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起兵 公元688年,唐垂拱四年。武则天已经六十五岁了,她加快了称帝的步伐。一方面,告密运动和酷吏政治发展到了高潮,闹得人心惶惶,无人敢言。另一方面,她大造祥瑞与吉兆,使天下百姓相信,改朝换代乃是天意,人力无法阻止。就在这一年,李唐宗亲们终于意识到,如果再不做些什么,不仅李唐王朝将被取代,连他们自己身家性命也会不保。一场风波已经在所难免。 垂拱四年的五月,武则天下发了一道诏令,为了庆贺明堂的建成,诏令所有的李唐宗室成员和各州刺史,在第二年年初齐聚洛阳,大享明堂。这个诏令一下达,原本正在谋划起兵的宗室成员,心里就很紧张了,如果我们去了洛阳,会不会被一网打尽呢?他们开始在私底下联络,秘密地往来书信,商议好我们怎么来对付这件事情,毕竟洛阳的命令下达了,我们要抗命不去呢,也是个死,那么我们去,结果又会怎么样。其中有一个人叫做韩王元嘉,他就开始秘密地致书各地的李姓诸王,跟他们说:“大享明堂以后,太后必尽诛诸王,不如先起事。不然的话,我们李氏无种矣。” 所以在武则天要他们明年来洛阳祭享明堂这个命令下达以后,韩王元嘉就授意他的儿子,黄国公李撰给越王李贞和李冲父子写了一封信,在那封信中,就用隐语给李贞、李冲父子发出了信号说,“内人病渐重,当速疗之,若至今冬,恐怕痼疾”。意思是说,现在内人有病,内人指的是武则天,我们不能等了,等到冬天恐怕就来不及了,唐王朝要完蛋了。 正当李贞和李冲父子在策划协同起兵的时候,元嘉的侄子李蔼自己琢磨了一下,觉得李贞父子必败,所以他最先跑到洛阳去,向武则天告发,说宗室要起兵。 那么这样一来,所谓出其不意来合围洛阳,肯定没戏了。最着急的是琅邪王李冲,在他的博州境内开始派人去招募兵士,而且秘密地派人分别去联络韩王、鲁王、霍王、纪王、越王这些人,要他们响应,一起向洛阳进发。可是由于事起仓促,最后真正起兵的,只有李冲的父亲,因为是父子的缘故,才在豫州响应了他。越王父子这么振臂一呼,他们募集到的人马少得可怜,只募集到五千人左右,武则天为了平定李冲的叛乱,一派就是十万人。 前后算来,李冲的起兵只过了七天,武则天十万大军还没开到博州呢,李冲就先不战而败了。他的父亲越王李贞也好不到哪里去。前后也只不过二十来天,就被彻底地剿灭了。 现在武则天手头握有肃清李唐宗室的很好的借口,没有参与起兵的这些诸王,包括李元嘉、李灵夔这些人都统统被抓到洛阳,武则天下令逼迫他们都自杀了,那个时候酷吏政治已经起来了,从这以后,不管是否参与到起兵当中来,一批又一批的李唐宗室皇亲纷纷被杀。到了武则天称帝之前,690年的时候,武则天下一道令,把所有的原来李唐皇室成员的身份统统削除,把皇家的宗籍也废掉了,就是说,没有李唐皇室这么一回事儿了。 李唐宗亲被剿灭得差不多了,这个李唐被武周所取代,也就不费什么事了,武则天六十五岁,终于要迈出这最后的一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