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长征连队中的女红军:有多少孕妇在战火中分娩(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干部休养连连长侯政和部分女同志(7名),奉命跟随左路军向阿坝行进。剩下的20名女红军,邓颖超、刘英、蔡畅等人跟随军委纵队机关行动,邓六金、危秀英、刘彩香等人都被调离休养连,到总供给部从事筹粮工作。连长奉命调走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女“政治战士”也调走了,老同志和伤病员却一个未走,尤其是钟赤兵等几个重伤员身体极度虚弱,一步都离不开担架和骡马。这样一来,指导员李坚真肩上的担子就更加沉重了。当时,新调来一位姓毛的连长,很不适应“特殊连队”的管理领导,初来乍到也扒拉不开。
    过草地前,休养连同样面临着每人筹集15斤口粮的硬性任务。筹集不到粮食,就无法穿越荒无人烟的水草地。李坚真这样回忆说:
     “我们休养连也全都动员起来去割麦(即青稞麦),工作人员、警卫员、饲养员及能走能动的休养员都参加割麦,董老、徐老、谢老三位受尊敬的老同志,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带头去割。但我们连哪里比得上那些战斗连队。行军时我们在后面,等我们到达毛尔盖时,就近的麦地已被先头部队割完了,我们只得到远处的麦地去割。因各单位都去割麦,远处的麦地很快也割完了。我们连的行动比较慢,只割到少量的麦,就没有麦子可割了。我们只好到先头部队割过的麦地里,去拾那掉在地上的麦穗子……”
     红军到了毛尔盖,当地藏民逃跑一空,并实行坚壁清野,使红军一无所得。李坚真这个打土豪找粮食的老手,也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感到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休养连在毛尔盖驻扎了20多天,所收割到的一点青稞麦也吃得差不多了,要想筹足过草地的粮食十分困难。8月20日前后,听说右路军就要过草地,全连的粮食仍无着落,李坚真更是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之下,她找到军委纵队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向领导反映休养连无法筹足粮食的实际情况,请求领导上给予帮助和照顾。
     蔡树藩时年30岁,湖北汉阳人,原是一位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老资格,历任红军师政委、军政委和红九军团政委等高级职务。谁知蔡树藩不但不同情、不帮助李坚真,反而板起面孔把她批评一通,他说:
    “休养连要和战斗部队一样,一律按上级命令行事,粮食自己找、自己背!伤病员的粮食,也由你们工作人员代背!”
    李坚真说:“首长,休养连和战斗部队不一样,我们的情况特殊,是个特殊连队……”
    “什么特殊连队?特殊连队也不能特殊,你们快去找粮食,去背!”蔡树藩的语气很硬,压根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李坚真经受不起这个批评,心里感到很委屈。她这人做事情干工作有股蛮劲,再苦再累也忍受得了,就是受不了一点委屈。连里的伤病员有不少人因伤痛折磨心情烦躁,动不动就向连领导发脾气,甚至破口大骂,她都能够理解、体谅并加以忍受,而对于来自上级领导的粗暴批评,她思来想去就是想不通。李坚真极其伤心地大哭了一场……想不通的“蛮大姐”,在向董必武讲明情况后,赌气地说:“要求休养连和战斗部队一样,这个指导员我干不了,我情愿去当挑夫,去抬担架!”
