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周恩来参与决策开国第一战内幕:密会斯大林(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随后,周恩来继续从战争长期化这个估计出发,判断敌军将推进到三八线南北,双方有可能进行拉锯战。后来,战线基本上稳定下来,朝鲜战场上果然出现了预料中的那种拉锯战局面。双方的对峙持续了两年多,直到战争停止。而随着战事的发展,中朝军队在三八线附近原已构筑的野战坚固工事,也逐渐发展成为稳固的坑道工事。在横贯朝鲜的250公里战线上建成了一道坚如铜墙铁壁的纵深防御阵地,并且一步步巩固下来,地面防御战进一步发展成为地下固守防御的阵地战。
     几十万大军在前线,后勤保障是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从兵员补给到所需的武器、弹药、粮食、被服、药物、医疗器材、生活用品等,主要得靠后方供应,而且不能有任何间断。周恩来亲自组织指挥后勤保障工作,并早在志愿军出国作战前即对志愿军出国后的供应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制定了“出国作战要立足于国内供应”的方针。他成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总后勤部长”,是名副其实的解决志愿军后勤保障问题的前后方总策划者。
     一个士兵需要多少吃的和用的,连这样细致的问题,周恩来都计算得十分精确。志愿军刚出国时,冬衣补充不足。朝鲜严冬时的气温下降到零下40度,周恩来十分焦急,每天两次电话,催问冬服的生产和调运情况。根据作战部队反映,我军服装不适于爬山、钻林子。为此,周恩来建议:将大盖帽改为解放帽,将棉衣轧上绗线。志愿军携带的干粮不够,朝鲜的产粮区在战争中又遭到了严重破坏。周恩来又以政务院的名义布置有关省市发动群众,家家户户做炒面。作战时,战士随身背一条炒面袋,吃一口炒面,再吃几口雪,就可以充饥了。周恩来到北京的机关去视察,同机关干部一起做炒面,给了前线将士极大鼓舞。
     在后勤保障方面,尤为困难的是:如何保证大量物资能够及时地、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朝鲜战场上的空军优势完全在美国,不少运往朝鲜的军用物资,常在途中就被整车炸毁。为了保障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供给,周恩来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组织一条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他亲自组织铁道部、铁道兵、东北铁路管理局等各方面的力量,抢修和保卫铁路、公路以及交通枢纽。常常是白天刚被炸毁,当晚立即修复。他指示在运输线上普遍设立“防空哨”,还下令从地方抽调大批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工人补充志愿军。后来,随着人民空军的逐步壮大,又加强了空军的掩护。在周恩来的日夜操劳下,尽管环境异常险恶,这条“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在整个抗美援朝过程中,始终奇迹般地保持着畅通,有力地支持并保障了前方的军事胜利。
    自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周恩来对谈判工作的指导,既坚决果断,又细致周到,表现出高超的谈判艺术。
     随着边打边谈局面的出现,周恩来同时担负起双重的任务。那时,他总是通宵达旦地工作,常常是上半夜处理战场上的问题,下半夜处理谈判中的问题。谈判代表团每天都要发来电报,报告当天的谈判情况、美方动向、外国记者的反映以及代表团的意见。这些问题,一般由他直接处理;重大的,由他提出意见,再向中央请示决定。谈判代表团有一条专用电话线,直接通到周恩来办公室,可以随时通话。当谈判进入紧张阶段时,代表团除书面报告外,每天都要在周恩来清晨临睡前,用电话向他报告一次。有时,电话线路不好,周恩来常常是“扯破了嗓子”把指令传到前方的,往往一个电话打下来,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背。
     朝鲜的停战谈判历时两年之久,边谈边打,谈谈停停。经过艰苦的较量之后,最终以敌人的失败而告终。1953年7月27日,美国侵略者在战场上、谈判桌上均遭到失败后,不得不在板门店同朝中方面正式签订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条约——朝鲜停战协定。
     这时,一贯傲慢的美国人不得不在朝鲜战争问题上检讨自己的失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承认:“美国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朝鲜停战后,中、朝双方遵守国际准则,一再提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的建议,都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无理拒绝。1958年2月5日,朝鲜政府再次发表声明,要求从南、北朝鲜同时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支持,并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于3月15日至10月26日分3批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10月28日,周恩来怀着喜悦的心情,亲自到北京火车站迎接由杨勇上将和王平上将率领的最后一批回国的志愿军。他非常激动,大步走向杨勇,说:“你为抗美援朝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对周恩来,杨勇也很动情。他心里清楚,没有周总理,这个“完美的句号”很难“画”出来!原来,正当朝鲜停战谈判达成全部协议、准备签字时,李承晚竟公开破坏协议,叫嚣要单独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于是,志愿军决定严惩一下李承晚。正当毛泽东考虑让谁去朝鲜唱“末台戏”时,周恩来提出:“让杨勇去,让‘三杨’开台嘛!”
     由于种种原因,杨得志、杨成武先期赴朝“开台”,而杨勇未能如愿。这时,周恩来一提杨勇,毛泽东当即决定调任杨勇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1953年5月11日,杨勇赴朝任职。一上任,杨勇便冒着敌人炮火,深入前沿了解地形、敌情,在志愿军总部的指导下精心制订了“金城战役”计划。这一仗,是杨勇戎马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页,促成了美李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因此,周恩来说杨勇画了个完美的句号。
     当天,周恩来在北京饭店专门为凯旋归来的志愿军指战员代表举行盛大宴会。周恩来十分高兴,一开始就满怀激情地说:“今天我们都很高兴,要请大家喝庆功酒,要动真格的,喝我国的名酒——贵州茅台。”
     谁也没数周恩来喝了多少杯,身边工作人员虽然担心他喝醉,但是谁也不敢也觉得不应该去劝阻他,只是在旁边注视着他,分享着他的快乐。当周恩来高兴地喝完最后一杯酒回到座位上时,童小鹏看他的身子有点摇晃,便和卫士们赶上前去,知道他醉了,赶快扶他到休息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