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从妇女史的研究范畴来说,上述著作所涉及的领域只能说是一个起步,但它们 对于“新妇女史”的开拓之功是毋庸置疑的。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对于其学术价值的评 述只能从略了(注:可参看相关书评:《一部颇具特色的妇女史专著--评<近代中国妇>》(《妇女研究论丛》1994年第3期)、《一部美国妇女运动史的新作--<女性>评介》(《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1期)、《<中国近代>评介》(《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妇女史与满族社会史的新探索-- 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根据天 皇命令行动的野兽集团”的性奴隶--<慰安妇研究>评介》(《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 第2期)、《筚路蓝缕努力开拓--评<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001年第3期)、《一位现代女性史家眼里的古代妇女--<古希腊的妇女>一书评介》(《 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文化视域中的妇女史研究--评<文化变迁中的罗马女性> 》(《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等。)。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撰写出了一系列颇有份 量的论文,如周以光对法国妇女史的研究、范若兰对东南亚华人妇女史的研究等。 在妇女史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理论的探讨也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对 妇女史理论的探讨,可以说是从译介西方理论起步的,在这方面,鲍晓兰、王政、刘梦 、蔡一平等人功不可没。在从评介到进一步探讨方面,刘军先生做出了巨大努力。他撰 写了一系列文章,主要就美国妇女史学的政治倾向、妇女史学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主 要妇女史学理论与方法、美国妇女史研究的新动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注:可参见相 关论文:《论美国妇女史研究中的政治倾向》(《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美 国妇女史研究的新特点》(《美国研究》1998年第4期)、《美国妇女史学的若干理论问 题》(《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妇女领域”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1999 年第2期)等。)。在借鉴西方妇女史理论运用于中国历史研究、对中国妇女史学科化建 设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本土化探索方面,杜芳琴女士做了积极的探讨。她从回顾中国妇女 史研究的历程出发,提出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当务之急便是学科化与理论化,并就中国妇 女史研究理论化和本土化的有关概念、范畴与方法做了探讨(注:杜芳琴:《中国妇女 史学科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第1-26页。)。另外 ,高世瑜、刘志琴等学者也参与了妇女史理论建设的讨论。高世瑜在《妇女史研究三议 》一文中,对妇女史中传统妇女史与女性主义史的区分、女性史观及中国妇女史研究中 应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志琴则探讨了中国妇女史研究在理论上薄 弱的原因,认为中国妇女史研究中存在着三个误区:一、以革命史代替妇女史的误区虽 然有所改变,但未得到真正的清理和调整;二、以精英史取代妇女的大众史,眼界偏狭 ,难以把握妇女史的全部信息;三、以观念史代替妇女的社会史,忽视经济、政治、生 活方式和社会时尚对不同阶层妇女的影响。(注:刘志琴:《中国妇女史研究在理论上 何以薄弱?》,《北京日报》,1999年7月7日。) “新妇女史”在中国大陆的兴起,除了表现在涌现出大量学术成果和对妇女史理论的 探讨外,还表现在妇女史研究学术活动的日益增多和妇女史学科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999年8月,由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召集主办了“妇女史学科建设读书研讨班 ”,有来自高校、社科院、妇联系统和妇干校、港台及海外的近50名学者参加。研讨班 上,学者们就妇女研究学科建设、妇女史研究的历程、海外中国妇女史研究、妇女口述 史、中国妇女史与外国妇女史研究的接轨、本土化及创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20 01年6月,在北京大学召开了“唐宋妇女研究与历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盛唐工程项目组”、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 天津师范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史”课题组主办。会议代表共42人,有来自美国、日本 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和大陆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的众多知名学者。会上,学者们主要就以 下8个议题展开了研讨:(1)文本:性别的表现与解读;(2)女性书写:闺训与篇什;(3) 生活:门内与户外;(4)图像:风格与风貌;(5)性:身体与文化;(6)宗教:信仰与供 奉;(7)性别意识:认同与错位;(8)变迁:性别与社会。(注:许曼:《“唐宋妇女史 研究与历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北大史学》2001年第8期。)类似的学术 活动还有1997年的中日妇女史研究学术研讨会、1998年的妇女口述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无疑大大促进了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发展。随着妇女史研究的深入发 展,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少数高校,现已开始招收妇女史专业的研究生,这标志着中国 妇女史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就笔者所知,目前一些在读的历史专业的女性 硕士生与博士生,她们所在学校虽未开设妇女史专业,但都选择了与妇女史相关的问题 作为毕业论文。这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这批新生力量的成长,“新妇女史”研究 在中国大陆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妇女史的学科建设也将不断完善。那时,她的特 征将会更加明显:她既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妇女史,也不是作为社会史分支的妇 女史,而是一门在开放中吸收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而植根于中国土壤的新兴学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