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土改风暴:让农民明白穷并非生辰八字不好(10)
“可不是。”刘德山说,“前方也闹这问题,李司令员说:贫雇农和中农成份的战士,一样打仗,一样勇敢,贫雇中农,要团结一心,才能打垮反动派。” 《中国土地法大纲》“平分土地”的中心内容,克服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做法,又满足了贫雇农的土地要求。既有利于地主富农的改造,也对瓦解国民党军队的士气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亿万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农民,以“保田参军”为口号,踊跃加入解放军。华北区自日本投降至全境解放,有近百万农民参军,其中太行区全区平均参军者已达全人口的4%,少数高的地方达8%。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3年以来,共有160万人参军。 在物资、人力等各方面保障上,解放区农民对前方的供应也鼎力而为,粮食、棉布、军鞋等各种物资源源输入军队。东北解放区3年来共交纳450万吨公粮,质量之好、速度之快都是空前的。1948年底起征的公粮到旧历年时,前后不过1个多月即已完成95%以上。 而在东北解放区之外,各地几乎没有机械化运输工具,各种物资和伤病员的运输全靠民工以体力或手工工具完成。 在解放战争后期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支援前线的人力达541万,担架107700副、马(牛)车389820辆、小推车430900辆、牲畜1036300头、粮食95000万斤。 日后,高级将领们多次赞叹农民对于解放战争的贡献。刘伯承说:“我军胜利的主要因素,在于我军士气日盛。这是因为我们是正义自卫的战争,士兵都是翻了身的人民,他们为保卫他们的翻身果实而战,因此在战斗中莫不奋勇向前,以一当十。”陈毅则更直接表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在短短的四年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美国作家韩丁在他的《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一书中这样写道: 毛泽东的《土地法大纲》无偿地没收了价值二百亿美元的土地,使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绝无和解的可能,把战争的主要目标从保卫解放区转移到在全国范围内打倒地主和买办阶级,促使了蒋军大批地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推动了中国内地的农民骚乱,鼓舞了国民党后方都市中工人、学生、商人和职员的示威运动。 蒋家王朝在大陆生存的最后一个机会,就这样在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之下化成了泡影。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