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笔谈--回到世界文明发展大道(2)
由上所述,可见,所谓回到世界文明发展大道,并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形式上的国际学术交流,也不是不求甚解地从国外搬来一些观点、结论、方法,生搬硬套地拈来就用,而是要汇入国际学术发展的大环境,站在世界学术发展的全局和高度,以宽广的胸怀,刻苦的精神,认真研究国际学术的发展,通过沙里淘金的艰苦努力,剥取其中的合理内核,从而吸收一切有益的养分,加以消化,发展我国的学术研究事业。 这种沙里淘金、剥取内核、吸收消化的工作,就是一种分析批判的工作。因此,对国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必须分析批判,这是不言自喻的,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不仅是为了分清良莠,即使是对于好的有益的东西,同样需要分析批判。唯有这样才能去芜取菁,真正地消化吸收。只是这里所说的批判绝不是过去极左思潮时期那种简单的大批判。那种大批判只是形式上的打倒,毫无科学性可言。可以说,真正的学术研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分析批判过程,就是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广采博收,继承创新的过程。在这方面,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列宁指出:“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列宁选集》第4卷第347页)。一方面,马克思对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都加以注视,“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另一方面,他又对这一切加以探讨、批判,并在实践中检验。马克思的榜样清楚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总起来说,我国的历史学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该更好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应该努力学习马克思的榜样,在世界文明发展大道上奋勇前进。具体说来,我国的历史学需要更多地了解国外史学发展的状况,需要更多地与国际史学界交流,需要加强对国外史学的研究,更多地吸收一切有用的知识,借鉴一切有益的成果。 在这过程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而不是过去曾经有过的那种教条式的简单裁决。必须注意不要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具体结论,不要用马克思主义去代替历史学本身的具体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任何教条化、简单化、僵化的做法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伤害。 第二,必须下苦功夫,刻苦钻研。要做到沙里淘金,剥取合理内核,要博采众长,吸收人类智慧建树的一切有益成果,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没有日积月累的长年积累,没有闯“地狱之门”的勇气,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地上踏出鞋印的精神,像他那样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崎岖小道上攀缘前进。没有这种精神,回到世界文明大道,只能是空谈。 第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国一切有用的知识,目的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对历史学来说,就是为了发展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不仅不与回到世界文明发展大道相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