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左传》材料来源考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王和 参加讨论

《左传》一书,因成书年代早,材料来源可靠,叙事系统详实,自汉以降便深受学者重视。近年以来,童书业先生《春秋左传研究》与赵光贤先生《左传编撰考》两部专著相继问世,使《左传》研究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左传编撰考》,从分析经传岐异入手,从而打破"《左氏》传《春秋》"的传统囿见,为今后的《左传》研究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赵师考证的基本结论,如断《左传》与《春秋》原是各自独立的书,《左传》解经语为后人所加且非一时所作,《左传》非割裂《国语》而成,《左传》作者为鲁人左氏、既非刘歆伪作亦非吴起、子夏诸人,等等,笔者皆深为信从。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左传》材料的具体来源。个人认为,《左氏》原书主要由两部分材料组成:其一,是取自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私人记事笔记;其二,是取自流行于战国前期的、关于春秋史事的各种传闻传说。本文拟就此进行论证。至于与此有关的其它一些问题,如《左传》于齐鲁郑晋诸国史料取材的详略及其原因,春秋时期史籍流散过程及与《左传》成书年代的关系等等,限于篇幅,容另做探讨。
    
    仔细比较《春秋》与《左传》的异同,我们就不难看出:在春秋时期实际上存在着两类史书。一类象今天我们见到的鲁《春秋》那样,是正式的国史。它记事非常简略,具有一定的书法规则,即后人所谓的微言大义。这种正式的国史是一种大事记录性质的国家档册,由历代任职史官接续书写。它虽然是正式国史,但由于记事过于简略且用语专门,充其量是一种只有内行人才能看懂的大事年表,故就我们今天了解史事而言,其意义并不很大。另一类史书是史官个人的记事笔记。国史记事简约,文字呆板,而且有历代相传的一套固定书法,避讳甚多,很多事情都不能直书。史官的私人笔记则记事详细,而且要记录事情的真相。所以真正有史料价值的文字,多集中在这种史官个人记事笔记里。史官们之所以要做这种笔记,有三重意义:1.是出于职务的需要。因为他们既是史官,就必须熟悉当时及前代的史事;而国史由于受体例书法的限制,不可能做详细的记载,故只有依靠自己及前代史官所做的笔记。2.他们还要用史事来讽喻君主,尽箴谏规诲之责。3.又要从这种笔记中选取有意义的材料,作为教材教育太子①。故每当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史官一方面依照一定的书法把它简略地记入国史,另一方面则把详细的经过记入自己私人的记事笔记。正是由于存在这类史官笔记,我们今天才得以对春秋史事有较清楚的了解。例如成公八年经:"夏,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传:"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又如襄公七年经:"夏四月,城费。"传:"南遗为费宰。叔仲昭伯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遗。谓遗:'请城费,吾多与尔役。'故季氏城费。"象这类史事,如果没有史官笔记,仅凭简略的国史,后代人必定不明就里。再如襄公三十一年经:"秋九月癸巳,子野卒。"这子野是什么人?昭公二十五年经:"九月己亥,公逊于齐。"昭公为何逊于齐?凡此,若无史官的记事笔记,那么不但后代的人莫名其妙,即史官自己若干年后恐怕也弄不清楚了。
    说春秋时期存在着两类史书,并非笔者的发明,其实古人已经猜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们没有做详细的论证。例如宋代学者叶梦得所著《春秋考》中"统论"一节有"史分凡目"之说,极其高明!他说:"学者多言《春秋》自为一经,不期于传而自明,岂有是哉!如公子翚实弑隐公而经不载翚弑,赵盾非实弑君而经加之弑,晋文公实召襄王而经言狩,季孙意如实逐昭公而经言逊。若不假之传,则其事何从而见?"他实际上已经看出春秋之时必然存在两类记事,指出鲁《春秋》和汲冢竹书一类记事过于简略:"使古史之文皆止于此,则事之详后世乌得而闻乎?吾是以知《春秋》者,古史之凡,而其目则在史。"这里所谓凡,就是指《春秋》、《竹书》一类大事记略性质的简明档册;所谓史,则是指史官实际记录史事的详细记载②。古人又有"简策"之说,如晋杜预、唐孔颖达、宋魏了翁等,皆主是说。大意是说史官记事字少书简,字多书策;又言大事先书于简,后定于策。但他们讲的过于简略,且有含混不清及错误之处③。
