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4)
关于《石氏星经》成书的年代,孙小淳的《汉代石氏星官研究》(1994)认为其为一次 测定于公元前78年左右。而胡维佳的《唐籍所载二十八宿星度及“石氏”星表研究》(1 998)则指出前人所用数量方法对《石氏星经》的断代研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文献的 考察,该星表当成于唐代稍前的年代。 对星图、星表等的研究工作早年有:常福元的《中西对照恒星录》(1921);朱文鑫的 《<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1927);高鲁的《星象统笺》(1933);陈遵妫的《恒星图 表》(1936)。60年代以来有:席泽宗关于敦煌星图(1966)和马王堆帛书彗星图(1978); 夏鼐关于河北省宣化辽墓星图(1976);伊世同关于晚唐墓天文图(1979);杜升云关于苏 州石刻天文图(1980);伊世同关于中西对照恒星图表(1981);潘鼐和王德昌关于宋《周 琮星表》(1981);陈鹰关于《郭守敬星表》(1986);伊世同和潘鼐关于北京隆福寺星图 (1989);王德昌等关于江苏省常熟石刻天文图(1989);陈美东关于陈卓星官(1989)和苏 颂星图(1991);冯时(1990)、伊世同(1996)等关于河南濮阳出土的距今六千余年的龙、 虎、北斗图;钟万劢等关于西安出土的西汉古墓星图(1991);孙小淳关于《崇祯历书》 星图和星表(1995)的研究,1996年,孙小淳认为,所谓《郭守敬星表》其实应是明代初 年的观测成果,等等,均各具特色。1996年,在陈美东主编的《中国古星图》一书中, 共收录古代各类星图150余幅,薄树人、陈美东分别对中国历代和明代星图的发展脉络 和总体特征进行了综述,孙小淳、徐凤先、段异兵、景冰等则着重对新发现的《天文节 侯躔次全图》等明代星图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孙小淳和基斯特梅科合著的《中国星空 研究》一书(1997),是第一部用英文写成的论述中国星空的构成及其社会背景和详论石 氏星经成书年代的专著。梁宗巨(1959)、陕西天文台天文史整理研究小组(1976)对于唐 代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的研究,厉国青等对元代纬度测量的探究(1977),严敦杰的 《牵星术--我国明代航海天文知识一瞥》(1966),航海天文调研小组的《我国古代的 航海天文》(1977和1978)等文章的发表,是这两方面研究工作进展的反映。 5天文仪器与台站的整修、复原及研究 关于圭表,高均的《论圭表测景》(1937),对圭表构造及其测影精度作了很好的论述 。潘鼐、向英(1980)和伊世同(1984)先后对元代4丈高表、8尺圭表和景符、窥几等部件 作了成功的复原研究。1983年,郭盛炽、全和钧、张家泰、靳世信发表他们在河南登封 周公测景台进行数日晷影测量的结果,是仿古测量的重要尝试。陈美东在70、80年代对 历代,特别是对宋代周琮和元代郭守敬的晷影测量成果作了精度分析。1985~1986年, 崔石竹、李东生在北京古观象台进行了整一年的仿古晷影测量,取得重要成果。 刘仙洲的《中国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1956)对古代计时器(包括水漏、沙漏等)的结 构与演变作了系统的探讨。李广申的《漏刻的迟疾与液体粘滞性》(1963)对漏壶流量问 题作了重要的理论探讨。1980年,陈美东对古人关于影响漏壶流量诸要素的理论思考和 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提出了宋代沈括漏壶的复原设想。李志超(1 978)和伊世同(1992)也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复原设想。1991年,华同旭的《中国漏刻》一 书,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古代水漏刻的历史发展,从文献考察、复原制作和模拟试验三个 方面入手,融考证、复制、试验、分析于一炉,对各种类型的水漏刻的构造、型制和精 度作了探析。70年代,严敦杰关于宋代(辊)弹漏刻的发现,阎林山、全和钧对计时仪器 和时刻制度的研究(1980),李迪和白尚恕对北京故宫所藏清代一种特殊结构的漏刻的论 述(1983),王立兴关于民间计时仪器漏盂(1983)、陈起元漏刻(1986)和香漏(1989)的复 原研究,陈美东对数件西汉漏壶的考察(1989),以及李强(1990)、薄树人和郭盛炽(199 5)关于马上漏刻的讨论,等等。 1959年,在王振铎的主持下,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原成功大型浑仪和浑象以及宋代苏颂 、韩公廉的水运仪象台(为原大的1/5),王振铎又著图文(1958)详论水运仪象台的结构 、型制、尺度等等,揭开了破解水运仪象台之谜的序幕。王振铎还对苏颂、韩公廉的假 天仪作了复原研究工作(1962)。此后,1988年,陈延杭、陈晓复原得原大1/15的水运仪 象台;管成学等对水运仪象台作文献学上的研究(1991);大致在这一时期台湾省台中自 然科学博物馆郭美芳等复原成原大的水运仪象台;而胡维佳(1994)和李志超(1997)从原 理和结构等方面重加考察,把对水运仪象台的复原研究引向深入。此外,徐振韬关于先 秦浑仪的推测(1976);李志超、陈宇对张衡水运浑象(1993)及李志超对唐代一行、梁令 瓒黄道游仪和宋代熙宁浑仪的研究和复原(1987);潘鼐对现存南京紫金山的明代仿元浑 仪的考证(1983);特别是由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等单位承担的,自1983年开始历 时8年对现存紫金山天文台的元、明漏刻、明制圭表、明代仿元浑仪和简仪等全面研究 工作,并成功地实施了修复工程,这些都把相关研究推进一步。对元代郭守敬创制的其 他天文仪器的研究亦获进展,薄树人的《试探有关郭守敬仪器的几个悬案》(1982);伊 世同对于仰仪的复原研究(1986)等,均属此类。 关于北京古观象台上的8件清代天文仪器的研究和修复工作,自常福元的《北京观象台 仪器残缺记》(1919)、《天文仪器志略》(1921),到陈遵妫的《清代天文仪器解说》(1 956),已对这些仪器作了基本论述。1995年,北京天文馆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这8件仪 器进行了大修,在大修的过程中,又深化了对这些仪器结构、尺度等的了解。 80年代,河南登封周公测景台和北京古观象台重新对外开放,是对现存最重要的古天 文台站整修、研究的结果。此外,河南省偃师县东汉国家天文台--灵台遗址的发现(1 974),伊世同等提出的元代国家天文台--太史院的复原方案(1981),薄树人、谢志杰 等关于一地方天文台--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谯楼的研究(1995)等,也都是这方面的 重要进展。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