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九尾龟——陶宗旺的女人 有很多评论水浒的人在提到陶宗旺的时候,一般都会照本宣科地来一句:陶宗旺习惯使用一把铁锹。我看了都想笑。这帮人在写这句话的时候脑子肯定连动都没动,直接用脚趾头从小浣熊方便面上抄下来的。你们家上场打仗放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不用,就习惯使把铁锹啊?这就好比F1赛场上人家都开着方程式赛车唯独你喜欢开着拖拉机,要么你是那种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高手,开着拖拉机都能飚过F1,要么你是在玩个性,但对于武力值不算高的陶宗旺来讲,第一种可能肯定排除了,而第二种可能其实也不存在,真刀真枪杀人越货的时候,谁有那闲工夫去玩个性,你当这是戏说乾隆呢?看过三国没,三国上打得算是更严肃点,严肃的战场上你见过有拿铁锹上去拍人的么?当然是怎么杀得快就怎么来了。 所以陶宗旺绝对不可能是习惯使用一把铁锹打仗。但其实可笑跟精准有时候只不过是差了一毫厘,其实,“陶宗旺习惯使用一把铁锹”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因为他是个农民,而且还会干泥瓦匠的活。因此么,我之前之所以觉得想笑,是因为那帮胸中无墨的二货都是站在打仗的立场上说着句话的,而实际上,人家陶宗旺的主业根本就不是打仗,而是在梁山上负责盖房子修城墙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陶宗旺擅长使用铁锹种地搅拌水泥啥的”,要是站在这个角度理解,才是正确的。只可惜他们站错了地方。 至于九尾龟这个外号,很明显是大伙儿给他取的,因为他手艺不错,而且会得不少,什么抹墙烧砖烧瓦切割木材石头,他都会,并且还样样精通,据说还捎带着会点舞枪弄棒,你说这样的人不叫九尾龟谁该叫九尾龟?九尾龟是个比较接地气的名字,一听就是出自老百姓之口,所以尽管乐和燕青之流也很巧,但他们所擅长的事比较高雅,跟老百姓隔得有点远,所以他们不叫九尾龟,而陶宗旺叫九尾龟。 并且陶宗旺力气很大,施耐庵赞他“力猛如虎”,当年死前还用双臂力抗过千斤门闸,这点也挺符合庄稼汉的身份,并且还有一点你们可能不知道,大家都说梁山好汉是农民起义者,实际上这一百零八个人在造反之前的职业都是各不相同,真正的地地道道的专业农民,其实只有陶宗旺一个。这个还是比较典型的。我不知道是谁给水浒传下了农民起义的定义,但施耐庵在书里可绝对没这么说过。 总之陶宗旺如果不造反,在村里绝对是那种除却地主之外的高收入人群,要是搁现在放北京城那就是月薪过万的大工,因此,这样的人找媳妇肯定也得找个农民才最好,价值观一样啊毕竟,而且还得会持家,别把他赚的钱都给作光了,而且还得守妇道,要不然陶宗旺去外地打工呆不安稳。 74、白面郎君——郑天寿的女人 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水浒电视剧里有这么个情节,当时攻打常州的时候,时迁被城楼上飞下来的磨盘给砸死了。实际上原著里时迁不是这么死的,但郑天寿却是这么死的。我估计是电视编剧觉得这个死法挺惨烈挺新颖的,但是郑天寿的个性一般戏份也不多,所以就让性格鲜明深得大家喜爱的时迁这么死了。这么干我是可以理解的。 郑天寿一开始是跟燕顺王英在清风山当大王的,上山前是个银匠。我对这门职业不怎么熟,没法多说。我印象中郑天寿一直都是个跑龙套的,唯一的特点就是脸比较白。我以前不知道在哪读过一种高见,说郑天寿其实是宋江派到卢俊义阵营里的卧底,觉得说得很精辟,但忘了是哪位高人说的了,但我觉得肯定不是憨陀,憨陀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我上高中的时候总是爱看《特别关注》,憨陀总是在特别关注的第一页评水浒,十篇倒是有九篇很平庸,另一篇是屁话,我一直觉得这个人的分析没什么太出彩的地方,中规中矩,而且有时候还都是听起来极为勉强的胡诌,他或许对水浒很熟,但是天才和人才有时候真的就是永远无法融为一体,你看了憨陀的评论之后会明显觉得这人没有什么灵性。好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什么样的人才叫有灵性呢?下面我告诉大家,我这样的就是比较有灵性的。还有那位分析出郑天寿是宋江的卧底的人也是比较有灵性的。回答完毕。 郑天寿身材瘦长而且脸白,我印象中长这样的一般都是个作家或者科学家什么的,而且还得是那种不成气候的,但书上说他的性格还有点鲁莽,这就推翻了我的印象,而更让我觉得他像某个病态大侠,李寻欢啥的,但李寻欢这个人物在我心中的分量是相当的重,人格魅力绝对不是郑天寿能比的,况且郑天寿的武功也还差得远,只不过模样比较像罢了。其实我怀疑他是长期干银匠干得有点重金属中毒,要不就给他安排个护士得了,调理调理身子,最起码让脸上恢复点血色,对得起自己名字里那个“寿”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