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从史料来源看《三国志•魏志》多回护的原因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陈博 参加讨论

《三国志·魏志》多回护,早已成为史界定论之一。论其原因者,无非是说陈寿著《三国志》时已身为晋臣,在魏、晋革易之处,不得不多所回护。而晋之承魏与魏之承汉如出一辙,故进而又不得不先为魏讳。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众所周知,陈寿毕竟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史学家,且《三国志》又是私撰之作,寿死之后才得以面世,其为晋讳也应是有一定限度的,更不会有意识地处处去为魏讳。然而事实上,不少根本不必为魏讳的地方,寿志却常为之讳,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疑惑不解。《廿二史札记》列举说:"华歆奉曹操令,入宫收伏后,后藏壁中,歆就牵后出,遂将后下暴室,暴崩,而歆传绝不载。"①又"魏明帝太和二年,蜀诸葛亮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遣曹真、张郃大破之于街亭,《魏纪》固已大书特书矣。是年冬,亮又围陈仓,{K14108.JPG}魏将王双,则不书。三年,亮遣陈式攻克武都、阴平二郡,亦不书。以及四年蜀将魏延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阳谿,五年亮出军祁山,司马懿遣张郃来救,郃被杀,亦皆不书。"有趣的是,街亭之败在《蜀志·后主传》中亦不书,但云"亮出攻祁山不克"而已。针对诸如此类的情况,赵翼不禁发问:"曹魏则隔朝之事,何必亦为之讳。……拟寿所据各国之原史本已讳而不书,遂仍其旧,而不复订正耶?"笔者认为,赵氏一语道破了天机,《魏志》多回护正是与其史料来源即所据魏国之旧史有着极大的关系。
    三国时期,魏、蜀、吴政权各自雄据一方,争强称霸,战事频仍。相互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都很不够。陈寿生长于蜀,对魏、吴旧事知之不详。而魏晋之际,国家刚趋统一,史料尚未全出。加之社会动荡不定,搜集材料尤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撰写《三国志》,只好"悉本旧史"②。那么,《魏志》所本旧史为何、其特点又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先弄清在《三国志》之前,都有哪些魏史问世。《史通·古今正史》曰:"魏史,黄初、太和中,始命尚书卫凯、缪袭草创纪传,累载不成。又命侍中韦诞、应璩,秘书监王沉,大将军从事中郎阮籍,司徒右长史孙该,司隶校尉傅玄等,复共撰定。其后王沉独就其业,勒成《魏书》四十四卷。"除官修《魏书》外,尚有鱼豢《魏略》等私撰之作问世。但由于《魏书》是政府敕撰,大量国家藏书和政府档案可供参考利用,其史料的全面性和珍贵程度,皆是私作所无法比拟的,因而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魏志》的主要史料依据。然而也正因为是官修本朝史,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是"多为时讳,殊非实录"③。正是《魏书》这一致命弱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魏志》多回护的弊端。譬如董卓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后,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而操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魏书》记载其途中之一段经过曰:"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试想,其父外出,其子贪财而劫其父故友,已不大合乎情理。加之劫者早有预谋,被劫者仓促应战,结果劫者却被击杀数人,而被劫者竟无任何伤亡。这更于理有悖。故《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④孙盛《杂记》亦曰:"太祖闻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⑤陈寿著《魏志》时,想必发觉了其中之蹊跷,故仅用"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一语敷衍而过。虽非有意为曹氏讳,但显然是受了《魏书》的影响。又"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⑥。《魏书》载诏曰:"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舍而不诛,其改封植。"王沉笔下,曹丕是何等地宽容豁达。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在他继位之前,"御之以术,矫情自饰"⑦。并处处为植设置陷阱。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曹操)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将行时,"太子饮焉,逼而醉之。王召植,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⑧。而《魏志》唯曰:"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似与曹丕无丝毫关系。