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中国史前音乐文化区及相关问题初论(之一)(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华夏考古》 黄厚明 参加讨论

b.黄石林。陶寺晚期龙山文化与夏文化。文物世界,2001,(6):23~31.)。出土石磬的地点为河南禹县阎砦(注:匡瑜等。禹县阎砦龙山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8.)、山西五台阳白(注: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山西五台阳白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7,(4):46~57.)、闻喜南宋(注:李裕群等。山西闻喜县发现龙山时期的大石磬。考古与文物,1986,(2):94.)、襄汾陶寺(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0~42.)等4处,皆为特磬。阎砦遗址出土的特磬形状如璜,除底边弧曲外,其余各边基本平直,倨句顶平,其下琢钻一圆形悬孔。阳白遗址出土的特磬平面近于不等边梯形,表面较平整,有固定的打击点,加工方法以打制为主。南宋遗址出土的特磬表面虽经磨光,但不甚规整,鼓部较薄,股部较厚,在中间偏向股部一侧的上部对钻一圆形悬孔。陶寺遗址出土的4件特磬分别出自M3002、M3015、M3016、M3072等4座大墓中,其中,M3002∶6特磬略呈凸五边形,股部较厚,鼓部较薄,磬身上部有一悬孔;M3015∶17特磬器表粗糙,未经磨光,上端钻一孔;M3016∶39特磬磬表有琢磨和打制印痕,磬体两端一宽一窄,顶中部略凹,底呈孤线形,一面中部略凹,另面局部略显鼓凸,中部较厚,边缘较薄,磬身对钻出两个透孔;M3072∶10特磬修磨精细,磬体规整,局部表面光洁,器体中部折断,只余残半。此外,在襄汾大崮堆山还采集两件石磬坯,两磬皆为打制,表面凹凸不平,无悬孔,声音清脆(注:陶富海。山西襄汾大崮堆山发现新石器时代石磬坯。考古,1988,(12):1137.)。陶钟出土于长安斗门镇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注:修海林,王子初。看得见的音乐乐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41.),外形呈长方形,横削面近似椭圆形,中空,顶部有柄,柄把与钟体相接处有两个圆孔,前后壁稍薄,两侧壁稍厚。出土陶铃的地点有山西襄汾丁村(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10):882~891.)、襄汾陶寺(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30~42.)、河南汤阴白营(注: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汤阴白营龙山文化遗址。考古,1980,(3):193~202.)、禹县瓦店(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禹县瓦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3,(3):37~48.)等,其形制基本一致,为合瓦体,平顶,顶上有一到二个数量不等的悬舌小孔。另外,陶寺遗址还发现一件铜铃,出土于成年男性墓主的腿裆中间,形制同于陶铃(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12):1069~1071.)。陶号发现于河南禹州谷水河,形似牛角,一面扁平,一面弧鼓,口部椭圆,尾部尖角,吹音口附近有一用于穿挂的小孔(注:王子初。号角。乐器,2002,(2):64~65.)。
    (二)海岱区
    海岱区是一个历史文化区概念,它的地理范围包括山东全境、苏北、皖北、豫东等地区。目前发现的乐器主要出自山东和苏北两地,分属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三个前后相继的考古学文化。
    北辛文化的乐器有陶鼓、陶铃两类,皆出自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5~56.)。陶鼓共5件,仅一件完整,为方唇、敛口,上腹呈圆筒形,中腹饰一圈半圆形附加堆纹,下腹略鼓并附对称的环行双耳,耳旁各穿一圆孔。陶铃器形正面呈梯形,喇叭口,横截面呈椭圆形,平顶上有两个小圆孔,正背两面靠近顶部各有3个小孔。
    大汶口文化的乐器种类有陶鼓、陶埙、陶号、陶笛、龟响器、陶铃等。出土陶鼓的地点有山东邹县野店(注: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190.)、泰安大汶口(注:a.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1~164.
    b.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5~56.)、兖州王因(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70~272.)、广饶五村(注:刘桂芹,王建国。山东上饶县五村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陶鼓。考古,1997,(12):28.)、青州桃园(注:何德亮。山东史前乐器初探。中原文物,2003,(4):14~23.)、江苏邳县大墩子(注:a.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2):9~29.
    b.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集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7~41.)、邳县刘林(注: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65,(2):9~34.)等遗址。陶鼓多呈桶形,口微敞,口沿外饰一周乳丁状凸钮,平底,器壁或器底有数量不等的漏孔。按形制和纹饰,陶鼓可分六式:Ⅰ式口沿外饰乳钉状凸钮,器身呈桶状,上宽下窄,下腹微折,折腹处附三个环状足,有穿孔一个,平底,腹部和底部各有穿孔一个,腹身着红色陶衣,上绘四个白彩长方框,白框内填白色大圆圈,色彩鲜艳。此鼓为大汶口文化流行样式,主要见于山东邹县野店遗址。Ⅱ式为直筒形,腰下作大圆底,腰侧有一圆环状把手,口沿外设一周乳钉状凸钮,腹壁和底部有圆形小孔多个。在环状把手的腹部,绘有深褐色和白色相间的平行带纹。Ⅲ式为方唇、鼓腹、小平底,口沿外饰一周乳钉状凸钮,器腹中部绘有深褐色和白色相间和瓣平花纹图案。Ⅳ式为侈口,方唇,深腹,近底部稍鼓,平底,沿下有一周较大的喙状突,中腰一周有五个散音的圆孔,底部下中亦有一孔。Ⅴ式器形不甚规整,侈口,束颈,直腹,近底部折收为平底,颈部有一周15个乳丁纽,腹部两侧上下各有2个散音孔,底部正中有一孔。Ⅵ式为尖唇,敛口,束腰式长桶腹,上腹部近口饰一圈鸟喙形附加堆纹凸泥饰,下腹内折呈大圜底,腹和底部各穿有小圆孔,腹部的孔作两两对称分布,底正中有一小孔,腹部用白色、深红色和熟褐色等三种彩色分两层绘弧线三角纹和卵点,组成四瓣花图案。陶埙计2件,皆出土于邳县大墩子遗址(注:a.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2):9~29.
    b.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集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7~41.)。其中一件形似兽形,两端分别塑成兽头和兽尾,中空,两端有小孔;另一件形似小鸭,器身两侧有三孔,底部和尾部各有一孔。陶号共土4件,分为牛角形和羊角形两种。陶牛角号发现于山东莒县陵阳河(注:山东省文物考古所等。山东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7,(3):62~82.)和大朱家村(注:山东省文物考古所,莒县博物馆。莒县大朱家村大汶口文化墓葬。考古学报,1991,(2):167~179.)两处遗址,其中陵阳河遗址出土2件(79M19∶25、79M7∶15),大朱家村发现一件(79M26∶20);陶羊角号发现于泰安大汶口,形似羊角,器形较牛角号要小(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5~56.)。陶笛仅见一例,发现于陵阳河遗址,编号为79M17∶157,该器呈酒杯状,细直柄,中空,柄对侧各有一孔,可吹奏四个不同的乐音,音响与竹笛音质相似(注:a.曲广义。笛柄杯音乐价值初考——对笛柄杯柄部的研究及推测。齐鲁艺苑,1986,(5):31~34.
    b.王树明。山东莒县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现笛柄杯简说。齐鲁艺苑,1986,(5):52.)。龟响器在山东泰安大汶口(注:a.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1~16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