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4)
辛亥革命绝非某种主观愿望和人为因素的结果,而是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产物,是腐朽的清政府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 首先,《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其腐朽、黑暗的统治,激化了它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致使各种反清斗争遍布城乡、连绵不断。从1902年到1911年,各地民变多达1300多起。日趋尖锐的阶级斗争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为革命的爆发创造了群众基础和客观环境。 其次,清政府镇压了立宪派领导的立宪请愿运动和“保路运动”,迫使许多人放弃了进行体制内改良的幻想而转向革命。所谓可以通过立宪派的改良逼清政府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假设,正是被清政府(而非革命派)所亲手粉碎。 第三,清政府内部满汉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官僚们离心离德。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督抚或观望、逃跑,或宣布独立,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的情况大相径庭。对于一个连自身内部矛盾都无法解决、意志难以统一的政府,又怎么能够指望它去化解更为严重的外部矛盾、将社会整合到一起从而领导国家走上现代化之路呢? 第四,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和不少骨干分子,也曾试图通过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的富强。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清政府的极其腐朽、专制、卖国,使他们在对清王朝的绝望中走向革命。 在一个国家内部的近代化变革中,是采取革命的方式还是改良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它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阶级状况等现实国情。对革命、改良的得失,必须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完全抹煞革命,一味颂扬改良,是错误的。就中国近代史而言,无论是戊戌维新还是立宪运动,对社会的发展都曾不同程度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无论是维新派还是立宪派,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张“中间路线”的人士,他们试图以改良方式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承续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任务,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进。这客观的事实是任何主观的假设所无法抹煞的。 上述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非历史观点、所谓的“新论”、主观臆想假设等,有的已经超出了学术的范围,其出现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就多数情况而言,它反映了究竟应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观点、方法来研究历史的问题。任何一个史学工作者不管他是否意识到、或是否承认,其研究工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在它的指导下,史学才真正成为了一门科学。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工作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努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分析、研究历史问题,取得很大的成绩,发表了许多论著,澄清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是大非,从而将长期被颠倒的历史颠倒起来。这些工作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且应该得到后人的尊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些年的史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却受到一些人有意无意的冷遇或排斥。有的公开声称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要“回到乾嘉去”;有的则试图从现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寻找替代。这一倾向已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正是因为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现上述的种种“新论”,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任何时候,研究历史都应该采取严肃的、科学的态度,这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完善的理论,只有运用它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历史,才能够把握本质、明辨是非,使历史得到最清楚、最全面的解释。 注释: ①a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列宁选集》第3卷,第512页。 ①b②b③b④b⑤b《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2页,第768页,第762页,第771~772页,第771页。 ①c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中华学术论文集》,第324页。 ②c《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0页。 ③c《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387页。 ①d《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页。 ②d《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