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保义——宋江的女人 按理说,应该给他写上二十万字单独装订一本书的。然而咱们这买卖小门小户的,接不了那么大的活。所以,千万别当事看,就图个乐就ok。 首先,呼保义这个三个字,如果你稍有那么点汉语语感的话,你会觉得这词听起来好像是带着点讽刺意味,尤其这个呼字,很有文章。很多很多年,赫鲁晓夫去世的时候,中国报纸上为此拟了这么个标题:“赫鲁晓夫死了”,这是语言文化中的神来之笔。而我觉得呼保义这个词,比“赫鲁晓夫死了”更模糊,对它的猜测,不过是一种大胆的假设。呼保义,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保义,而是呼,一个呼字,道出了宋江的虚伪。 然而宋江虚伪么?宋江的虚伪,很具有代表性么?宋江的虚伪对于整部小说来讲很致命么?如同这个呼字一样,作者只负责最简单的讲述,未加评论,一切只凭后人说。 然而宋江绝对不是那种犹如曹操式的被虚伪奸诈占据大脑的人。因为最起码的一点,曹操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绝对不会冒着丢掉官职的危险去给晁盖通风报信。所以仅仅是这一件事,宋江的正面形象就确立了,至于自金圣叹起被众多评论家跟风分析来分析去的那些负面传说,都是刻薄有余,公允不足。因为我认为,一个当老大的人,必须懂得玩手段,要不然他根本就对不起众兄弟们,你们只看到了玩手段的副作用——作者根本就没写过的勾心斗角,却没注意到玩手段的主要重要作用——作者一直在向我们展现的一百零八个性格都很分明的人凑在一起没有发生内斗而且一片大和谐景象。 所以宋江这招,真牛。通过这一招,他最后还当了朝廷大官,这就是工会的力量。 而宋江的聪明,正聪明在这里。你看咱们前面说的史进的原型史斌,自称皇帝,果不其然,没多久就死了。当然了,也不是说你就总是不能自称皇帝,在该自称皇帝的时候,你还是可以自称皇帝的。但宋江从头到尾都知道,自己离着自称皇帝,还差得远,自己最好的道路,就是被朝廷招安。有人说这也是有点赌博的意思,但其实你造反本身就是赌博,你如果聪明的话,当然押个更靠谱的了。 所以宋江是对的。 而宋江那饱受人诟病的性格又怎么分析呢?其实就算你一开始是个县城小官,你不黑,但你当老大当久了,你必然会更多地去习惯老大的思维,你慢慢地,你就黑得多一点了,所以,你虽然早年放走了晁盖,但你在最后却杀死了李逵。我认为,这两件事一头一尾,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所体会到的宋江的转变,浮出水面。放晁盖,那是你及时雨宋公明与生俱来的仗义,而杀李逵,却是你黑三郎一路走来后不得不习以为常的厚黑。我们把这两个时空转换一下,假如一开始宋江就是梁山老大,恐怕他干不出放走晁盖这种事来,而假如最后他仍旧是郓城县宋押司,他绝对不会杀死李逵。 所以说,人在有钱有地位后,真的会变。 而其实他的这种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觉得是从发现自己不得不上梁山之后,渐渐形成的。人只知道你的思想会影响行为,但人却不知道有时候你的行为,也会带动思想。思想和行为,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就在为了梁山大业着想,把那些降将拉上山的时候,就在你考虑怎样将这个队伍名正言顺地发展壮大,怎样去笼络民心,怎样去高呼替天行道的时候,你已经慢慢变了,人若一成不变,那是因为他丛生下来到死的那一刻过的生活没什么太大分别,而人如果变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要理解宋江,你首先要承认一点,人是会变的。 金圣叹说作者自己都很痛恨宋江的奸诈。我觉得,不对。因为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我如果去塑造一个这样的人物,我不会痛恨他,我就像个看透一切的老人,只是讲讲我所知道的故事罢了,我的内心,纵有无数想法,我却没有那些浪费我精力的感情。 算了,到此为止吧,关于宋江,我所能带给你的前所未有的见解,尽皆在此。 他该娶什么媳妇,这绝对应该是个画龙点睛的地方。宋江这个人,很典型的由小干到大而后性格发生了一定变化的人,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上,这样的人有很多,他虽然是山寨老大,但在这方面,可能也没什么特殊的,我觉得马云可能是,俞敏洪可能也是,马化腾可能更是,可谁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呢?当你被规律所控制的时候,你得按照规律来,而当你的实力强大到足以主宰规律的时候,你就不必按照规矩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