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英烈这个群体中,董存瑞、黄继光等人可谓家喻户晓。然而,你知道中共第一位烈士是谁吗?最小的烈士是谁吗?生前背负“汉奸”的骂名,死后国军授他上将中共称他为烈士的人又是谁吗?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优秀的民族,但近代由于闭关自守、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英雄等原因,遭遇了日本入侵等屈辱历史,但这些都没有压倒我们中华民族,在抵御外辱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英雄,很多人为此献身,成为了革命烈士。在四月这个纪念先人的月份里,特以此文向那些革命烈士致敬。 中共第一位烈士:林祥谦在“二七”大罢工中英勇就义 中共第一位烈士林祥谦,1892年10月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一个农民家庭。1906年进马尾造船厂当学徒。由于他聪明好学,很快掌握了钳工技术。1912年他通过技工考试,进入汉口江岸铁路工厂当钳工。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武汉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项英等人经常深入到江岸区的铁路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在陈潭秋、项英等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林祥谦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林祥谦作为发起人之一筹备组织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1922年1月,江岸工人俱乐部成立,林祥谦被选为干事。1922年夏天,林祥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当选为京汉铁路江岸分工会委员长。 为适应全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委会经过多次酝酿筹备,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反动军阀吴佩孚对此感到无比恐慌和仇恨。当天下午,他们下令反动军警占领总工会会所,驱逐工会工作人员,查抄总工会的文件材料,砸坏各单位赠送给大会的匾额和礼品,甚至包围和监视代表们的住处。当晚,林祥谦参加了总工会召开的紧急会议,决定向反动当局提出五项要求,限48小时内答复,否则将于2月4日举行全路总同盟罢工。会议决定总工会移到江岸办公,同时成立总罢工委员会,林祥谦被指定为江岸地区罢工总负责人。 2月4日上午9时,林祥谦接到总工会关于罢工的指示后,下达了罢工令。随着第一声汽笛的拉响,江岸机车厂所有的汽笛同时怒吼,响彻武汉三镇。京汉铁路全线所有的客、货、军车一律停驶,震撼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了。 2月6日下午,汉口美、英总领事召集中外买办资本家进行密谋策划,并向北洋军阀政府施压。吴佩孚勾结帝国主义,决定对罢工的京汉铁路工人进行残酷镇压。 2月7日,反动军阀带着两营士兵,包围了江岸分工会会所,开始了疯狂的射击。在这场野蛮的屠杀中,江岸30多名工人牺牲,200多人受伤,酿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带领工人同前来镇压的反动军队进行了英勇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逮捕。 当夜天降大雪,敌人把林祥谦绑在江岸车站站台的木桩上。反动军阀以死威胁逼迫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林祥谦断然拒绝。敌人恶狠狠地命令刽子手举刀砍向林祥谦左肩:“上不上工?”林祥谦斩钉截铁地说:“上工要总工会下命令。我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屠刀砍向林祥谦右肩,他血流如注,昏死过去。醒过来,敌人再次恶狠狠地问他:“现在怎么样了?”林祥谦拼尽最后的力气怒斥敌人:“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可怜一个好好的中国,就断送在你们这班军阀手里了!”林祥谦壮烈牺牲,时年31岁。 民国后首位抗日烈士:蔡公时与日交涉无果遭削鼻割耳 蔡公时(1881~1928)江西九江人,老同盟会会员,曾留学日本,后任国民政府外交官。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日本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山东。