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后,又接到刘伯承、邓小平内容相似的电报,刘邓在电报中表示:在粟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还是“迟出几个月为好”,让其“加入中原作战,争取在半后方作战情况下多歼灭敌人,而后再出,亦属稳妥,亦可打开中原战局”。刘邓大军自挺进大别山以来,一直经历着无后方作战,深知无后方作战的艰难,因而在这方面也最有发言权。所以,粟裕在向中央“斗胆直呈”之前首先说服了陈毅,并将自己的意见电告了刘邓,得到华东局和中原局几位领导的支持。中央军委接到粟裕的建议报告后,非常重视,立即要陈毅、粟裕一起到中央去当面汇报。5月初,毛泽东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根据城南庄会议决策,中央接受了粟裕兵团暂不过江,加入中原作战的建议,并决定陈毅调中原局工作,由粟裕代理华野司令员和政委之职。不过,中央此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要粟部渡江南下的计划,而是要粟裕统一指挥华野外线各纵队在徐汴线南北地区,以寻歼邱清泉第5军等部为主要目标,力争在4至8个月内歼敌6至12个旅,开辟渡江道路,完成渡江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