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古老的音乐文化之邦,其音乐文化的历史源远而流长。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音乐就伴随着史前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而得以萌生(注:黄厚明。中国原始音乐起源的考古学观察。中原文物,2003,(4):24~27.)。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开始吹响起原始乐器的最初篇章。在其后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音乐文化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成为和“礼”相互谐配的一整套制度和文明的架构。这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统一性所在,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它域文化的重要符号表征。不过,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境内民族众多,中国音乐文化在统一性的前提下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 有关中国音乐文化区的原始感悟,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所反映。《诗经·国风》篇将周代的民间歌谣分为周南、召南、邶风、秦风、郑风、齐风、魏风等十五国风。在这之后的汉代乐府中,也出现“吴歌”、“西曲”、“楚歌”等带有明显区域色彩的民歌称谓。近十多年来,随着民族音乐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人文格局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一些学者为此提出了音乐文化的色彩区(注:苗晶,乔建中。论汉代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文化流(注:费师逊。民族音乐与文化流。人民音乐,1988,(1):19~22.)、文化圈(注:杨匡民。长江中游文化区民歌结构。音乐研究,1999,(3):58~67.)等一些概念和理论。这种将局部置于整体进行研究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整体面貌,而且也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区的地位和性质得以彰显。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区不是一个静止而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文化集合体。在这种情形下,要认清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内在模式,除了从横向角度探讨不同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现象外,还应从纵深角度考察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拟就中国史前音乐文化区及相关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错误与疏漏之处,敬请诸家批评指正。 一、史前音乐文化的分区 探讨史前音乐文化的分区,必须首先搞清楚原始音乐的具体形态,这关系到分区标准的认定问题。从考古学和民族学材料观察,原始音乐大致存在着形体艺术——舞蹈、时间艺术——声乐、造型艺术——器乐三种艺术形态。虽然在发生时间上舞蹈和声乐要早于器乐,但由于舞蹈与声乐具有瞬时性、视听性等特点,要了解它们的原始状态只有通过考古发现的图像遗存来获得。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能够反映这类内容的实物材料大多为舞蹈岩画遗存。考虑到舞蹈岩画断代的困难以及创作主体的流动性特点,用它来界定史前音乐文化的分区必然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故我们在进行史前音乐文化分区时,主要依据经过考古发掘出来的乐器材料。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于:在乐器出现之前,作为音乐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的氏族尚处在形成之中,文化传统的力量还不够显著,缺乏进行音乐文化的分区的基础和条件。与此相对应,乐器的出现是原始音乐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原始音乐领域的一次主动超越和变革。得益于这种转变,原始音乐文化的传统塑造力在特定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下逐渐增强,并有力地推动了史前音乐文化区的形成。 原始音乐形态演变的诸多特点以及目前面临的现实情况,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探讨史前音乐文化分区时必须对乐器形态给予足够的重视。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就从史前乐器材料的检讨开始。据笔者统计,迄今为至我国境内发现的史前乐器已有500件之多,涉及的遗址亦逾百处(注:黄厚明。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状况初探。中原文物,2002,(3):18~27.)。根据这些乐器的形态及文化属性等方面的特征,并结合原始乐舞图像资料,我们将史前音乐划分为中原区、海岱区、甘青区、江汉及邻近区、环太湖区、辽河区六大区域。 (一)中原区 中原区大致处在黄河中下游之间,出土的乐器主要集中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境内。从出土乐器的文化属性来看,它们分属于五个相继发展的阶段,即贾湖类型——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原龙山文化。 贾湖类型距今大约9000年~7800年,在该文化的命名地——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考古工作者曾发现数量众多的骨笛和龟响器(注:张居中等。舞阳贾湖(下)。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92.)。贾湖遗址骨笛共出土20余支,分别出自贾湖文化类型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墓葬中。从三个时期骨笛的形制和测音结果看,早期骨笛开有等距离的五孔和六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中期骨笛开有等距离的七孔,能奏出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晚期骨笛开有等距离七孔和八孔,能奏出完备的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以外的变化音(注: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测音研究。文物,1989,(1):15~17.)。龟响器系用内装小石子的龟壳制成,用手摇之可发出阵阵声响。出土的位置多在墓主人的小腿部、头部或双手所及之处。 在裴李岗文化的两处遗址中,曾分别出土1件骨笛和2件骨哨。骨笛的两端已缺损,器身残留两排相互交错的小孔9个。有研究者将它与贾湖骨笛区别开来,而推定其为定音、调音一类的乐器(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汝州中山寨遗址。考古学报,1991,(1):57~90.)。2件骨哨出土于河南长葛石固遗址下层一座墓葬中,骨哨外形呈现直管状,横断面近圆形,器身中部镂有一扁孔。这两件骨哨出土时,均放置在墓主人左膝附近,发掘者推测其为墓主人生前用以传达信息而随身携带的信号器(注:a.陈嘉祥。对石固遗址出土的管形骨笛的探讨。史前研究,1987,(3):93~9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