    到了清人毛奇龄作《春秋传》的时候,又进一步发挥了简策的论点,他明确将古之史书分为简、策两类。简是一片竹版,联简则为策。简书是只取一片竹版,对事情做简明的记载。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君,南史氏"执简以往","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这就是简书。除简书之外还有策书,是将许多竹版联在一起,用以记述事情的详细经过。鲁文公十五年宋司马华孙来盟,公与之宴,辞曰:"臣之先臣督得罪殇公,名在诸侯之策",这就是策书。他的结论是:"是以夫子修《春秋》,但修简书;而左丘明作传,则取策书。"抛开孔子笔削、丘明作传不谈,单就将史书分做两类而言,毛氏的观点是非常精辟的。以上是古人有关两类史书的论述,这种论述基本还停留在设想的阶段,主要是从情理上去推测,即叶梦得所言:"使古史之文皆止于此,则事之详后世安得而闻?"但没有做具体的充实的证明。由于没有举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故千百年来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说春秋时期存在着两类史书,不仅仅是依据情理去推测,《左传》中就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证据一:《春秋》与《左传》中有很多记载,经传皆有,但传所记却要较经详细得多,连时间也比经文具体。例如鲁隐公十年经:"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莒。辛未,取郜。辛巳,取防。"传:"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莒。庚午,郑伯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经言鲁师取郜取防,看了传文,才知道是郑师取郜取防,然后转送给鲁人的。六月庚午郑伯入郜,庚辰郑师入防,经皆不载。因为经是正式国史,记事力求简略,只记最后结果;传却记载了具体经过。再如同年经:"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传:"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类似记载很多。象这样的材料,时间极清楚具体,当然不可能是后代的传说或追忆,只能是当时的实录。特别是前面一条,以鲁史官口吻记叙鲁事,但又比做为国史的鲁《春秋》更为详细具体,所以它只能是取自鲁史官的个人笔记,否则,这类材料的来源就无法解释了。
    证据二:《左传》中记有不少鲁事,时间与过程清楚而具体,显系史官当时实录,但却不见载于《春秋》。例如关于阳虎的活动,记叙甚详,时间极明。如鲁定公五年:"(九月)乙亥,阳虎囚季桓子及公父文伯,而逐仲梁怀。冬十月丁亥,杀公何藐。己丑,盟桓子于稷门之内。庚寅,大诅。"定公八年:"阳虎欲去三桓……冬十月,顺祀先公而祈焉。辛卯,?{于僖公。壬辰,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戒都车曰:'癸巳至。'……阳虎入于灌、阳关以叛。"这两段记事时间清楚,无疑是史官的实录。但《春秋》于阳虎之事则完全不书。这是因为阳虎虽已实际执掌国政,但名义上仍是季氏家臣;而《春秋》?是鲁之国史,家臣位贱,其活动不能见于国史,故完全不载。阳虎取鲁之宝玉、大弓,《春秋》却书为"盗窃宝玉、大弓",原因就在于国史例不书家臣之名。象这类事情,国史固然格于成例不予书写,但史官在自己的记事笔记中却绝不能不加记载。《左传》的材料显然来源于此类笔记。
    证据三:《左传》襄公二十年云:"卫寗惠子疾,召悼子曰:'吾得罪于君,悔而无及也。名藏在诸侯之策曰:孙林父、寗殖出其君。君入则掩之,则吾子也。若不能,犹有鬼神,吾有馁而已,不来食矣。'悼子许诺,惠子遂卒。"依寗殖言,各国史书记载此事应为"孙林父、寗殖出其君"。然鲁《春秋》之记载则是"(襄十四年)夏四月己未,卫侯出奔齐",明明并未指责寗殖。故寗殖所谓"诸侯之策",显然不是指鲁《春秋》一类国史,此亦证明当时必存在两类史事记录。寗殖言"诸侯之策曰:孙林父寗殖出其君",不过是概指各国史官于记事笔记中对此事的详细记录。《左传》襄公十四年关于此事的具体记载,当即取自这类记录。若以毛氏"简策"之说来区别,则《春秋》所载"卫侯出奔齐"就是简书,而寗殖所言"诸侯之策",即指策书。
    过去有一种解释,认为鲁《春秋》记载的"卫侯出奔齐",是卫侯返国复位之后经史官改动过的文字,即所谓的"君入则掩之"④。此说甚谬。因为鲁《春秋》是鲁史,寗喜(悼子)纵有势力,顶多只能使卫史官更改卫国史书的记载--若以崔杼与齐太史及赵盾与晋太史之事看,恐这一点亦未必能做到,如何能使鲁史官也更改鲁史呢?!未免太奇,决不可信。寗殖所言"君入则掩之",并非指君入则能抹杀前事,不过是聊掩前愆的意思。言"掩之"而不言"改之",正表明史书的记载是不能随便更改的。前人又有言《春秋》的这条记载乃系孔子修《春秋》而改,此说更不足凭信,因为孔子本没有笔削过《春秋》⑤。