     “我们共产党员,当干部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沉住气,要顶得住表扬,要顶得住批评,也要顶得住困难。现在的粮食是很困难,战斗部队要打仗,首先应该保证部队的需要。我们的粮食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吧!”董必武耐心地进行解释和教育。
     思想上尽管不通,但迫在眉睫的筹粮任务,还是要想办法解决的。李坚真二话没说,带领警卫员和几个女同志,连夜牵着马,打着火把,外出上山去寻找粮食。那些藏族土司、头人埋藏在山里的粮食,事实上早就被先头部队像梳头一样梳了一遍,哪里还找得到什么粮食,或能吃的食物。
     另外,夜间找粮行动带有极大的危险性,那些暗藏在深山老林对红军尚不了解的藏族群众,一发现红军零星人员单独行动,总是打冷枪进行袭击。李坚真也是迫于无奈,而不得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冒险上山找粮食……也许不该“蛮大姐”冒此风险,她带人前脚走后,杨立三(时任红军总兵站部部长)就派了一个警卫班,将李坚真一行拦了回来。当时也不知是董必武还是哪个女红军,把李坚真等人冒险寻找粮食的事,及时反映到红军总供给部,杨立三才采取这一果断措施,制止了李坚真的冒险行动。不容分说,杨立三也是一通批评:
     “李指导员,别人都喊你蛮大姐,你可真蛮呀!就你们几个女同志,夜里上山找粮食,遇到敌人打冷枪怎么办?埋在山里的粮食,早就没有了,被先头部队找完了,你们冒冒失失到哪里去找?我可以告诉你:休养连过草地的粮食,由总供给部帮助解决,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蛮干!”
     “哇”的一声,李坚真忍不住哭了。她身不由己地蹲在地上,双手抱住头,哭得好不伤心,泪水像断线珠子似的滚落在地……杨立三,这位在井冈山就担任过财政科长、辎重队长、军需处长、总经理处长,长征中担任红军总兵站部部长的红军老后勤,对于红军的粮食供应保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杨立三这番语气同样生硬的批评,不但没有使李坚真感到委屈,却像一股强烈的暖流在她的心头涌动,原先的一肚子委屈,顿时也烟消云散。关键时刻,杨立三不只是帮了李坚真的大忙,同时也成为李坚真心目中最为敬重的好兄长。
     李坚真因为向董必武说过不干指导员,要去当挑夫的话,军委纵队政治部当时就派一名干部,到休养连主持召开党支部会议,对她进行批评教育。会上,还当众宣布给予口头警告处分。56年后,李坚真回忆说:“这是我参加革命以来,第一次受批评和处分。”
     茫茫草地,生死与共7日行过草地时,李坚真的一只脚被草根穿透草鞋,刺伤了皮肉。当时,她也没怎么注意,谁知经过污泥黑水的浸泡,很快就感染化脓,红肿起来,连草鞋也穿不进去了。红军指战员普遍反映说:“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负伤害病掉下队。”长征路上,因伤因病而被迫脱离红军队伍者,的确是太多太多了。过草地,因腿脚溃烂而落伍掉队者,也不在少数。无论男女老少,假如在草地掉队离开红军队伍,那就意味着走向死亡,无论如何都难以活命。
     李坚真怎么也没有想到,前任连长侯政在云贵高原因为烂脚而遭受的痛苦折磨,居然又降临到她这个指导员的身上。她不敢疏忽大意,急忙找到医务室的医生,及时给予包扎处理,以防止伤口继续感染溃烂。
    党总支书记董必武闻讯后,不无关切地说:“蛮丫头,你要骑上马过草地,不可再蛮啰!你的坐骑呢?”
     当时由于雇不到民夫,休养连的担架减少到两三副,只给钟赤兵等几个重伤员使用,连徐老、董老、谢老都没有坐担架的份了,各自骑马过草地。贺子珍、陈慧清、刘群先、廖似光、金维映等几位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都是拄着棍子过草地,相互间轮流着骑骑牲口。为保证体弱多病的红军姐妹走出草地,李坚真把她的坐骑配备给女同志班,让曾玉、杨厚珍等人驮载行李,轮换骑乘。作为指导员,她必须保证让每个女同志过草地不掉队,平平安安走出去。
     为了顺利走出草地,同时也为了防止万一,李坚真找来一块生牛皮,在周围戳了几个小洞,将她的一只脚包裹起来,然后用绳子紧紧绑在脚腕上,这样既可以防止污水淤泥的侵蚀,同时又能够坚持行走。好在她随身带有一根棍子,这样就当做拐杖拄着,一瘸一跛地跟着行走。她能够坚持走出草地,多亏了那根随身携带的木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