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野史趣闻 >

大明帝国难吞的苦酒 山海关大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这时吴三桂已得知农民军逼近山海关,也从郭云龙带回的多尔衮书信中得悉清方的要求,更清楚清军已直奔山海关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只得暂时放下一些具体的谈判条件,紧急要求清军入关。多尔衮见此书信,也就下定决心,立即日夜兼程,越过宁远,小驻沙河驿(中后所与前屯所之间,距连山一百五十里,距山海关一百里),而后继续出发。二十一日,清军尚离山海关十里之遥,但已隐约可闻关内炮号轰鸣,喊杀阵阵。多尔衮知道,这是农民军在与据守关城的吴三桂军交战。的确,历史上著名的山海关之战就在这天开始了!

三、石河西激战

历史上常把这次战役称为“一片石之战”,《明季北略》卷20即如此记载。但经考察,一片石(又称九门口)在山海关外十里,而李自成与吴三桂及与清军的激战均发生在山海关内的石河西岸(或称石河西)。有人认为石河西即一片石附近,实际上相离深甚远,一片石附近另有九门河,在那里只发生过一次战斗(见光绪《榆林县志》)。

李自成仅仅比多尔衮早到山海关一日。实际上,四月十八日前后,农民军主力便已抵达永平,离山海关只有一百五十里左右,如果一天之内赶到关前大举攻城,那么多尔衮还在连山驿的时候就会听到吴三桂的败讯。但是,直到二十一日之前,农民军还未有所动作,虽然缺乏史料记载,我们还是可以想象,这是因为李自成仍抱有招抚吴三桂的幻想,很可能在这段时间里,利用其父其主对其加以招降的缘故。另外,也有可能是吴三桂的缓兵之计产生了效果,有些书记载李自成在用唐通等招降失败后仍发给吴三桂犒金,而吴亦佯受,或许就是这种情况的说明。无论如何,那六名假降代表一直被李自成带到山海关下,直到吴三桂假降露出破绽,他们企图于阵前逃脱,这才被李自成杀掉五个,一个跑掉,身上还中了三箭。这也说明李自成直到最后才识破吴三桂的诡计,但宝贵的战机却丧失了,山海关的地主士绅自己也说,“关城卒赖以完”。

山海关除县城以外,四面分别是东、西罗城和南、北翼城,起着拱卫县城的作用。其中除南翼城偏近大海以外,其他三城均为攻取整个关城的障碍。因此,李自成大军二十一日到山海关之后,立即调兵遣将,共计这三个城池。由于西罗城面向关内,前有石河,所以两军首先在这里接触。吴三桂与高第首先在石河西布阵迎敌,两军对垒,自然是一番恶战。从上午八、九点钟一直杀到中午一点左右,历时四、五个钟头。农民军力战得胜,首先在西北角击退敌军,然后以数千骑兵飞驰过阵,至西罗城北侧,准备登城。眼看西罗城就要被农民军将士拿下,守城将领又以伪降来骗取农民军将领的信任,然后令偏将从北坡连贯而下,偷袭农民军,城上又同时用大炮轰击,里外夹攻,使农民军攻取西罗城的行动功败垂成。我们看到,在李自成东征的整个过程里,农民军竟几次因为敌人的诈降缓师而上当受骗,坐失良机。这不能用农民军质朴善良来为其开脱责任,应该说,大顺军领导人在吴三桂降而复叛之后,仍对招降他抱有幻想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遗憾的是,正是这种幻想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军自己的千秋大业!

“炮声如雷,矢急如雨”。双方苦战了大半日,直至下午时分,吴三桂开始支持不住了。就在他精疲力竭,精神处于崩溃之际,多尔衮抓住时机,突令清军出击。于是,清军三吹号角,呐喊三声,以白旗骑兵数万从吴三桂军右侧突入,“万马奔腾不可止”。农民军不畏强敌,仍然奋勇拼杀,刘宗敏勇冠三军,但亦中箭负伤。由于农民军已与吴三桂军相持了大半日,伤亡者较多,而且力气耗费甚大,因此无法抵挡一直作壁上观、养精蓄锐的清军。

况且清军此次南来,出动人马将近二十万,加上吴三桂、高第的“关宁五万众”,自然是“胡兵似倍于流贼”。这样,从力量对比上看,就是农民军初次作战,也不大可能占据上风。因为尽管农民军战斗力很强,但其对手清军和关辽边兵也都是久经战阵,装备上相差不多,这就决定了农民军在这场战斗中难免失败的噩运。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尽管他十万分不情愿)当即下令撤退,清军则乘胜追击,一直追出四十里开外,获得许多驼马和绸币。

如前所述,农民军山海关战败的因素是早已潜在了的:由于政策上的疏忽和战略上的欠妥,使招抚吴三桂军一同抗击清军的计划成为泡影;东征途中几度中计而失去稍纵即逝的宝贵战机,使农民军不能尽早消灭关上叛军、阻绝清军于关城之外;再加上战斗当中,清吴联军以多打少,战术得当,就更奠定了农民军的败局。但需要澄清的是,农民军东征并非一败涂地,他们在二十一日的攻城战中,在二十二日的围吴战斗中,都显示出他们英勇的斗志。

石河西一役,也并非像清代官书吹嘘自己战功时所说的:农民军“尸横遍野、丢盔弃甲、自相践踏”。因为农民军败退到永平时,还有数万兵马。山海关之战中死伤的人员中,又有很多“胁从以及近乡驱迫供粮之民”,但抛弃了许多器物当是事实。无论如何,多于多尔衮来说,山海关之战的胜利意义重大,因为它为清王朝入主中原,实现皇太极乃至努尔哈赤的积年夙愿奠定了基础;对于他个人来说,决定性战役的胜利对于他独尊摄政的地位当然是一次最有效的巩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