5月1日,北伐军进入济南,日本军队和浪人在街道上设置防御工事,双方发生冲突。为平息事态,5月3日,国民政府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兼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率领外交随员来到济南与日军交涉。 当晚,50余名日本兵闯入交涉署,大肆抢掠,将外交文件、地图等弃置满地,国民政府旗帜和孙中山画像也被撕毁。蔡公时用日语同日本兵理论:“这是中国政府外交机关,非军事单位……日本皇军应尊重睦邻友谊和外交礼节……”日本兵不等蔡公时说完,就用枪托将他打翻在地,又将署内其他中方外交人员一齐捆绑,轮番毒打。 此时,一日军士兵进来宣读其司令官所下屠杀外交官员的命令,蔡公时镇定地将这个消息翻译给大家:“日本兵要剥去衣服,枪毙我们。我们没法,赴死可也。” 日本兵上前,先将蔡公时的耳朵割掉,又残忍地将其鼻子割下,双目剜掉。据后来侥幸逃出的勤务兵张汉儒回忆:“当时我虽已血流满面,痛之彻骨,但还惦记着蔡公时主任不知被日军作践成什么样子。我借手电所见:诸人大多有耳无鼻、有鼻无耳、血肉模糊,其状之惨,令人毛骨悚然。蔡主任被削下鼻子,割去双耳,挖去双目后,整个头部和胸前被鲜血染红。” 在极度痛楚中,蔡公时仍大声怒斥不止:“日军决意杀害我们,惟此国耻,何时可雪?野兽们,中国人可杀不可辱!”日本兵见蔡公时骂不绝口,便将刺刀捅入他嘴里,使劲旋转,将其舌头剜掉。 是夜,蔡公时与交涉署十余名随员全部被枪毙。他们在赴任不到一天之内,壮烈殉国。 日军进而重炮攻城,5月11月,济南城失陷,日军屠戮中国军民近8000人,是为“五三惨案”、“济南惨案”或“山东惨祸”。史学家称,这是南京大屠杀之前,现代国际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生前被称汉奸死后备受尊敬的烈士:张自忠被误解之谜 他是集团军总司令,却亲自带兵冲在最前线;他曾在台儿庄血战日军,也曾默默背负汉奸骂名;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却受到共产党的尊敬;日军为他的死先欢呼后郑重敬礼;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十万民众为他扶灵送行。他的一生看似复杂,却简单得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我以我血荐轩辕。他就是张自忠。 1937年7月28日凌晨,日军从北平南北两个方向对29军发动了全面进攻。29军在南苑作战失利,赵登禹、佟麟阁两将军殉国。 “下午,宋哲元军长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最后作出决定,宋军长奉蒋介石电令移驻保定坐镇指挥,29军主力撤离北平,北平城内仅留下独立27旅和独立39旅维持治安。宋军长命我父亲代理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和北平市长。”张自忠之女、87岁的张廉云说,“我父亲本不愿留在北平,因为他十分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但在宋军长的一再坚持之下,我父亲最终同意留在北平‘维持十日’。” 7月29日下午,张自忠先后到冀察政委会和北平市政府就职,并召开会议,研究北平的治安、金融和粮食问题。在留守北平期间,张自忠将平津作战中的负伤者安排治疗,将阵亡者予以安葬,对没来得及撤离的29军官兵家属则派员予以接济,或分发路费让他们离开北平,返回故乡。但留守北平的张自忠成为众矢之的,报纸上称他“张逆自忠”、“自以为忠”、“张邦昌之后”,甚至称他是“华北特号汉奸”。在南京街头上,还贴出了张自忠搂抱着日本女人的漫画,攻击、侮辱张自忠的标语。而在北平,张自忠亲笔写下的布告“各安生业,勿相惊扰”也成为泄愤的对象。老百姓一看布告有张自忠的名字就撕。 7月31日,留守北平的独立第39旅被日军包围缴械。张自忠命令剩余部队迅速突围,他试图率手枪队离开北平,但刚出德胜门便遭日军截击,只得返回城内。8月5日,张自忠便致函冀察政委会常委,声明“辞去代理职务”,随即住进了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就这样,张自忠在北平共维持了八日。后来,在美国友人的安排下,张自忠于9月上旬秘密离开北平到了天津,隐居在一位英国朋友家中。 1940年5月,身为33集团军军长的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5月28日,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蒋介石题写“勋烈常昭”,追授他为陆军上将,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阵营战死的最高将领。8月15日,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题写“尽忠报国”,使之日后成为新中国追认的革命烈士。 