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左传》材料来源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王和 参加讨论


    从春秋时期史官笔记中捃摭的材料,在《左传》中所占篇幅最大。它们取自各国各代,由作者汇编在一起,构成《左传》原书的主体。然依其史料价值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史官于事情发生之后马上做的记录,这是史料价值最高的一类,其主要特点是时间清楚明确。记事可能比较简略,也可能详细而生动。以往有的学者有一种认识:认为春秋以前的史官记事皆极简略,凡叙述详实的文字都非当时实录。这种印象主要来自《春秋》、《竹书》一类国史。倘就史官个人记事笔记而言,则春秋时期已经存在叙事详细生动的史录。前引文字均可为证,这里再以城{K1D708.JPG}之战为典型例子试做分析。《春秋》对此只记有两个具体日期:"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K1D708.JPG},楚师败绩。"《左传》的记载则详细得多:"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郤毂卒。原轸将中军。……三月丙午,入曹,……夏四月丙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慭次于城{K1D708.JPG}。……己已,晋师阵于莘北……晋师三日馆、谷,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于王,……己酉,王享醴。……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以上所引月、日,凡下加着重号者皆《春秋》所无,共九处。从晋侯起兵伐曹、卫始(这是晋楚交兵的起因和序幕),直记到城{K1D708.JPG}战后与诸侯盟于王庭止。时间具体,过程详实。如"夏四月丙辰"后面,用一大段文字叙述晋楚双方战前的活动;"己巳"后记大战经过;"丁未"下记向天王献俘的内容;"己酉"下详述天王享醴、赐物、命辞、晋侯答辞等具体过程。此段材料,无疑是取自晋国史官的笔记。晋战胜头号强敌楚,献俘天子,天子赐物,这是晋人深以为荣、必欲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故史官详细记载全部过程。再如邲之战,写晋楚双方的表现、晋人的内部矛盾、战斗的经过等等,皆生动具体。但这种叙述并无过份夸张造饰的色彩,使人感觉可信。同时时间也交待得很清楚:从"夏六月,晋师救郑"以下,记双方的战前活动。自"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以下,叙交战情况。至"丙辰,楚重至于邲"之后,叙楚人的战后活动。
    凡是这类时间具体而叙事平实的文字,都是史官于事后马上做的记录,它们是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我们研究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应主要依据这类材料。
    第二类:当一事发生以后,因种种条件限制,史官无法立即了解其详细经过和真实情况,过了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追记;或本国史官记别国之事。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具体时间模糊不清,如有年而无月,有月而无日,甚至年月日皆无。其内容(特别是一些人物的语言)有修饰加工及道听途说的成份。然即便杂有传说,因年代相去较近,故基本史实大致可信。如关于鞌之战的记载,便属此类。据《春秋》,参加鞌之战者除晋、齐以外尚有鲁、卫等国。据《左传》,则交战者仅为晋、齐双方,鲁、卫虽为晋之友军,实际并未参战。《左传》记鞌之战的特点是战前的时间交待很清楚,战后的时间却很模糊。如记:"师从齐师于萃。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癸酉,师陈于鞌。"此外,战役本身过程也叙述得详细生动。但以后的时间就不清楚了:"齐侯免……遂自徐关入。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按鞌地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丘舆在今山东省益都县西南,二地直线距离近三百里。春秋战争以兵车为主力,行军速度不会很快(据成公十六年载鄢陵之战,晋人四月起兵,五月济河,六月始遇楚师于鄢陵。当时行军速度之慢,可见一斑)。晋军于鞌地打扫战场料理完毕,即使不做大休整,至丘舆亦起码应是十几天以后的事。击马陉、齐侯致赂等等,当然更在其后。故此段所叙必非一两天内之事,然而却连一个具体日子也未记下。由此我推测:《左传》关于鞌之战的材料不象是取自晋、齐这两个直接当事国,而象是取自鲁卫等国史官的记录(最大可能是出自鲁史之笔)。因为战前的活动鲁、卫参加了,何日至何地很清楚,所以记得很具体。至于战役本身他们虽未直接参加,但身在战场,对经过当然十分了解,故也记载得详细生动。鞌之战以后,晋人穷追齐师,深入齐境,此时的具体过程鲁、卫之人就不甚清楚了,只能于事后知其大概,故入丘舆击马陉等等,均无具体日期。再如晋重耳自流亡至返国期间的活动,只有返国一段的时间《左传》记得清楚具体,故显然流亡时期的活动是他回国即位之后由史官追记的。又如鲁叔孙侨如与季文子、孟献子的斗争,亦必是鲁史官于事后追记。象这类材料,都不会有具体日期。
