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史的兴盛是时代的产物。新文化史研究的兴起有学术上的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现实政治的影响。美国历史学家杰夫·埃利以其自身的学术经历,见证了历史学与现实政治的关系,他认为,不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政治都深深地影响我们能够思考和进行研究的各种历史,历史和政治始终都是相互渗透。伊格尔斯在谈到新文化史的兴起时,也总是把时代背景首先揭示出来(16)。 在60、70年代,欧美的大众政治就是女权运动、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对科学和进步的信仰危机、对现代化的怀疑、对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失望,等等。结果,以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为依托的历史研究及其观点和方法都受到了解构或质疑,那时,“有一种悲观主义的看法占据了大量‘新文化史学’的中心地位”(17)。 如果说,新文化史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时代所造成,那么,它作为一种史学潮流的消退,也与时代和政治有关,比如各种历史研究都未预见到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巨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历史学处于尴尬地位,“它们以令人瞩目的方式推翻了旧的社会科学的自信心(它相信贯彻始终的社会解释的可能性),同样地也推翻了新的文化史学的自信心(它大体上忽视了日常生活文化的政治语境)”(18),现实使人们认识到,历史研究难以继续遵循以往的路子,当然,更不能只遵循一个路子。 既然新文化史研究带有时代的印记,那么,当与新文化史研究相关的政治热情消退以后,新文化史研究自身就成为一个纯学术领域,这使我们有可能以更加平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它,把它放在与其他类型的历史研究一样的地位,以观察它的优长或不足。 中国史学界受西方新的史学风尚的影响往往有数年时间的滞后。虽然少部分人较早就接触到西方史学的前沿,但西方新史学的全貌要为国内大多数历史学者所认识,其成果为人们所消化、吸收和运用,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些时日。例如,在80年代中后期,当国内学者把社会史当作新史学来倡导的时候,西方的新社会史研究高潮已经退去,史学不仅出现“文化转向”,而且新文化史的大旗正在高高飘扬。近年来,新文化史的作品陆续被引进,在新文化史研究为更多的国内学者所熟悉和追捧的时候,西方的史学潮流也早已超越了文化转向。可见,从总体上看,我们与西方的新史学还做不到同步。不过,这种时间差对我们来说也有好处,它为我们比较全面地观察欧美史学的走向,以及思考如何吸收和合理地利用其成果提供了方便。今天讨论新文化史,是一桩既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注释: ①Victoria E.Bonnell and Lynn Hunt,"Introduction",in Victoria E.Bonnell and Lynn Hunt,eds.,Beyond the Cultural Turn: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p.10-11. ②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第35页。 ③Lynn Hunt,ed.,The New Cultural Histo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④Hayden White,"Afterword",in Victoria E.Bonnell and Lynn Hunt,eds.,Beyond the Cultural Turn: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p.316. ⑤于尔根·科卡:《20世纪下半叶国际历史科学的新潮流》,《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还可见《光明日报》记者薄洁萍对俞金尧、张弛和加布里埃尔·M.施皮格尔的访谈《欧美史学新动向--实践史学》,《光明日报》2011年9月13日“理论·史学”版。 ⑥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第57页。 ⑦俞金尧:《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社会史学的研究传统及其范式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99-219页。 ⑧周兵:《精彩纷呈的新文化史》,《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1期,第37页。 ⑨Patrick Joyce,"The End of Social History?" Social History,Vol.20,No.1,January 1995,pp.73-91.Paula S.Fass,"Cultural/Social History:Some Reflections on a Continuing Dialogue",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Vol.37,No.1,Fall 2003,p.40. ⑩Joan Scott,"The Evidence of Experience",in Terrence J.McDonald,ed.,The Historic Turn in the Human Sciences pp.379-406. (11)见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与纳塔莉·泽蒙·戴维斯的访谈,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编:《新史学:自由与对话》,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