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蒋军占领的四平,是一座什么也没有的空城。 四平保卫战使蒋军的新一军伤亡6000多人,第七十一军第八十师大部被打死,第九十一师损失1个半团,第一九五师死伤过半,总计伤亡1.6万余人;民主联军也负出了伤亡8000人的代价。 蒋介石得知自己的部队占领了四平,甚为高兴。当天,他把他的喜悦之情写进了日记。然而,他不知道,他尽管攻克了四平,却还是输家。因为他即使伤亡了1.6万余人,民主联军主力也未被消灭,林彪指挥民主联军部队悄悄地撤离四平,只不过是暂时的退却。 5月19日,蒋介石给杜聿明打电话,命令杜聿明指挥部队继续前进,一举攻下长春。杜聿明深知,四平战役蒋军并未取得胜利,长春不那么好打。但他又不敢违令,只好答应按蒋介石的指示办,并告知攻克长春还需做些准备工作。 四平保卫战,是解放战争战略过渡阶段全国打得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个战役。此战表面是以蒋军攻占四平街而取胜,真正的赢家却是林彪统率的东北民主联军。但有趣的是,蒋军在东北却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庆功会,还给一些参战部队的将领如陈明仁等人发奖授勋。其宣传工具也乘机大造舆论,说什么“林彪败走麦城”,“国军在四平街取得大捷”,“消灭大批共匪”等等。 事过多年,对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吉林四平的这场大战,党内、军内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此战时间打得过长,还有人认为根本不应该打。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老一辈革命家黄克诚大将。 据黄克诚说,敌人倾其全部主力再度猛攻四平时,集中了8个军的兵力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其中新一军、新六军和青年军第二○七师(相当于军的兵力)全系美械化装备,其余的5个军也都是半美械化装备,有一定的战斗力。相比之下,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一线的兵力要少得多。虽然后期又调来了山东部队的第七师和新四军的第三师、第八旅一部参战,但仍未能根本改变敌我力量悬殊的态势。 鉴于当时双方力量的悬殊,黄克诚感到东北民主联军不能在四平与蒋军硬打下去,如果再往下打,民主联军有被消灭的可能。为了保存东北我军的实力,黄克诚在白城子除向中共西满分局的一些领导同志谈了自己的看法外,还特地给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林彪发了几封电报,建议正在进行的四平保卫战要适可而止,不能与敌硬拼,但林彪一直没有回电,也不撤兵。 林彪不回音,黄克诚很着急,于是,又于1946年5月12日给党中央发了电报,就四平保卫战及东北的局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党中央和毛泽东也没有给他任何回音。对此,黄克诚心里一直有想法,但又不知林彪、毛泽东为何都不给他回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