著名的女烈士:毛泽东评价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一位小姑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她曾偷偷去上妇训班,称干革命就得自己下决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9月1日文水县城解放。10月,吕雪梅奉命在贯家堡举办全县妇女干部训练班。这天傍晚,刘胡兰和妹妹从地里摘棉花回来碰见金香。金香高兴地说:“胡兰子,我要走了,学习去。”胡兰子忙问:“是不是去妇女训练班?”金香点点头。“咱们村还谁?张月美、李明光、闫芳珍。”“有没有我?”“没有”。刘胡兰不吭声了,心想,是不是自己不够条件,还是把我漏掉了?不行,这学习机会难得,不能轻易放过。刘胡兰找到了吕雪梅,才知道本来村里干部把参加训练班的名单里有刘胡兰的名字,但是后来她家里特别是她奶奶不同意,所以取消了。刘胡兰心里有了底,就下定决心要去参加妇女训练班。第二天天一亮,刘胡兰早早就起来,打扫完院子,为家里做好早饭,吃完饭把锅碗洗了后,又跑到北屋看了看奶奶,然后对奶奶说:“奶奶我有一点事,可能一时回不来。”说完,就飞也似的跑出去,赶上了金香她们。云周西村的那几个学员吃惊的问:“胡兰子,你奶奶知道怎么办?”刘胡兰大声说道:“不怕,革命嘛,怕啥!” 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 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而且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在监狱中多次送情报 1949年9月6日,“小萝卜头”宋振中和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3位革命烈士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遇害时年仅九岁。他是我国年龄最小的烈士。 每想起这一切,我似乎听到弟弟“小萝卜头”高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我似乎看到他那充满仇恨而又痛苦的眼神,总让我心如刀绞。 我们兄弟姐妹共有7人,我(宋振西)排行老三。最小的“小萝卜头”于1940年春出生在西安,小名叫森森,生前仅留下一张8个月大的照片。我没有见过他,更多的是把小说《红岩》中那幅“小萝卜头”的插图当作他。那个矮小瘦弱却顶着大脑袋,根根肋骨鼓起来像条条隆起山梁的就是我的小弟弟。你看,他那双早熟的眼神忧郁又痛苦,更蕴涵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我的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前夕,父亲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1941年秋,父母及当时才周岁的“小萝卜头”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和贵州息烽集中营。在狱中严酷环境中,“小萝卜头”这个没有童年幸福的孩子,深深地懂得爱和恨。 重庆地下党创办的《挺进报》在狱中依然出版着,虽然报纸很简单,一张纸条上就写几句话。如:“淮海战役辉煌胜利,歼敌60余万人。”“新华社发表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原来,被关押的东北军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有一份报纸,他摘录后交“小萝卜头”送给《挺进报》负责人陈然,再由“小萝卜头”送达各牢房。“小萝卜头”为办好这张报纸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将军还把一个叠得很小的纸块塞进“小萝卜头”袖内暗袋,要他马上送给许晓轩(为狱中秘密党支部书记),“小萝卜头”顺利完成了任务。这是一张白公馆监狱的内外地形图,包括白公馆周边地形、岗哨等布防情况,它是“疯老头”韩子栋花了两天时间精心画成,准备集体越狱用的。韩子栋越狱前,母亲徐林侠用旧布给他做了件衣服和一个白布口袋,是“小萝卜头”送了去的。韩子栋曾给我们姐弟讲,他看到针线缝里有血迹时,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 抗美援朝烈士:“志愿军的第一个支援兵”毛岸英被炸死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矗立在墓前,正面刻着“毛岸英烈士之墓”;背面刻着:“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毛岸英,出生于湖南长沙,童年跟母亲杨开慧在一起,曾坐过牢。后到苏联学习。在东方语言学院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5年。毕业后获坦克兵中尉军衔。