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通纪》改革思想述略
《通纪》是明中叶著名史家陈建(1497-1567)撰作的一部明史专著。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编年体形式总述明"九朝"历史的史著,曾影响了晚明整整一个时期。《通纪》和其它编年史相比,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按语俯拾皆是,每卷之内,少则四、五条,多则二十几条。按语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直接"僭著评议",一种是"采时贤确言",以别人的言论,代表自己的看法。其内容,或臧否人物,或探讨明帝国盛衰规律,特别以发表自己的救时主张为重头。积极宣传其社会改革思想,是《通纪》史学思想的核心主题。它是一部救危史著,一部面对现实、试图解决现实问题的史著。 一、社会改革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与理论依据陈建作《通纪》,出发点很明确:"录阅世变,不能自己于怀,……诚欲为当世借前箸筹之,挽回祖宗之盛"。①也即要通过对本朝历史经验的总结,提出中兴之良策。 《通纪》这么注重社会改革思想的探讨,首先是和嘉靖中叶的社会危机分不开的。世宗以旁支入继大统,在首辅杨廷和等人的帮助下,谨谨求治,一收正德帝之烂摊,初期颇有起色。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便又蹈了前代昏帝的后辙越来越腐败,终致危机四伏。具体说来,表现为:1.政治腐败。世宗沉湎于方术,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满足,特别是刚愎自用,果于刑戮。世宗专制暴虐的结果,便是助长了一股歪风邪气,忠臣难容,奸臣得势,亦为佞臣倾陷他人提供了机会,以致大臣间互相倾轧事件层出不穷,吏治大坏,朝政搞得一团糟。2.军事吃紧。世宗的昏庸和严嵩的贪鄙奸横,直接导致军事上"北虏南倭"夹攻的局势。蒙古向来是明朝一大边患,特别是占据河套以后,时时进扰,终致有"庚戌之变"发生,京师为之震动。东南沿海的倭寇,到嘉靖三十一年后,更是日益猖獗。3.财政恐慌。连年的战争,军费支出日益膨大。宗室人口越来越多,宗禄越来越难以承担。另外各种名目的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所有这些,终致国库空虚,财政赤字直线上升。嘉靖中叶的这些情况,用晚明史家许重熙的话说,就是"俺、吉并骜,烽火日惊;破城杀将,东西告紧。直、海狂逞,几半天下;所在丛窟,一止一起。兵荒连岁,租税全蠲;战士死生,优卹屡下。物力自当告诎,智勇至且交困"。②可见,到了嘉靖中叶,明帝国已陷入了很深的危机之中。 其次,"知天意之祚我皇明于永也"。《通纪》这一作史出发点的提出,是建立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上的,那就是,嘉靖中叶尽管出现了种种内外危机,但明王朝的天数还没有到完结的时候,还有通过改革,重新复兴的希望。正德间,濒危者有数事焉:"逆瑾滔天,八党乱政";"流贼之扰遍及于两畿、山东、河南、川蜀、江西之境";"宗藩宸濠之变";"召边兵入京";"武皇之嬖幸盈朝,政在臣下,巡游燕乐,荒弃万机"。"于乎!前代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正德朝丛是数者,而国家安如磐石,岂非天意恢我嘉靖之图,以巩固皇明于不拔乎!昭然矣"。③ 其三,"天下未有无弊之法"。陈建主张变法,既有现实依据,又有理论根据。他认为:"有天下未有无弊之法也。法之不能无弊者,势也。或起于因循积渐,法久而弊滋也;或起于时异世殊,可行于一时,而不可行于异日也"。法虽制于圣王,但"行法之人,不皆圣王时,不皆圣王也。圣王虽欲以无弊,其如势何!此我国朝之法所以至于今日而其弊纷如无惑也"。《易》讲求变通之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这种情况,"使周、孔复生,其必仰思所以斟酬而变通之"。④也就是说,任何"法"都是会有弊端的,这是客观规律。关键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变而救之何如耳"!⑤ 这样,陈建无论在现实还是在理论上,都为自己的改革主张找到了依据,也为人们接受他的改革主张破除了观念上的障碍。 二、社会改革思想的要旨陈建是一位能"体国爱君,忧时察治"的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思想对他影响很深。