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励精图治 开通爱民好皇帝 当上了皇帝之后,郭威竭力安定政治局势,在通使各国,接受朝贡的同时,马上着手治理国家,进行改革来增强国力。 郭威自小经历了很多苦难,对民间疾苦有亲身体会,所以首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郭威为此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罢除不合理的牛租,二是撤消营田务。“让百姓得利,就像国家得利一样,朕要这些钱干什么?”为此,在他即位后没多久便下诏,命令各地官吏不得以任何借口来加收百姓赋税,原来普遍存在的正税以外的杂税一律废除。 郭威在位期间,对改革历朝弊政颇有成绩。免除后汉所设额外苛敛以及中唐以来地方官进奉的“羡余物色”;下诏废止了后晋、后汉一些极残忍的刑法;民众与蕃人“一听私便交易”,诸州所差散从亲事官等,一齐遣散;对历朝极为严酷的盐、酒、皮革的禁令稍予放宽;废除京城内无名额的僧尼寺院等。对恢复农业生产,郭威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授无主田土给数十万归中原的幽州饥民,放免其差税;以田分给现佃户充永业,使编户增加3万多;无主荒地听任农民耕垦为永业,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郭威除了改革利民之外,自己也非常注意节俭,尽量减轻人民的负担。他生活异常俭朴,衣食住行都很节俭。他对大臣们说:“朕出身微寒,尝尽人间疾苦,也经历了国与家的灾难,现在当了皇帝,怎么能养尊处优拖累天下百姓呢!”他不仅不让进奉宝物入宫,还让人将宫中的珠宝玉器、金银装饰的豪华床凳、金银做的饮食用具一共几十件,当众打碎在殿廷之上。在他临死之时还不忘节俭,郭威郑重地留下了遗言,“要薄葬,不要强征民工,也不要宫人长年守陵”,只需每年的寒食节不忙时适当派人到陵上祭奠一下就行了;如果没有人去,遥祭即可! 在治理国家方面,虽然郭威有些能力,但他仍然谦逊地重任有才德的文臣,对待臣子也非常厚道迁就,并能听进不同的声音,以行动来改变自后梁以来军人政权的丑恶形象。他对这些有才德的大臣们说:“朕生长于军旅之中,不懂得学问,也不精通治国安邦的大计,文武官员有利国利民良策的就直接上书言事,千万不要只写一些粉饰太平的无用话。”郭威的精心治理,使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显露出国富民强的迹象,为周世宗柴荣继续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威一共在皇位上坐了三年,从正月里称帝,正好又在正月里病逝,终年仅五十一岁。死后葬嵩陵,一后三妃皆陪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