    还有这样情况:当一事发生之后,史官在书写时追记与之有关的前事,这追记部分的时间当然也不清楚。如昭公四年传:"十二月癸丑,叔孙不食;乙卯,卒。"叔孙不食两天后去世,日期清楚,显为史官当时实录。至于前面一大段,自"穆子去叔孙氏"直至"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则是追述与之有关的前事,其具体时间史官就无法追忆了。又如昭公二十五年传:"九月戊戌,伐季氏,杀公之于门,遂入之。……己亥,公逊于齐,次于阳州。"此为史官当时实录。而前面的数段文字,从"初,季公鸟娶于鲍文子"直至"叔孙昭子如阚,公居于长府",则是追述季平子积众怨而终至于乱的始末。似这类由一事追记与之有关的前事的文字,其追记部分皆无具体时间。此外,凡本国史官记别国事,时间往往也模糊不清。如成公九年经:"秋,晋人执郑伯。"传:"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此段文字是典型的史官记他国事的口吻。此事发生于晋国,待传到鲁人耳中,具体时间已不清楚,只能知其大概。
    以上所举这些由当代史官追记的材料,在《左传》中占有很大篇幅。其中虽然也有传说的成份,但与另一类流行于战国时期有关春秋史事的传说是不同的(详后)。因为它们出自春秋时期当代史官们之手,虽然有些文字距所记之事已有较长时间,但多系采自亲历其事、耳熟能详者,年代亦相去尚不甚远,故基本史实大致可信。此类材料的特点是具体时间虽然模糊,文字上(特别是人物对话)也有斧凿修饰的痕迹,但并没有过份的浮夸色彩,语言风格和观念、制度也基本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如《左传》成公三年有关于楚王送晋臣知{K1D709.JPG}回国的一大段记载,详叙楚共王与知{K1D709.JPG}的对话过程。此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不清楚,但总在知{K1D709.JPG}将要回国的一段时间内,应是晋史官后来根据知{K1D709.JPG}的追述而写的。知{K1D709.JPG}的答话是典型的外交辞令,表面上彬彬有礼,骨子里十分厉害。但文字则较朴素,确是春秋时代的风格。其所言"首其请于寡君而从戮于宗",也符合当时的制度。总的来看大致可信。至于知{K1D709.JPG}的答辞是否都是那么巧妙?楚共王是否真的说过"晋未可与争"?则未必一定如此,也许有些不过是"楼梯上的语言"。总之,对此类材料应采取"基本相信,度之以情理"的态度。
    取自春秋时代史官私人记事笔记的材料,以上面两类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类,即史官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有意编造的一些故事,如为了宣示占筮的奇验,或为了美化君人者等等。象有些预言故事,过去治《左传》的学者多以为出自左氏自造,其实不然,是左氏所取材的各国史官笔记中本来就有的。例如僖公五年传:"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按记事言晋灭虢为"冬十二月丙子朔",而卜偃的预言却说是"九月十月之交",相差恰好整两个月。很显然,冬十二月丙子朔是用周正,九月十月之交则是用夏正。"十二月丙子朔",估计原文本是十月丙子朔。丙子为十月朔日,则甲午为八月十七日,故"八月甲午"也是夏正。左氏是鲁人,鲁用周正,故他于编辑《左传》时把取自别国的史料亦改为周正。但有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难于改动,往往改之不尽,留下了史料出处的痕迹。如此例,"八月甲午"本应改为"十月甲午",但是遗漏了;卜偃的话不好改;只有"十二月丙子朔"是用周正改过的。此段文字记晋事,晋恰用夏正,这就证明卜偃的预言并非出自左氏编造,而是取自晋国史官记事。
    再如僖公十五年传:"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云:……姪从其姑,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按"姪从其姑"云云,指韩之战后晋太子圉为质于秦,姑指秦穆公夫人伯姬,为子圉姑母。"弃其家"犹言弃其妻,指子圉弃怀赢而逃归。"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指子圉(即晋怀公)死于逃归的第二年。但是据《左传》,子圉自秦逃归在僖公二十二年,而死于僖公二十四年二月,亦即死于逃归的第三年。杜预为了弥缝歧异,注"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为"惠公死之明年,文公入,杀怀公于高梁"。