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蒙古骑兵最后的辉煌:准噶尔对外的征服与进攻(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清朝皇帝康熙传谕尚书阿喇尼,将噶尔丹的军事动态不断的奏报,并告诫他不可冒然进攻,要耐心等待。康熙帝同时派员外郎阿尔必特佑出使准噶尔,以及拖延时间,不让噶尔丹逃走,等待时机一举歼灭。

但是由于阿喇尼立功心切,不顾康熙帝的告诫,不等右路军和科尔沁兵自己率部抢先攻击。六月六日阿喇尼的左路军约两万人,从洮儿河上游出发,沿喀尔喀右岸,直奔贝尔湖。经博罗达布苏,到达他奔他什海。此时准噶尔军队已经渡过了乌尔逊河,沿贝尔湖和喀尔喀河东畔,绕到阿喇尼的南边。阿喇尼得知此情报之后立即由原路返回,直奔索约尔济山。六月二十日,天亮之前阿喇尼大军到达乌尔会河,准备攻击噶尔丹的驻地。身经百战的瓦剌特人,早已经布好弓形阵营,以防万一。阿喇尼选派了二百名勇士从正面突袭,又派喀尔喀兵五百人攻击敌人粮草和牲畜以及家眷,目的是打乱敌人的阵脚。用诸札萨克兵及喀尔喀兵,攻打瓦剌特驻地。瓦剌特军队以两翼攻击,打退了阿喇尼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又跟进,也被瓦剌特军队以鸟枪和刀戟击退。诸札萨克兵及喀尔喀兵的攻击也告失败,死伤惨重。在阿喇尼军队大乱之时,瓦剌特军主力从山上绕出,从左右两边进攻形成了夹击包围之势。阿喇尼军队当然经不起如此猛烈的攻击,又一次的惨败,阿喇尼率领剩下的士兵突围逃跑。

由于尚书阿喇尼的冒然轻进,导致惨败,被降四级调用。乌尔会战役之后,康熙一方面以阿喇尼违命,非本朝之意,派使臣安噶尔丹,以次拖延他的行动;另一方面迅速调动大军准备彻底消灭噶尔丹的有生力量,乌尔会战役就此结束。

2、噶尔丹策凌的和通脑儿大捷

噶尔丹策凌汗执政之后,为了准噶尔汗国的和平与稳定,希望不再与清朝兵戎相见,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可当时清朝皇帝雍正以噶尔丹策凌年少无治国经验,决定趁此机会讨伐准噶尔。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3月雍正皇帝命领侍卫大臣三等公傅尔丹为靖边将军,出师北路,川陕总督三等公岳钟琪为宁愿大将军,出师西路,征讨准噶尔。

公元1731年(雍正九年)春,噶尔丹策凌令库克辛祃木特和台基色布腾等以二千兵围困鲁克察克(今吐鲁番克沁)、哈喇和卓(今吐鲁番东),攻打和牵制两路清军,与此同时,令大小策凌敦多卜率兵三万,抓紧时间,准备攻打清军的主力——北路军。大小策凌敦多卜及多尔济丹巴等率军,渡额尔齐斯河,陆续到达奇喇山阳。部队中包括了善于山地战的乌梁海人和乞儿吉思人,还有由瑞典军官列纳特亲自指挥的准噶尔的包沁(炮兵部队)。大小策凌敦多卜制定了将傅尔丹所率清军引诱至库里野图岭一带攻打的作战方案。阿尔泰山阳之额尔斯河源有二:一为喀喇尔齐斯,二为华额尔齐斯。溯喀喇尔齐斯而行,便到了博克托岭,过博克托岭,过博克托岭往上走不久便可到了库里野图岭。岭下通往科布多的路上有和通脑儿。

月初大小策凌敦多卜按预先的计划,将大队人马三万余人埋伏于博克托岭下,另外派二千多名轻骑守在库里野图岭。然后,派遣一名叫塔苏尔海丹巴的人,故意让他被清军抓住。塔苏尔海丹巴供称,准噶尔的一半人马还没有到达达奇喇山。傅尔丹根据他的口供,以为准噶尔的大军还没有全部到齐,准备乘其立足未稳,火速进攻。

6 月9 日,傅尔丹亲自率领一万余人出城,人马分为三队,直奔库里野图岭。当清军到达扎克赛河一带时,又有巴尔喀等二十三名准噶尔人故意被抓获。他们故意供出在博克托岭有准噶尔人二千,驼马万余,还没有立营设防。傅尔丹不知其中有诈,率兵继续前进。参赞苏图、前锋统领丁寿和副都统戴豪等率领四千人为先锋,傅尔丹率七千人压后。

6 月18日,在库里野图岭清军与准噶尔二千多人遭遇并展开了激战,准噶尔军且战且退,有意引诱清军深入。19日傅尔丹与先锋队伍会合一万多人越库里野图岭直夫博克托岭扎营。20日,黎明前,准噶尔军队以胡笳(准噶尔汗国乐器)为号令,大军共三万多人,居高临下包围了清军,炮火齐轰,万箭齐发,毫无准备的清军立即阵脚大乱,自相践踏,各自逃命,夺路逃回库里野图岭。准噶尔乘胜追击。过岭后,傅尔丹在岭下和通脑儿稳住了败退下来的清军,准备重整队伍。21日清军还没得到喘息的机会,准噶尔军队伍已经在和通脑儿包围了清军。清军不敢与准噶尔军正面对持,于是傅尔丹率余下的队伍,准备移营。可是此时准噶尔已经四面列阵冲锋,分割包围了清军左右两翼的丁寿、觉罗海兰,马尔岱、马尔齐两军。左翼前锋统领丁寿多次突围没有成功,将军傅尔丹从中军派兵支援右翼马尔岱,有令承保久远左翼丁寿之军。但是,到日落还没有突围,号称劲旅的索伦兵救援丁寿也被击溃清军将领丁寿、苏图、马尔齐河西弥赖等人都自尽身亡,常豫阵亡,清军死伤惨重。23日夜,准噶尔人再次攻击清军,此时的清军已经不堪一击,无心恋战,都各自逃命。呼和浩特土默特副都统衮布及其部下放下武器投降。次日,四千清兵仍抵抗准噶尔人的攻击,但无法突围。印务侍郎永国、觉罗海兰、截豪等人也自尽身亡。傅尔丹命塔尔岱为前锋统领,达福、舒楞额殿后,承保统右翼,马尔萨统左翼,傅尔丹与副将军巴赛、查弼纳居中,边战边退。25日和26日准噶尔军队又四面杀出,清军又一次遭到重创,被俘与死伤者不计其数。27日殿后的清军散秩大臣大福及其下属阵亡。28日傅尔丹领剩余的部队渡哈日哈纳河,后等山岭,分两队下山。

在这期间,副将军巴赛、查弼纳、马尔萨相继阵亡。7月1日,傅尔丹逃回科布多。史称“辛亥败兵事”。

这次战役清军伤亡惨重,士兵生还科布多的只剩下二千人,有四千名官兵死亡,五千人被俘。准噶尔大获全胜“从容唱胡歌而还。”在和通脑儿战役后有一部分喀尔喀人归附了准噶尔。据记载“有六千蒙古人自愿归附了噶尔丹策凌......他们被迁到伊敏河附近”,可见这次胜利的影响不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