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蒙古骑兵最后的辉煌:准噶尔对外的征服与进攻(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哈萨克人的“磨破脚掌逃亡时代”和远征西藏

噶尔丹夺取准噶尔部统治权后,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与其父旧臣率属人逃往额琳哈必尔噶。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率军东侵喀尔喀蒙古,策妄阿拉布坦乘势返回伊犁,招集旧部,东山再起。他配合清政府的军事行动,在阿尔泰一带布防,截断噶尔丹归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初,噶尔丹败死,策妄阿拉布坦收集噶尔丹败亡人众,扩充实力,并采取了发展农牧业经济的有效措施。 “历十余年,部众繁滋”,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对西域的统治得到加强。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为首领。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继续执行其父发展经济,巩固统治、扩充实力的政策和措施,准噶尔部的实力较前更为强大,史称“且耕且牧,号强富强”。策妄阿拉布坦父子统治西域的近五十年时间是准噶尔部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准噶尔部除了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清政府相对抗,时有战事外,还不断攻打哈萨克三帐并出兵攻打西藏。

1.准噶尔对哈萨克汗国的征服

哈萨克汗让基尔死后,其子头克继承汗位(1680—1718年)。头克对外力图保持与布哈拉等汗国的和睦友好关系,对内则采取一系列加强统治和扩大汗权的措施。著名的《头克法》(热蒂·扎尔加)即他在位时制定的封建法规。头克统治时期,哈萨克各部帐之间的政治联系得到加强,这有利于抵御外族的侵袭。但头克汗晚年,随着政治上的逐步解体,各部帐之间的联系开始松弛。十八世纪初期的哈萨克族已是按地域分为大、中、小三帐。巴尔喀什湖西北的一部称作中帐或中玉兹,清代史籍中称为左部,自称鄂尔图玉兹;巴尔喀什湖西南游牧的一部称为大帐或大玉兹,清代史籍中称作右部,自称乌卢玉;在大帐西北游牧的一部称作小帐或小玉兹,清代史籍中称为西部,自称奇齐克玉兹。当时,在中帐和小帐之间还有着松弛的政治联系,而大帐则“过着独立的生活”。这种状况自然不利于抵御准噶尔部的攻击。

噶尔丹任准噶尔部首领时,曾擒获头克汗之子,“以畀达赖喇嘛”。策妄阿拉布坦继位后,因交还头克汗之子事与头克汗交恶。以后,双方矛盾不断加剧,袭掠之事常有发生。雍正元年(1732年)春,正当哈萨克草原大雪成灾,牲畜瘦乏之时,配备着枪炮的准噶尔大军突然袭击哈萨克草原,开始了哈萨克族历史上称为“磨破脚掌逃亡时代”。在这次侵袭中,哈萨克族损失惨重。大帐被完全击溃,与中帐的部分部落服属于准噶尔部。小帐则在阿布尔海伊尔汗的率领下西逃至乌拉尔河、伊施姆河一带(今哈萨克斯坦北境切利诺格勒以西北)游牧。准噶尔大军推进到塔拉斯河以西,占据了哈萨克汗帐驻地土耳克斯坦(今哈萨克斯坦突厥斯坦城,或译土耳其斯坦城)和中亚贸易中心塔什干,并在塔什干城内设立常驻税官,征收贡赋。清军进入天山北路后,将军班第的奏报中曾谈到,塔什干城内,“向日驻扎回人阿奇木伯克一员,卫拉特哈尔罕一员,……查此系策妄阿拉布坦时相沿旧制”。雍正五年(1727年)噶尔丹策零继父位后,继续对哈萨克族进行军事征服,他的打击目标主要是中帐。乾隆五年(1740年)噶尔丹策零远征中帐,准噶尔大军推进到乌拉尔河,中帐遭到沉重打击后,部落首领纷纷归属于准噶尔部,“中玉兹和大玉兹一样陷入准噶尔的附庸地位”。阿布赉在掩护撤退的部落时力竭被俘,噶尔丹策零将他关押在伊犁囚牢中一年之久。后来他侍机脱逃,重返哈萨克草原。阿布勒·麻哈麦特死去后,阿布赉继任为中帐汗,并得到大帐和小帐各部的尊重和拥护,成为哈萨克族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2.策妄阿拉在坦对西藏的远征

策妄阿拉布坦在位时还发动了对西藏的远征,准噶尔部统治西藏达三年之久。这次远征的得手,西藏政教上层长期的内讧是重要原因。

自从占据青藏地区的和硕特汗王固始汗死后,其子孙与西藏地方势力不和,藏内政局开始动荡。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固始汗之孙拉藏汗杀藏王第巴桑结嘉措,废黜六世达赖仓洋嘉措,另立意希嘉措为六世达赖,更引起西藏僧俗界的不满。拉萨三大寺僧人暗中与策妄阿拉布坦联络,密谋借准噶尔部的力量推翻拉藏汗的统治。

策妄阿拉布坦早以控制喇嘛教格鲁派圣地西藏为宿愿。与三大寺僧人的联系建立后,他表面上与拉藏汗联姻结好,暗中做远征西藏的准备工作。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底,策妄阿拉布坦派勇将大策凌敦多布率精锐六千,自伊犁南下和阗,翻越人迹罕至的昆仑山?涉险冒瘴,昼伏夜行”。次年春,抵达藏北,击败驻军。拉藏汗毫无准备,和硕特军节节败退。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秋,在拉萨三大寺僧人的支持引导下,准噶尔军攻入拉萨,杀死拉藏汗,占据了西藏。

三、把俄国赶回北方!

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开始,哥萨克军在准噶尔部的传统游牧地上先后建立托木斯克,库茨涅茨克、叶尼塞斯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等军事堡垒,并以武力为后盾,胁迫准噶尔部首领归服俄国。与此同时,准噶尔部为维护民族独立开始了反对俄国兼并其牧地的斗争。这一斗争的前一阶段是在巴图尔珲台吉和僧格的领导下进行的,后一阶段则是以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为领导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