他"诚不忘江湖耿耿",十分注重时政问题的研究,早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即已撰成《治安要议》一书。书分宗藩、赏功、取士、任官、制兵、备边御戎六议。在该书中,陈建首次较详尽地阐述了他的社会改革思想。其后,觉得言犹未尽,即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又撰作了《通纪》一书。《通纪》中的变法思想,基本循《治安要议》而来,但由于两书发议的对象、写作的时间、体例都不相同,所以,两书议论的内容也不完全相同。总的来说,《通纪》所谈面更广,如论学官、论宦官、论理学、论均贫富,这些都是《治安要议》所没有的。《通纪》及《治安要议》所见陈建社会改革、主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吏治上,主张行超升、久任、不拘流品三位一体的人才选用制度。陈建非常重视人才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能否致治,人才的善用与否,是个关键。祖宗时代,"用人不拘一途,未尝大分流品,亦未尝限资格,与夫年劳之拘,用惟其贤、惟其能而已"⑥故当时号称得人,能致治。成化以后,人们感慨人才一朝不如一朝,并非没有人才,关键是不善用人。主要表现为:(1)取士只重科举。祖宗时,科举、荐举双管齐下,成化后,废荐举,专重科举,结果,"有行盗跖、心劣商贾者,能染翰为文,俱隶士籍。此士风之所以日益偷也"。⑦(2)任官有资格之限。"近来资格太限,虽举人无九卿之擢,岁贡至府佐,即以为过望矣。志以位限,才以志隳,政以志损,而欲望治,难矣!是故,沮人向上之志者,资格也;而坏天下之事功者,亦资格也。历代前代资格之拘也,皆起于叔季。我朝资格之拘也,滥觞于成化,而愈胶固牢不可破于今时。"⑧可见陈建对后世人才选用制度弊端抨击之猛烈。 因此,"欲望治",首先就得从改革人才选用制度着眼。怎么改?简单地说,就是恢复祖宗良法。陈建在《治安要议》中,专门立了"取士"、"任官"两章,比较详尽地阐述了他的人才选用思想与具体措施。到写作《通纪》时,他着重构筑了不拘流品、超升、久任三位一体的人才选用制度。不拘流品,就是说,在文官的选拔上,反对行单一的科举制,而主张科举荐举双管齐下,以尽人才之用。陈建认为,"以天下之大,人各有能、有不能",所以,人才的选拔,必须不拘流品,于科举之外,"复诸制科","以收拾天下之遗才,庶几国家收得人之效矣"。⑨陈建称二举并行不悖之制,"诚开国之远猷,万世治平之轨范矣"。⑩超升就是说,任官须不拘资格。《治安要议·任官十议》称"资级之迁,不宜太限"。具体地说,就是要求重用学官。陈建主张,学官宜"慎重其选,不必备员;超擢一如国初,以兴起豪杰。"(11)久任,就是说"迁转之期,不宜太速"。"迁转既速,则罢黜亦易,贤愚莫分",政绩好坏看不出来。陈建认为:"超升、久任与不拘流品之法,三者不可阙一。不超迁则不能鼓舞豪杰,不久任则虽才无以成功,拘流品则使人自尽,而绝其向上之心、怠其有为之志。"(12)三者"相为流通,相为补助",方能尽人才之用。"为国莫要于此,莫急于此"。(13)把人才的选拔与使用制度,看作是治国的根本策略,可见陈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第二,在军事上,主张改革军制,加强边防,抵御蒙古人的南侵。主要在两个方面:一、在军制上,主张省卫军,增民壮,行寓兵于农之制。明朝军制,自洪武以来,行卫所制。这支卫所常备军,在明前期,是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能征善战,明王朝籍此成为一强大的东方帝国。但由于卫所制内在矛盾的发展,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中叶以后,卫所军越来越不行了,兵源匮乏,不能打仗,在镇压内乱与抵御外侵方面,显得十分无能。正德时,"平中原盗用边兵,平蜀盗用苗兵,平江南盗用狼兵,而两京十三省之兵,举无一可恃"。(14)嘉靖间,蒙古入侵西北边境,"如蹈无人之境"。"虽有卫,犹无卫也;虽有军,犹无军也",(15)卫军腐败之情状,于此可见一斑。更为严重的是,卫军不仅无用,而且"易为乱阶"。政府重用招募来的新军,卫军大大失宠,心理上必然失去平衡,再加上政府老老拖欠军粮,卫所军官乘机克扣军粮,卫兵于是常常借故发动兵变。陈建称当时卫兵,"有司给粮稍不如期,辄群起诟譟,思欲为变,甚至戮辱官吏,焚掠居民"。(16)嘉靖时代,兵变很多,"往往而是"。"若大同之杀参将、杀总兵、杀巡抚,则又其甚矣。似此悖逆之风,皆弘治以前之所无,而滥觞于正德,始祸于闽南,而遂于嘉靖,效尤于边镇。"(17)对于这么多的兵变,朝廷也无可奈何,只能抚剿了事。陈建对此甚为担忧,热切希望当权者鉴汉唐之例,防微而杜其渐。面对卫军这些情况,陈建的态度很明朗,主张废除卫军制。他说:"有兵若此,不如无之;兵而无用,曷若已之!"