    证据四:《春秋》一类编年体国史的特点是记事遵循一定的书法,文字很呆板;而且记事简约,只记大事。不仅鲁《春秋》如此,从《竹书纪年》看,其文法与《春秋》也大致相同。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引《竹书纪年》云:"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水经·河水注》引竹书:"十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赵氏损益义》篇,叙赵匡所引竹书两条,一条为"齐人歼于遂",一条为"郑弃其师"。这两条与鲁《春秋》所记完全相同,前者见于庄公十七年,后者见于闵公二年。从这些保存下来的原本《竹书》断简残篇看,其书法体例与《春秋》大致相同。《春秋》是鲁之国史,《竹书纪年》是魏之国史。再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崔杼杀齐庄公事,言齐"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此事鲁《春秋》记为:"齐崔杼弑其君光。"由此可知,这类国史的书法率皆类似。但《左传》中有很多材料,尽管时间交待得非常清楚,而语言文字却与《春秋》一类国史大不相同。如襄公十八年记晋侯伐齐:"晋侯伐齐,……冬十月,会于鲁济,……丙寅晦,齐师夜遁。……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阴,遂从齐师。夙沙卫连大车以塞隧而殿。殖绰、郭最曰:'子殿国师,齐之辱也。子姑先乎!'卫杀卫于隘以塞道。……己卯,荀偃、士匄以中军克京兹。乙酉,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十二月戊戌,及秦周,伐雍门之荻。范鞅门于雍门,其御追喜以戈杀犬于门中;孟庄子斩其橁以为公琴。己亥,焚雍门及西郭、南郭。……壬寅,焚东郭、北郭。……甲辰,东侵及潍,南及沂。"此段传文,时间极清楚。从冬十月丙寅齐师夜遁,直记到十二月甲辰侵及潍、沂,何日有何军事行动,言之凿凿毫不含混。说明必是当时的实录,而不可能是后代传闻。但其文字体例则与《春秋》绝不相同。《春秋》记战事,如"战于鞌,齐师败绩"、"战于城{K1D708.JPG},楚师败绩",只一句话。象夙沙卫杀马塞隧这样的事情,是战场上的具体行为,国史记战事从不如此具体。至如"范鞅之御以戈杀犬,孟庄子斩雍门之橁以为公琴"之类无关战局的琐事,国史更绝不会记载,但从史官个人来看,却属于战场上的趣闻轶事,故记于自己的笔记。再如襄公二十七年弭兵之会,《春秋》记载此事只一句:"夏,叔孙豹会晋赵武、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这是国史记诸侯盟会的通例文字。而《左传》的记叙则远为详细:
    五月甲辰,晋赵武至于宋。丙午,郑良霄至。六月丁未朔,宋人享赵文子,叔向为介。司马置折俎。……戊申,叔孙豹、齐庆封、陈须无、卫石恶至。甲寅,晋荀盈从赵武至。丙辰,邾悼公至。壬戌,楚公子黑肱先至,成言于晋。丁卯,宋向戌如陈,从子木成言于楚。戊辰,滕成公至。子木谓向戌,请晋楚之从交相见也。庚午,向戌复于赵孟。赵孟曰:"晋楚秦齐,匹也。晋之不能于齐,犹楚之不能于秦也。楚君若能使秦君辱于敝邑,寡君敢不固请于齐?"壬申,左师复言于子木,子木使驲谒诸王。王曰:"释齐秦,他国请相见也。"秋七月戊寅,左师至。是夜也,赵孟及子析盟,以齐言。庚辰,子木至自陈。陈孔奂、蔡公孙归生至。……辛巳,将盟于宋西门之外,楚人衷甲。……壬午,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乙酉,宋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蒙门之外。
    全部经过及时间交待得极清极细,如诸侯赴盟之先后,各方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暗中的外交拉拢、摸底、统一口径等活动,皆有记叙。有具体月、日的时间凡十数见,记盟会当日之事尤详。叙与盟人士,惟"叔孙豹"前不加国名,说明此段文字无疑出自鲁史官之笔。而语言体例则与《春秋》绝不相同。类似时间具体而叙事详实的文字,《左传》中比比皆是,其材料都应是取自各国史官的笔记,否则来源便很难解释。此问题后面将进一步论及。
    综上所述,可知春秋时期存在着两类史书:一类为正式国史,一类为史官个人的记事笔记。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时限不同。国史与国俱存,只要国家不亡,历代史官就要接续撰写,不得中缀。史官的个人笔记则是与人俱存。如果某个史官的记事笔记留存到了后代,则后人对于那段历史就特别清楚。《左传》记事之所以某些时期记某国史事极清楚具体,另一些时期则很含混笼统,原因便在于此。由此,不难逐国考证《左传》史事取材的具体出处,并可据之进而断定其成书年代(而不是如前人那样,仅仅依据个别不验的预言去推断其成书年代)。此问题容另文探讨。2.内容及文字的体例书法不同。概言之,国史只记大事,笔记则凡史官个人认为有价值有兴趣者均可记叙。国史记事简略,笔记记事详实。国史记事有一定的书法,很多事情不能直书;前人总结的《春秋》经例,如记内不记外,记尊不记卑、记变不记常之类,实际讲的即是这类正式国史的记事法则,很多被误作孔子的所谓"微言大义"。笔记则必须记录事情的真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