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曾参加苏军的大反攻,一直攻到柏林。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举行婚礼。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毛岸英当时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支部副书记。10月,中共中央作出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毛岸英立即向毛泽东、党中央递交了要求参加志愿军的申请书。毛泽东支持儿子参加志愿军,他想,儿子申请上朝鲜参战,是第一个志愿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的,积极性很高,还是成全了他为好。一些身边的工作人员曾劝毛泽东说,岸英在单位里负担的任务很重,不好离开,还是不要去朝鲜参战了。可毛泽东却回答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毛岸英恳求道:“彭叔叔,让我去吧。我在苏联当过兵,参加过对德国鬼子的作战,一直攻到柏林。” 彭德怀看了看毛泽东,毛泽东说:“我替岸英向你求个情,让他到战场上去锻炼自己。我看,你就收留了他吧。岸英会讲俄语、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让他担任翻译工作。” 毛岸英高兴地说:“彭叔叔,我要在您的指挥下,做一个好兵。” 就这样,毛岸英要求上前线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第二天,毛岸英告别了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刘松林,随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出发了。在飞机机舱里,彭德怀看着毛岸英,深感毛泽东主席日夜为抗美援朝操劳,现又送儿子上前线,无限敬重的心情油然而生。同时,他也为毛岸英积极要求上前线的决心所感动,他脱口说道:“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 共和国一号烈士:段德昌因夏曦的错误“肃反”而丧命 1931年1月,由王明左倾路线把持的党中央派夏曦来到湘鄂西苏区。1932年4月,夏曦一到洪湖,即极力推行王明左倾路线,把“肃反”作为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成立以夏曦为首的“肃反委员会”,设置独立的肃反机构“保卫局”,采取逼供、诱供、指名问供手段,随意将被“审查”对象逮捕或处决。 在1932年5月的一次战斗中,红军俘虏了一个姓张的国民党下级军官。保卫局在审讯时,有人指认他是奸细,经严刑逼供,张受不了皮肉之苦,胡诌他与中共天汉县委军事部长杨国茂既是同乡,又是同伙。保卫局随即将杨国茂逮捕,杨国茂受不了严刑拷打,胡乱供认苏维埃政权和红军中的一些干部是他的同伙。夏曦命令将他所供出的人逮捕并刑讯逼供,于是层层株连,层层捕人,层层“肃反”,甚至普通群众也成了“肃反”对象。这次事件被株连打击的苏区省委委员、部长以上干部23人,红军团以上干部28人,被杀害的有湘鄂西省委常委、红3军政委万涛等一批根据地和红军创始人。 针对夏曦大搞“肃反”扩大化,段德昌当面指责他:“你把根据地搞光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被你杀了,你是革命的功臣还是革命的罪人?”夏曦因而决意除掉段德昌。 1933年4月下旬,夏曦通知段德昌到中央分局驻地金果坪开会,段德昌自知不妙,但仍镇定自若地赴会。行前,段德昌对爱人刘淑云说:“夏曦要继续杀人,我反对,他杀的全是我们党的精华。我不痛心吗?我估计他会对我下手,你要保重,你腹中有孩子。我们从洪湖一路打过来,征战5省,行程7000里。你将来生了孩子,如果是男孩,你就叫他段五省,如果是女孩,你就叫她段七千,以示对我的纪念好了。” 果然段德昌一到,就被以“改组派”、“逃跑主义”的罪名逮捕。段德昌虽立下了“给我四十条枪,三年内不恢复洪湖苏区,提头来见”的誓言,但被拒绝。段德昌还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诗抄下,贴在羁押的石洞中,以抒其怀。 1933年5月1日下午3点,在金果坪江家村的山坡上,夏曦宣布了段德昌的所谓“罪行”和执行死刑命令。段德昌喝道:“不要用子弹,留下一颗子弹去打敌人!”随后,段德昌片刻便被自己人砍死,时年29岁。 1952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为段德昌签发了“中共字第零零零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即“烈士证”。 亲爱的朋友,当您看完这篇日记,请别忘了分享到您的朋友圈里!您今天所看到的,也许正是您朋友所需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