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揭秘:历史唯一因节俭而误国的皇帝是谁呢?(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勤俭过日子的皇帝
     有人提拨款立即变脸
     如果道光帝在生活琐事中抠门也就罢了,不过是让宫里的妃嫔们陪着皇帝过过苦日子而已,但是道光帝治国也秉承抠门的准则,一旦要讨论诸如海防、边务、河患治理等用钱的问题时,大臣们一提拨款,道光帝立即面露不虞之色。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道光初年,新疆地区发生张格尔叛乱,数万清军远行万里、征战多年,终于平定了叛乱。但叛乱平定之后,在张格尔地区布防的问题上,边防将军们因为道光的抠门而与皇帝出现了分歧:原本将军们考虑到道光帝的本性充分精简人数之后,呈报了1.8万的边防人数,但是道光帝还是嫌兵多、军饷多,硬是砍去了三分之二的人数。将军们认为6000士兵根本无法胜任张格尔地区的布防任务,于是向皇上提出只守新疆东部、让西部自治的方案,道光帝又大骂他们胆敢放弃防守国土,居心叵测。关于到底派多少士兵既能布防又能节省银子一直悬而未决,于是张格尔布防事宜拖了好几年,最后折中出各省裁兵、将省下的饷银充作新疆布防经费的方案。
     此后,又发生了鸦片战争,其实道光帝最初对待鸦片的态度就是强硬的“禁”,不仅发布禁烟法令,还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道光帝终于还是从主战派倒戈到主和派里去了,因为不仅大英帝国船坚炮利,清朝连吃败仗,损兵折将,更重要的是打仗是要花大钱的,眼见得大把银子花出去,清军却接连失败,损失惨重,这可把道光帝心疼坏了。在收复被英军占领的浙东三镇的战事以失败告终之后,道光帝彻底丧失了武力战胜敌人的信心,因为这次对抗,清朝征兵11500人,募乡勇22000 人,用饷银1645000两,这种规模的“大出血”完全不符合道光帝节俭的作风,考虑到如果对抗还将继续往里面填银子,道光帝坚决要求妥协。
     道光帝的节俭根本对缓解大清的经济危机毫无用处,治理国家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不是舍本逐末、锱铢必较的抠门。道光帝在位时期,有心治国但不得其法,终致清朝由盛而衰,逐渐走向没落。
     数千年的中国封建历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部谎言史。它靠着一层又一层谎言的支撑,度过了悠久而漫长的岁月。然而到了1840年,这个古老的帝国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轰然倒塌,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真正摧毁这个帝国的,或许不是英国人的洋枪洋炮,而是我们自己的谎言!
     说起鸦片战争,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呈现出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这位深受道光皇帝器重的钦差大臣,在虎门销烟中不仅烧掉了数千吨鸦片,也消弭了孱弱不堪的大清帝国在世人面前的败象。然而,如此自豪感并未持久,在烟雾尚未散尽之际就已经注定了一场更大的悲剧。有历史学家指出,中英鸦片战争在本质上 并不是一场军事战争而是一场文化战争。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价值理念的战争。对此我深有同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