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对越反击战:鬼屯炮台活埋了1000越南兵(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这么估计的话那3个主阵地上就有6个步兵营,同登的12团是否太超编了点?第三师师史该不会把谅山和太原的3个营援军也写进来的。12团给炮台分配的兵力该不少于1/3。不过炮台做为长期重点国防工事,相对另外两处的野战工事,该是防御之重心所在,还承担了储备预备队职能,所以若聚集了12团1/2步兵也不奇怪,可暂先算有五六百人。向火车站和探某增兵出去了100-150人,自身防御时死数十人(抬进炮台去的伤员这时候还算活人),当你们堵住出入口时,里面该还剩约三四百12团的人。后进入的援军还比较完整没怎么动用,也有四五百人。估计还该有民兵连和地方干部百余人做支前工作(象我们一样),和收容的散兵平民数十人。加起来该有九百人。但既然你们战斗中没看见炮台外有民兵,越3师史里也没提民兵,那就刨掉一个民兵连,里面也有800人左右。

越南的军队的防御部署情况

越军战史:"我们必须在两个方向上组织规模更大的反击:消灭前面的敌人和后面的敌人,不让他们合围以取得战场主导权。这是3师司令部在1979年2月19日晚上作出的决定。按照这个计划,1979年2月20日早上3师开辟了两个进攻区域。1区(主要区域)由2团在师火力的直接支援下,消灭位于州景的敌人,打通通往同登的1A公路。2区由7营和15工兵营扫清从昆朗到昆匡的敌人,打通通往339、探某、炮台等高地的1B公路,这些高地仍然在进行着自17日开始的极其激烈的战斗。各个火炮阵地调整了方位,一边给进攻的步兵提供炮火支援,一边向敌人的火炮阵地和后方的敌军射击。"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越军第三师的确曾经派出他们2团的7营和15工兵营到同登的昆朗和昆匡一帶,企图打通支援探某炮台和339高地被困的越军12团。这一帶正正就是163师489团让出的缺口。

在三个阵地中,以同登法国炮台的结构最为坚固,攻击的难度最大,从图上可看出,我军初期的进攻路线也是487团:探某,488团:探垄,越军也判断我军必定不会舍易取难,因此,估计当时越军的作战构想是:以坚固的同登法国炮台作为屯兵洞,以逐次添油的战术不断向探某、探垄提供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员,把我军拦阻于探某、探垄。而当我军从太原、高平方向攻击时,则向探某、339高地提供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员。这种推测也说明何以在炮台内阵亡的越军可以达到800~1000人之多。

经过激战,指挥部很快发现,无论攻击探垄还是探某,总能得到三个阵地群的互相呼应,在交叉火力的打击下,我军的进攻极其艰难,而且,探垄、探某的越军打不干净,总是有源源不断的兵员进行补充,同时在探垄、探某发现有通向法国炮台的交通壕,源源不断的越军增援正是出自于此,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探垄、探某、法国炮台不是独立阵地群,而是一个呈倒三角结构的防御体系。法国炮台不除,探垄、探某无法得手。所以,指挥部决定几个方向同时进行攻击,主攻方向为法国炮台,探某、探垄改为佯攻牵制,把这个倒三角防御体系彻底分割。炮台通往探垄、探某的交通壕全部被我军封锁、炸毁,缺乏兵员补充的探某、探垄自顾不暇,而同登的法国炮台所有的出口或被控制或被炸毁,只需要几挺机枪持续不断地对出口进行射击,洞内囤积的越军根本不可能通过面积不大的出口逃生,在12吨炸药和2吨汽油的功劳下,法国炮台成为一个壮丽无比的巨大烟花,炮台内所有生命随之活埋。

所以,法国炮台的优势在于坚固结实的结构同时辅以较为强大的火力,但是它的生存却依赖于探垄、探某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火力掩护。在太原、高平方向,则依赖探某、339高地为其提供火力掩护,当探垄、探某、339高地的防御失效时,依赖自身被动防御的法国炮台根本无法保障自身的安全,成了一个典型的大乌龟壳,正如航母具有强大的远程进攻能力,但它却必须依赖于外围的护航舰艇为其提供一个坚实的防护,当这种外围防护失效时,面临航母的只能是被击沉的命运。同登法国炮台、探垄、探某所组成的防御体系与航母战斗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我们的推测总结是:越军判断我进攻路线,并为此准备了足够的兵员,通过探垄、探某、339高地、法国炮台组成的防御体系,在探垄、探某一带或探某、339高地一带拦阻我军的进攻并给予我军重大杀伤。但我军改变打法是越军始料不及的,正是这个始料不及导致整个防御体系失去作用,而且为此而准备的大量兵员变得毫无用处全部被堵死于法国炮台内,最终全数活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