可见其与《魏书》一脉相承。曹丕继位之后,对曹植逼之更急。首先迫不及待地诛杀了丁仪、丁廙等曹植心腹,进而遣植等就国,迫使其"人道绝绪,禁锢明时"⑨。黄初四年(223年)朝京都时,植自念有过,宜当谢帝,初未到关,乃留其从官著关东,单将两三人微行,入见清河长公主,欲因主谢。关吏以闻,丕却"使人逆之,不得见"。以致"太后以为自杀也,对帝泣"。正好遇见"植科头负鈇锧,徒跣诣阙下,帝及太后乃喜。"但及见之,"帝犹严颜色,不与语,又不使冠履。植伏地泣涕,太后为不乐。诏乃听复王服"。这反映出他们之间的斗争何等残酷!"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妇孺皆知的《七步诗》,更是他们之间骨肉相残再好不过的写照。这首诗首见于南朝刘义庆所编《世说新语·文学》篇。明代冯惟讷《古诗纪》收入,并云:"本集不载。"本集不载并不能说明就不是曹植的作品。因为本集是曹丕之子曹叡继位后敕修的,像《七步诗》之类的作品自然会讳而不收。但南朝任昉在《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中已提及"陈思见称于七步"(11)。可见该诗流传已久。退一步说,由于文学作品大抵上"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对于艺术品的"一般的幻灭的悲哀,我以为不在假,而在以假为真"(12)。鲁迅先生这一论断,无疑对我们理解《七步诗》具有启发作用。善于玩弄权术的曹丕不一定用强迫作诗的办法以便对亲兄弟"行大法"(13)。但其对曹植处处相逼则是事实。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矛盾尖锐,才会有上述灌均希指而奏,有司请治罪的一幕。而《魏志》对曹丕的险恶用心同样只字不提,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这与《魏书》所载之诏有什么两样。足见《魏志》受《魏书》的影响何等之深!推而论之,前文所列举《魏志》为魏讳而不书之处,恐怕同样是因为受了《魏书》的影响所致。
    《魏志》为魏讳,是因为受了《魏书》的影响。那么,《魏志》为晋讳,是否也受了《魏书》的影响呢?回答同样是肯定的。这是因为王沉虽身为魏臣,却又是司马氏死党,曾将高贵乡公讨司马昭之计划告密于昭,而"甚为众论所非"(14)。如此卖主求荣之辈,自然要利用《魏书》来博取司马氏的欢心,从而达到"假回邪以窃位"之目的(15)。而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身为晋臣,即使无意于为晋讳,但迫于形势也不得不为之。这就是说,在为晋讳这一点上,他们是有共同之处的。因而,陈寿更有必要取法于《魏书》。例如齐王芳之废,据《魏略》:"景王将废帝,遣郭芝入白太后,太后与帝对坐。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但当顺旨,将复何言!'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见邪?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绶著坐侧。芝出报景王,景王甚欢。"(16)而《魏书》却说:"景王承皇太后令,诏公卿中朝大臣议,群臣失色。景王流涕曰:'皇太后令如是,诸君其若王室何!'"(17)似乎齐王之废,纯属太后之意,司马师为之痛哭流涕,迫不得已而为之。其为司马氏讳真是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难怪刘知几斥王沉为:"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18)而陈寿在因袭《魏书》的基础上,略加变通,在《魏志》中曰:"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甲戌,太后令曰:'皇帝芳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沈漫女德,日延倡优,纵横丑谑;迎六宫家人留止内房,毁人伦之叙,乱男女之节;恭孝日亏,悖傲滋甚,不可以承天绪,奉宗庙。……遣芳归藩于齐,以避皇位'。"虽然指出了司马师谋废齐王,但好像太后早有此意。二人不谋而合,才付诸实施。不难看出,《魏志》与《魏书》在为司马氏讳这一问题上的记载,并无本质性区别,只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
    综上所述:由于《三国志·魏志》脱胎于王沉《魏书》,从而处处打上了《魏书》的烙印。有了《魏书》的多为时讳,才有《魏志》的诸多回护。如果说为晋讳不免含有陈寿有意的成分的话,那么为魏讳则几乎完全是因为无意识地受了《魏书》的影响,因而将多回护之失完全归咎于陈寿是极不公平的,王沉从中应负不可推卸的严重责任。还须说明的是,虽然《蜀志》、《吴志》难免偶而也有回护的地方,但毕竟是个别现象。所以严格地说,只有以《魏书》为主要史料依据的《魏志》才形成了多回护的弊病,若笼统的言《三国志》多回护,吴、蜀二志难免是要蒙冤受屈的。
    注释:
    ①事见《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②《廿二史札记》卷六。
    ③《史通·古今正史》。
    ④⑤《魏志·武帝纪》注引。
    ⑥⑦《魏志·陈思王传》。
    ⑧《魏志·陈思王传》注引《魏氏春秋》。
    ⑨《魏志·陈思王传》载植上疏。
    ⑩以上并见《魏志·陈思王传》注引《魏略》
    (11)《文选》卷六十。
    (12)鲁迅《三闲集·怎么写》。
    (13)《世说新语·文学》。
    (14)《晋书·王沈传》。
    (15)《史通·直书》。
    (16)(17)《魏志·齐王纪》注引。
    (18)《史通·曲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