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归潜志》史料价值述评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韶关大学学报:社科版 田志勇 参加讨论

《归潜志》是金末元初著名学者刘祁所著的一部详述金末史事的重要著作。全书虽仅十余万字,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它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有关金元易代之际的历史材料,曾对元修《金史》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价值为后世所共称。清代史家赵翼在评论元末所修的三部正史时曾说:“《金史》叙事最详核,文笔亦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说者谓多取刘祁《归潜志》、元好问《壬辰杂编》以成书,故称良史。”又说《金史》在修撰时,“其宣、哀以后诸将列传,则多本以元、刘二书。盖二人身历南渡后,或游于京,或仕于朝,凡庙谋疆事,一一皆耳闻目见。其笔力老劲,又足卓然成家。修史者本之以成书,故能使当日情事,历历如见”(注:廿二史劄记,卷27,金史1)。 由于《壬辰杂编》早佚,《归潜志》在今天的价值更显珍贵。故笔者不揣简陋,拟就《归潜志》的史料价值略陈管见,敬请方家赐正。
    
    《归潜志》作者刘祁,字京叔,金浑源(今属山西)人,自号神川遁士。约生于金章宗完颜璟泰和三年(一二○三年),卒于元定宗海迷失后二年(一二五○年),享年仅四十八岁。刘祁出身世宦家庭,自其高祖刘扮以下,“子孙多由科第入仕”(注: 金史, 卷126, 文艺·刘从益传)。父刘从益,官至金监察御史。祁又幼秉家学,自八岁起,即随其祖、父宦游于大河之南,侨居于金行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淮阳等地,“因得从名士大夫问学”(注:《归潜志》刘祁原序。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点校本。以下凡引《归潜志》原文均同),学问渐进。后举进士不第,又入太学就读。金末,元兵围攻汴京,刘祁适由淮阳入汴京省视家人,旋即被困,备受磨难。此后,举家北还故里,经河南、山东、河北,在辗转二千余里、流离兵革之中,历尽艰辛,回到家乡之后,筑“归潜堂”于浑源南山,以学为隐,劫后余生之际,刘祁“因思向日二十余年间所见富贵权势之人,一时烜赫如火烈者,迨遭丧乱,皆烟销灰灭无余。而吾虽贫贱一布衣,犹得与妻子辈完归,是亦不幸之幸也”(注:《归潜志》刘祁原序。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点校本。以下凡引《归潜志》原文均同)。这时,刘祁有感于“昔所与交游,皆一代伟人。今虽物故,其言论、谈笑,想之犹在目。且其所闻所见可以劝戒规鉴者,不可使湮没无传”(注:《归潜志》刘祁原序。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点校本。以下凡引《归潜志》原文均同)。于是,乃“因暇日记忆,随得随书”(注:《归潜志》刘祁原序。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点校本。以下凡引《归潜志》原文均同)。并以其所居堂名为其书名,以志岁月,撰成《归潜志》一书,记述金末史事,翼其“异时作史,亦或有取焉”(注:《归潜志》刘祁原序。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点校本。以下凡引《归潜志》原文均同)。
    刘祁生活的时代,正值金元易代的多事之秋,《归潜志》又是刘祁在历经磨难之后将其平生耳闻目睹之人和事追忆成书。因此,此书所包含的内容也就十分丰富。可信程度极高。全书共十四卷,各卷卷首虽无小标题,京不分门类,但实际是以类相从,编次甚有条理。其所记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记人物行状。《归潜志》全书,共涉及金代人物四百二十余人,有稍详记载者三百七十余人。其中卷一至卷六,悉为金末人物小传。立传者有一百四十多人,附录十四人。所记人物,除皇室宗亲外,皆金末文人学士,达官显宦,一代名将、死节之臣。又有乡绅名士,世外僧道,名医隐者,几乎包括了金末社会各个层面上的人物。各类人物,多刘祁昔与交游,故写得具体详实,生动传神。是书所记人物,《金史》有传者,即达四十二人。
    2.录琐闻轶事。该书卷七至卷十,从不同侧面杂记金末遗事,记事范围亦很广泛且各有侧重。如第七卷侧重记述金末政治形势:宰执擅权,近习权重,刑罚苛虐,选举失中。兵端屡兴,签军之弊骚动州郡等,衰败之迹,令人触目惊心。又谓金南渡后,为宰执者往往无恢复之谋,上下皆以苟安目前为乐;朝廷近侍,谄谀成风,隐瞒灾异和民间疾苦;遇事不肯明示臧否,低言缓语,互相推诿,号“养相体”;宰执用人,必先择无锋芒软熟易制者,曰“恐生事”,足见当时官场之腐败。卷八、卷九则侧重金代教育和科场之制的利弊盛衰,以及金末赵秉之、李纯甫、王若虚、雷渊等著名学士的文学活动及学术趣旨。卷九之末还附有赵秉文于正大八年(一二三一年)间创作的二十余首诗。卷十,主要记金末宫禁及官场遗事,如护卫弑君,后妃争宠,科举之风,八易币制等等。
    3.叙有金一代国事兴亡,包括卷十一和卷十二所记内容。前者即有名之《录大梁事》,专叙金哀宗亡国始末。此卷所载史事,多为刘祁所亲历,据事直书,记述详备。尤其对于崔立的叛金降元、专横暴虐,以及元兵入城后对无辜百姓的抢劫屠戮,揭露得淋漓尽致;而对死节之臣,则据实褒誉;此卷为刘祁于金亡后以亲身经历追怀亡国忧愤,用血泪凝成的纪实之作,自己又郑重声称:“若夫所传不真及不见不闻者,皆不敢录。”因而极富史料价值。
    卷十二包括《录崔立碑事》与《辩亡》两部分。《录崔山碑事》记述崔立作乱,把持国政,据汴京以降元。又胁迫廷臣为其立碑颂德,不服者即遭杀戮:“时(崔)立国柄入手,生杀在一言。省庭日流血,上下震悚。诸在位者畏之,于是乎有立碑颂功德议。”由于事关民族“气节”问题,当时文士如王若虚、元好问等,互相推诿,既不欲招致杀身之祸,又幻想维持名节,遂胁持刘祁为文。刘祁迫于无奈,遂为之为文。“然其文止实叙事,亦无褒称立言。”事后,刘祁深以为憾,“因书其首尾之详,以志少年之过。”在《辩亡》中,刘祁以问答的形式分析了金代前期之所以强盛治平,末造之所以衰乱亡国的原因。其中按实呈言,论辩深刻、精辟宏远之处,更能体现出作者超凡的史学识见,使后学折服。
    4.记作者处世经验及其与当时文学名士的诗文唱和。在《归潜志》卷十三中,刘祁将他平生经世治学中所领司到的人生“哲理”述之篇卷,以为处世之铭,后学之鉴。体裁虽略如后世之语录,却能窥见作者的思想脉络和学术观点。该卷还附录了后人辑入刘祁的《书证类本草后》、《游西山记》、《北使记》等佚文四篇,佚诗二首。又逸事一则,亦录其两诗。由于刘祁的文集《神川遁士集》已经失传,这一部分诗文,也就更有保存的价值。
    在卷十四中,主要收录了他人授赠的诗文及刘祁的唱和之作。如收录了刘祁的《归潜堂记》及他人所作《归潜堂铭》和诗,其中有元好问七律一首,《遗山集》亦失载。此卷还附录麻革的《游龙山记》、郝经的《浑源创先生哀辞》、王恽的《追輓归潜刘先生》七律一首。虽俱系后人辑入,但结合全卷,从中亦可了解刘祁及其学术成就在金元易代之际的巨大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