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肥套”傩俗的传播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符号成为傩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毛南族“肥套”仪式中的许多符号按照一定方式组成,这就是符号的编码过程,然后通过接受者的解码过程,完成仪式的传播活动。 本文首先分析毛南族“肥套”傩俗的传播活动,包括其构成要素、传播方式、特点等等。其次分阶段论述“肥套”演变中的传播表现。主要是分为3个阶段:1.1949年前,形成发展巅峰阶段;2.1949年—1980年,由盛而衰阶段;3.1980年至今,劫后重生复原阶段。再次,分析传播在“肥套”傩俗变迁中的作用。最后总论民俗与传播的关系。传播在改变民俗文化生存环境同时,又是促进民俗变革的弹性机制,而媒介的运用也拓宽民俗活动的传播对象。民俗利用传播扩展民俗文化新空间,丰富民俗文化的传播手段,创新民俗文化,加入时代因素。 毛南族猴鼓舞 葬礼上的欢快舞蹈 前往平塘县的甲坝村颇费周折,运送砖头的大货车路上抛锚,让我们不得不徒步前进,寻找毛南族舞蹈——猴鼓舞。 一路上都能看见崭新的瓷砖新房,还有几户正在建设中。乡亲们说,这都是打工带来的变化。寨子里除了修房的施工声,还有节奏强劲的流行歌曲,让这个村寨显得并不宁静。此时甲翁小学传出阵阵古朴的鼓声,透出别样韵味。 为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孩子们正在排练猴鼓舞。随着鼓声的节奏,手拿两根棍子的孩子们模仿猴子的动作,跳跃翻腾,或单打独斗,或相互嬉闹,并不时发出“嚎嚎”的叫声,动作敏捷,俏皮欢快,滑稽幽默。平塘县文化局史副局长介绍:“这是丧事舞蹈,欢快的表演是为了安慰失去亲人的家庭。” 鼓控制舞蹈的节奏,敲鼓的学生叫石治健。他不但负责敲鼓,还负责教其他的学生跳舞,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个猴鼓舞好手,还曾经远赴上海表演。如今父亲和村里大多数壮年人一样,外出打工,他就担负起了“舞蹈老师”的职责。石治健说:“从小,爸爸就在家里教我打鼓。”每当他的鼓声响起,学校低年级的孩子总喜欢围在他身边,高年级的孩子则自己就跑到操场上舞蹈,甚至“参乎”到学校的正式排练中,这让学校不得不组织猴鼓舞的第二梯队,以满足孩子们好动的天性。 猴鼓舞生于毛南族,鼓点犹如“密码”非常复杂,要“解码”自然并非易事。学校老师们津津乐道着一个故事:“哈哈!县里曾经来了个搞音乐的人,在我们村足足学了三个月,才学会我们的鼓点。”甲坝村是猴鼓舞跳得最好的毛南族村寨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就组织了一支猴鼓舞队伍到上海演出,长达两年时间。前几年,附近建立了一个毛南族风情园,石治健和村里的几个小朋友也被选中,在课余时间去做表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