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身后无子 异姓继位续帝业 我们知道,郭威死后,传位于其养子兼内侄、皇后柴氏兄柴守礼之子柴荣(921-959),即周世宗。柴荣在位六年后病死,年仅39岁,6岁的柴宗训继位,半年后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历时十年的后周自此灭亡。那么,原本是郭家的江山,郭威怎么会传给没有血缘关系的柴家人呢? 行伍出身的郭威,虽说没有酒色之好,但也娶过四任正室,后来发达后还增加了不少嫔妾。但遗憾的是“一后三妃”四任正室没有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好在嫔妾给他生了两个儿子:青哥(郭侗)、意哥(郭信)。但在起兵反汉,由于事起仓促,后汉隐帝刘承祐把留在汴京的郭威亲属杀了精光,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郭威第三任正室张氏、两个儿子青哥和意哥,还有其未成年的侄子守筠、奉超、定哥,其养子柴荣的家室孩子等。 而柴荣因为姑姑柴氏膝下无子,打小在姑姑家生活,长大后深得姑父喜欢而随其从军到处征战。姑姑姑父也一直把他作为儿子来养,关系自然不比寻常。郭威家族本身虽然是大家族,子弟很多,可已经几乎被刘承佑杀光。即便留下来的也不是郭威近支子弟,从感情上说,这比不上柴荣。而柴荣本身非常优秀,能力强,年轻有干劲,手下还有赵匡胤等一大批兄弟,在郭威身边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从这一点上说,剩下的郭家子弟远不能及。郭威作为一代明君,能选择这样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接班人,也是他的传奇一面。 而柴荣也没有辜负姑父兼养父对他的期望。历史上对周世宗柴荣的评价很高: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旧五代史》则称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后人更是誉他为“中国十大贤君”之一。可惜的是,柴荣当政6年后即英年早逝,享年39岁。由于柴荣当年在开封的家人也被株连,这才导致其长子柴宗训即位时只有6岁,年幼皇帝也给了赵匡胤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