(18)那么,废卫军制后,行什么军制呢?陈建认为,宜如国初,行随里编民社之制。他认为寓兵于农,优点很多,"可省养兵之费,可省募兵之害,可无逃亡缺伍之虑,可无孱弱充数与夫骄兵悍肆之患"。(19)这是唯一的"更化善治,可久可继"军制改革方案。陈建最后说:"愚为此议,似惊世骇俗,然实变通之道不得不然。为国不寓兵于农,终为苟道焉尔!"(20)陈建主张行寓兵于农之制,不失为一正确选择,惜◆不能为当权派所采纳。 二、主张积极备边御戎。陈建《通纪》很注重边备问题。北虏自明初以来,即是明帝国最大的边患。到嘉靖中叶,北虏时或入侵,"胡马直抵近郊,京师九门为之尽闭,昌平陵寝为之震惊,居庸、紫荆为虏坦途,良乡通州为虏外府"。(21)这一严峻事实,不能不引起陈建等人的忧虑,"数十年后,吾不知其所终。杞人之忧,实深耿耿"。(22)陈建首先分析了明边事日非的原因,明确指出,关键是为"因循姑息,玩惕偷安"这一软弱的指导思想所害。如朝廷再"不斩钉截铁断限此根,天下事未可知也"。(23)那么,怎样备边御戎呢?陈建在《治安要议》卷六《备边御戎十议》中谈得很详尽。他认为:"御戎之道,在先定国是,国是定而修攘制御之策、安边固圉之略,可次等而举矣"。"国是"(也即备边的指导思想)的基本要求是"即我之所长,以制彼之所短","贵谋贱战,以全取胜"。具体的战术,陈建列举了十条,即修车战以当胡骑,设强弩以辅车战,省骑兵以舒军民,重劝赏以垦屯田,因屯田以制边县,行经界以寓地纲,繁林木以资扼伏,募骁勇以习砍营,明赏罚以振国威,重将任以责成功。在《通纪》中,陈建结合时事,着重谈了四条:(1)复屯田之制。"按,祖宗朝屯田之制,甚重甚严,且耕且守。后来乃一切怠驰,专仰馈耀,沿边数十万众,嗷嗷待哺,如之何其可也。欲安边足食。其急复祖宗之旧乎!"(24)(2)坚壁清野(25)。(3)重闭门坐视不救之罚(26)。(4)主张皇帝巡边阅武。"谨按,宣庙御极十载,巡边阅武者四焉,实敬肃人心、振扬威武、扬励边防。有一于此,胡虏所以知畏,而边鄙所以不耸也。近日边防玩惕之余,圣子神孙能绳祖武,时一行之,其于安边,不为无益。"(27)陈建在当时,能提出这样一些安边足食、防御蒙古人南侵的建议,在当时是很有点头脑的。近人陈伯陶称陈建"备边御戎,讲求切至"。"惜其时,分宜柄国,廷臣无敢采其议,上之于朝。遂令鞑靼纵横,终嘉靖之世,不能制止,此可为太息者也"。(28) 第三,在财政上,主张杜绝宗禄发放之滥、赏功之滥。宗禄问题,一直是明政府十分头痛的难题。明代宗室,除皇帝嫡长子、嫡长孙册为皇储、世袭皇位外,余皆授以爵位。有爵者皆食宗禄。这也就是说,每个宗室的人口越多,得到的宗禄即越多。"利禄之厚如此",于是,每个宗室"莫不广收妾媵"。(29)多妻制使宗室人口增长十分快,接近几何级。宗室是寄生阶层,不从事四民之业,一切均由国家承担。因此,每增加一个宗室人口,就意味着增加一份社会负担。"宗室之生生无限",而政府支付宗禄的能力毕竟有限,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引起政府的财政恐慌。这么庞大的宗禄开支,丰年尚能勉强支付,一遇歉岁,支付宗禄就成了问题。其次是易致宗乱。有司因宗禄负担太重,常常拖欠,不给宗禄,宗室遂"或升堂而号,或拦街而骂,或投砖掷瓦,殴伤吏卒,无如之何。仕于其土者,凛凛卒岁,不独俱受辱,且惧变生不测矣"(30)。其三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地方政府为支付宗禄,不致于引起麻烦,不得已拼命搜刮百姓,甚至"科索商人引银"。这样一来,"民之愁苦,不可言喻"。(31)宗禄问题这么严重,必然就有改革宗禄制度的建议出现。早在永乐末年,政府已有节禄之举。正德间,户部尚书梁材也希望"早为议处"。可惜政府"惮宗藩之怨,重《祖训》之违",终未敢拿宗禄开刀,从而使这个问题越拖越严重。到嘉靖间,"宗室愈繁愈盛,虽减半支给,常赋犹难"。(32)宗禄制度的改革,已到了燃眉之急的程度。(33)那么怎样改呢?陈建认为,"要不过损过以就中,损有余而补不足,损之益之,与时宜之而已"。(34)具体说来,(1)折钞。要求"天下亲王皆从国初辽、韩、伊、岷、肃诸王之制,禄米皆二千石,不使有厚薄之差焉。郡王而下,中半折支之内,仍令中半折之,以从在京文职三分支米、七分支钞之例焉。仪宾禄米本色,四分之内,仍令折半,以从在外文职二分本色,八分折钞之例焉。其亲王袒免以下,则从皇庶人之例,皆月支三石焉"。(35)当时,钞法久坏,宝钞形同废纸,折钞无异于减禄。(2)严核。就是说"定子女之数,以杜宗室之诈冒"。(36)严核宗室人口是为查对请封续禄服务的。 (3)弛禁。就是说"制出仕之令,以尽宗室之才能"。(37)允许宗室人员成为政府官员,既可尽人才之用,又能取得正常官俸,这确是个两全之计。通过这些改革,"然后可庶几维持于数世矣。不然,世穷弊穷,厝火积薪,数十年后愈不可为矣"。(38)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