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研究和评价20世纪中国史学,是发展21世纪中国史学的学术前提之一,是许多史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已有一定程度的展开,取得了一些成果。本刊有志于继续推进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为促进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略尽绵薄,乃组织刊发下列几篇文章,就理论、方法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各自的见解,供读者参考。我们热忱期待着史学界的学者、专家围绕这方面的问题惠赐大作,发表宏论。 20世纪西方史学传入并影响中国,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世纪初,民国时期,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同时期,传入的内容各有不同,传播的途径、宗旨和目的及其表现出的总体特征也各不相同。关于西学对中学的影响问题,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分歧。梁启超认为:“东学之不如西学,夫人而知矣,何也?东之有学,无一不从西来也。”(梁启超《东籍月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过分夸大了西学对中国的影响。但是,如果对西学视而不见,漠视其影响,显然也不符合事实。如何恰当评价西方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惟一正确的办法就是,结合西方史学传入并影响中国史学的客观实际,对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概括。 20世纪初传入的西方史学,包括世界史、区域史、国别史、编年史等各类史书,内容涉及各国历史,特别是改革史、立宪史、兴亡史、革命史、独立史、文明史以及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基本上属于西方早期文明史学的范围。从传播途径上说,主要以通过日本作为中介传入的为主。如日本学者冈本监辅著《万国史记》、小川银次郎等著《西洋史要》、本多浅次郎著《西洋历史教科书》、箕作元八、峰岸米造著《欧罗巴通史》、浮田和民著《史学原论》等。也有直接翻译过来,如英国人李思伦白(John Lambert Rees)著《万国通史》(History of Ancient and Modern Nations)、美国人迈尔著《迈尔通史》(Myers' General History)等,总共约二百多种。从整体上看,此期传入中国的西方史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史地内容杂糅,类似于史地志的书较多;二是以唤起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为主旨的改革史、兴亡史和文明史居多;三是多通过日本这一中介传播过来,这是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西方的著作,在经过日本人的翻译改造之后,失去了西方史学原来固有的语境,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日本的痕迹,再传入中国,有的完全走了样,日本人自己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例如,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广智书局本持地六三郎著、赵必振译《东亚将来大势论》(原名《支那问题》,又名《日本国民之觉悟》)一书说:“夫支那之将来,即支那亦难以自知,然以今日社会上、政治上腐蚀朽败之现状,而欲望其改弦更张,诚非易言。分裂之势必不能免,其结果也亦未知鹿死谁手。”“分割者一时之势,终必归于统一,所悲者,继而统一之人,非亚细亚人种而斯拉夫之人种。”意思是说,将来灭亡中国的并不是亚洲人、不是日本人,而是斯拉夫人种、是欧洲人。在20世纪初,这种带有日本利益色彩的观点,比比皆是。而国人沈兆袆在《新学书目提要》中评论道:“支那之分割,吾知日本且与泰西列强得分羹 染指之惠,岂真有爱情于支那乎?吾得而断之曰:‘支那者,支那人之支那。支那之亡, 支那人自亡之;支那之兴,支那人自兴之。’将来之东亚,其果如持氏所言乎?”(沈兆袆《新学书目提要》中《历史类》,上海通雅书局印行,光绪29年版)对于日本 学者有关中国和亚洲问题的论述,保持了应有的警觉。这是我们在研究20世纪初西方史 学对中国的影响时,所应特别注意的。日本学者的改造,已经使西方史学变了形。研究 中必须重视西方史学的传播背景,要进行不同层次的还原,把西方史学真正放在西方社 会历史和史学发展的客观进程中,原原本本地加以把握,不应断章取义。 民国时期是西方史学大量涌入、广泛影响中国的时期,诸史学流派众流竞进、眼花缭乱。从历史观来说,有英国早期文明史观、德国民族主义史观、美国新史学,还有文化形态史观、生机史观、生物史观、经济史观、唯物史观、实证史学等。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众多史学流派大都昙花一现,惟有实证史学和唯物史观对整个20世纪中国史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什么?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凡“舶来品”都有一个中国化的问题,谁本土化得好,与中国固有传统结合得好,谁就会获得生长的土壤和生命力。否则,就只能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我们以实证史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考据学传统,到乾嘉年间达到了鼎盛,形成了乾嘉史学。与西方实证史学相比,中国的考据史学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考据史学主要是在文献考证的范围内,没有考古资料尤其是田野考古资料的支持,历史考证的范围和领域狭窄,问题碎化,缺乏自觉的、系统的理论总结。再加上考证学所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各有不同,因此,虽然说中国的考据学传统悠久、著述很多,但是,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历史考据学。中国的历史考证学在受到西方实证史学的强劲影响、经过一段时期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之后,形成了新历史考证学派,在历史学特别是上古史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无论是从梁启超早期的史学思想,还是从王国维、陈垣、陈寅恪、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的史学著作中,均能清楚地反映出来。中国是如何接受西方实证史学的呢?不同的时期,我们对兰克史学又是怎样理解的呢?这种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如何?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把兰克史学理解为“为历史而历史”,否认理解,否认历史有意义。众所周知、反复征引的兰克那句名言:“人们一向认为历史学的职能在于借鉴往史,用以教育当代,嘉惠未来。本书并不企求达到如此崇高的目的,它只不过是要弄清历史事实发生的真相,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来写历史罢了。”(郭圣铭编著《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6页)这被许多史学家当成了治史的座右铭。然而,用这段话来概括兰克的全部史学思想,显然是片面的。兰克虽以强调对事实的考证和批判而著名,但“他对事实的重视与他对历史演变的历史主义认识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像黑格尔一样,兰克认为真正的哲学和真正的史学是同一的,它们都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超验的真相或精神。只是不能像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那样对这一真相作逻辑的概括,而是要通过每一件具体的历史事实来体现。但是,在历史中,这一“绝对”的东西是存在的,黑格尔认为这种绝对的存在是“精神”,“而兰克则认为是上帝的干预”(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08-210页)。由于上帝创造了万物,上帝便存在于万物之中。每一个历史时代都直接与上帝沟通,而所有的历史时代联接起来,便体现了上帝的意志。历史于是就有了意义,每一个历史事件也就成了其中有意义的一环。这样说来,兰克从来也没有否认过对历史的理解,更没有否认过历史的意义。他虽强调历史主义,主张要重视事实、重视文献批判,但从来也没有类似“为历史而历史”、“史学就是史料学”、“取消主观,把史学变成纯客观的企业”、史学研究“要远离政治”之类的提法。真实的兰克绝不是我们想像中的“兰克”。但是,真实的兰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事实上,真实的兰克对我们已经不再重要(当然,不是说我们从事研究的可以不知道真实的兰克),重要的是不同时期,史学界对西方实证史学的不同解读,是我们根据现实需要所塑造出来的“兰克”。(Georg G.Iggers,“The Image of Ranke in American and German Historical Thought”History and Theory,2(1962),17-40)比如,梁启超所倡导的新史学,就是从批判封建旧史学的目的出发,以西方实证史学为模式,进行改造而成的。他所理解的西方实证史学,就是一种“为历史而治历史”的史学,是在求真征实的基础上,寻求历史的真实面目,反对旧史学“因文见道”的传统。这种诠释,只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出发,为了迎合中国史学当时的实际需要,去解读西方实证史学,所反映的也只能是实证史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这种解读,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就是在借鉴西方实证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史和学术发展实际的一种创新,是史学乃至其它学科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