界中所受到的重视,中亚的...
近世的研究已经找到希腊各式各样优越之点的外族来源,但这丝毫都不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希腊是一个奇迹。各个民族的神话、文字、数学、建筑风格、军队组织及其他等等在或深或浅...
1913年,一个24岁的奥地利流浪汉正混迹于德国慕尼黑,住在施莱斯海麦大街34号,他叫阿道夫·希特勒。这一年,同住在一条大街上还有一位叫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哲学家,此时33岁...
钱锺书在一篇名为《说笑》的文章中一舒自己对于刻意幽默的人的嘲讽,并广引古今助手能士(如柏格森)对其百般讥诮。读来令人捧腹。幽默文学的倡导者在他嘴里摇身一变成了“职...
高质量的新闻需要深入调查和持续投入。请您使用下面的链接将澎湃新闻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别人。如有更多合作需求,请查看我们的版权页信息或给contact@thepaper.cn发邮件。http://www.thep...
过去即为异邦。相对于当下的此处,过去是遥远的,异邦也是遥远的,而异邦的过去,则无疑处在认知的对角线的另一端,是最为遥远的,因而也是最捉摸不定的,最让人充满想象的。...
最近,曹兵武先生所著的《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公众对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的关注呈升温趋势,电视节目经常播出有关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介绍...
(此文乃数年前为大学生所作导读之文,时间匆匆,自然不好,各位访客凑合看看。) 一 知道钱穆先生的读者虽然很多,但不等于所有的读者都知道他。所以,照例应该对他作一简单的介...
《黑色雅典娜》第一卷书封(罗格斯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马丁贝尔纳,康奈尔大学政治学教授,1937年3月10日出生于伦敦,2013年6月9日在剑桥去世,享年76岁。 贝尔纳最出名的著作为...
了解西方从了解希腊开始。这话并不是近年才有人说,可并没有获得普遍的理解。罗念生先生去世时,有纪念文章重提此见,读书界颇有共鸣,可又能做到多少呢?现在关于古希腊系统...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是当代美国大学最通行的通史教科书,反映了新一代历史学家的世界历史观念。原作英文书名为Traditions and Encounters: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直译为...
关于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研究上一直存在分歧。比如亚历山大·雅各布森的《罗马的选举和竞选:共和晚期政治体系之研究》,倾向于强调罗马政治中的“民主性”。但慕瑞森的《...
随着国内埃及学研究的逐渐起步,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中文科普读物目前已不鲜见,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示自己所理解的古埃及风貌。由温静独撰、商务印书馆2014年5月出版的...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
说起古希腊,它似乎一直陪伴着我们,即便是在公元21世纪,在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把希腊最后的权杖交给屋大维的2000多年后,我们依然受到了古希腊人诸多成就的影响。雅典戏剧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