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美国著名的女性史学家林·亨特(LynnHunt,1945-),对国内史学界来说并不陌生。李剑鸣、俞金尧、徐浩、李宏图、周兵等学者对林·亨特在当代西方史学的“文化转向”与新...
1994年夏天,在长江三峡的游轮上,第一次读布罗代尔,读他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夜幕降临,江水浩荡,汽笛长声短声,凭生远意。在那时,布罗代尔把我带...
埃德温·罗伯特·安德森·塞利格曼 (EdwinRobertAndersonSelig-man,1861—1939)是美国经济学家,188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891年后任该校“政治经济学教授”,直至退休;美国经济协...
今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时光流逝、岁月沉淀,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今天依然闪耀着不灭的思想光芒。 《资本论》受西方主流话语关注 今天的世界,与马...
15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极大地拓展了国家间竞争的舞台。原先国家间的竞争演变为世界范围内的大国地位和主导权之争。在几百年时间里,西班牙、荷兰和英国都曾...
本报南京1月24日电 (记者吴楠)近日,10卷本《钓鱼岛问题文献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文献集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生主编,共433万余字,汇集了从中国、日本、美国、英...
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全书》不仅形成了一种新史体——纲目体,而且到明代又催生出纲鉴热,为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史学功能可分为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两...
希腊在欧盟大家庭中,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步履蹒跚,但饱经沧桑,谁都不能无视她骨子里的骄傲,因为她是欧洲文明的发源之地。 我和朋友相约赴希腊之行,古老的爱琴文明成为巨大...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国刚先生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载,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二十个关键点,以现世眼光审视传统文...
摘要: 《大越史记全书》古代曾于黎朝和阮朝两次刊刻,至今有“正和本”(1697)、“内阁本”(1856)、“国子监本”(1856)、“引田本”(1885)、“校合本”(1984)、“影印本”...
《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美]霍华德·丘达柯夫等著熊茜超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75年,《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第一次出版时,美国的城市社会和城市研究正在经历一场巨变。四...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伯重的研究新著《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昨天正式面世。这标志着李伯重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晚明军事史,并...
《中国社会巨变和治理》,系《理解中国》丛书之一种,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自鸦片战争之始的近代中国,遭受落后挨打欺凌的命运使大多数中国人形成了这样一种文...
瞿林东教授所著《我的史学人生》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2016年11月版),全书共收录作者27篇文章,分为上、中、下三编,主题分别为领略师辈风范、品评史书旨趣以及探究史学底蕴三...
【编书者说】 文明是偶然性的恩典 人类的进化并没有跳出达尔文关于物种进化的基本判断,那就是进化并没有目的,就像章鱼并不是为了猎食才进化出八条腕足,人类也不是为了要主...
本报聊城2月28日电 (记者 张清俐)近日,记者从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中国运河志》中的《文献卷》已完稿。 《中国运河志》项目自2012年启动,计划出版十卷,...
参与研讨会人员合影(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吕梦荻 通讯员顾炜)2月10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与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尼克松访华四十五...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智能设备嵌入身体,实时读取你的生理数据;比你更了解自己的人工智能助手帮你决定终身大事……近来炙手可热的《人类简史》一书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
人们探究过去存在的某个事实,往往是被当下生活的关切所推动。比如,在很长时间里被忽略的儿童史,如今成为当代史学中的显学乃至富矿,从家庭关系到社会转变,都有儿童的身影...
中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又是一个海洋国家;海洋既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第二空间。当前,我国的主权利益、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趋重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