这显然不合史苏原意。因为史苏言"逃归其国,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明白指逃归的明年,而非惠公死之明年。其实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与前例相同。因为子圉死于僖公二十四年二月是周正,于夏正则为二十三年十二月。子圉于僖公二十二年逃归,二十三年十二月死,恰合史苏"明年其死"的预言。由此可知,这一预言也是左氏取自晋国的有关史书,他把夏正改为周正,但史苏的话不好改,结果自相矛盾。故编造这一预言的应该就是晋国的史官苏(当时的史官兼行卜事),而非后来编辑《左传》的鲁人左氏。史官们为了宣示占筮的奇验,往往编造这类故事加入记事。
    类似例子尚有。这类材料虽然也是取自春秋时期史官笔记,但纯属编造的神话,除了其史学史的意义外,本身并无史料价值。
    
    流行于战国前期的、关于春秋史事的各种传闻传说,是《左传》原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左传》的作者鲁人左氏是战国时人。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流传着许多关于春秋史事的传闻传说。左氏在编著此书的时候,收集选用了这些传闻传说,把它们与取自春秋时期史官笔记的材料掺杂在一起,构成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事汇编。这类取自战国时代传闻传说的材料,在《左传》中占有重要篇幅,构成众多完整的故事,与后代经师们添加的只言片语或个别段落绝不相同。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把它们看作是后人窜入的文字,而必须看作是《左传》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取自战国传说的材料,就语言文字而言,具有典型的战国风格,而与春秋文风大不相同;就思想、制度和史实而言,则或是虽有一点史影,但已变得面目全非;或是纯系出于杜撰,与春秋情形全然不符。限于篇幅,本文仅举一二典型例子进行分析。
    思想与春秋时代不符者。如襄公九年:"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穆姜这段话可能是出自《周易》文言传。文言传是战国时的作品,反映的是战国时人的思想,故它对《周易》的解释往往与《周易》的本义不合。如上文以"元亨利贞"为"四德",就完全不合其本义。若据《周易》本身,则"元亨利贞"应读作"元亨,利贞"。"亨"是表示吉利的一种占辞,与"吉"同类。"元亨"犹言"大吉"。与它同类义近的还有"亨"、"小亨"、"元吉"等。其反面为"否亨",即不吉。如:"元亨,利建侯。"(《屯》)"大有,元亨。"(《大有》)"元亨,利涉大川。"(《蛊》)"亨,无咎。"(《恒》)"小亨,利有攸往。"(《巽》)"大人否亨。"(《否》)利贞,贞的意思是问,这是"贞"字的本义。"利贞"犹言"贞利",与它同类的有"贞吉"。在《周易》本文里(象传除外),"贞"的意义与甲骨卜辞一样,无一例外都是"问"。如:"利涉大川,利贞"。(《涣》)"利贞,利有所往。"(《恒》)"贞吉。"(《需》)"利武人之贞。"(《巽》)"利君子贞。"(《同人》)"贞大人吉。"(《困》)"贞妇人吉,夫子凶。"(《恒·六五》)直至春秋时期仍循此义,《左传》哀公十七年"卫侯贞卜"可证。故"元亨,利贞"的本义,应为"大吉,利于贞卜"。若依文言传所说,读作"元、亨、利、贞",训为四德,解"贞"为"固"或"正",则上举之例皆成不文。例如"贞妇人吉,夫子凶",只能解作"妇人有贞德吉,夫子有贞德凶",如此则从意义上根本无法解释。后之作《象》传者强解为"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这不但曲解《周易》原意,而且是添字解经。因为即使把"贞"解为一种德行,在《恒·六五》原文里也只是讲"男子有贞德凶",完全没有"从妇"之意。古时女子之贞指从一而终,男子之贞则指讲诚信和有操守,从无训男子之贞为"从妇"者。而诚信和操守明明是美德,为什么会"凶"?《象》传的作者之所以这样解释,是因为不懂贞字的本义,又解释不了何以夫子有贞德凶,实在不得已,只好说成是"夫子从妇凶"。其实它的意思本来很简单:所谓"贞妇人吉,夫子凶",是说这一爻如果贞问妇人之事则吉,贞问男子之事则凶。这与"贞大人吉"、"利君子贞"的句式是一样的。《周易》本是思想简单、文化粗浅时代的产物,其中并无多少高深玄妙的道理。但是由于年代湮远,许多卜辞的原始含义已不可确知,故往往显得很深奥。至战国时代,人们的思想与观念均大为复杂,许多文字也演变得失去了它们的本义。如"贞"字,就已经演化为一种道德,而其本义"贞卜"却逐渐不为人所知。当时的人们看到"元亨利贞"四字在《周易》中往往排列在一起(如《乾》、《屯》、《临》、《大畜》、《随》、《革》、《无妄》诸卦中,都有"元亨利贞"四字并列),遂按照他们的思想解为"四德"。由此可知,穆姜此段故事必出于战国传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