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2009.01-0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未知 吴世英 参加讨论

一、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摘要
    
1、辛德勇教授主持的“十三世纪以前中国军事地理研究”项目
    项目于2008年12月按时结项。
    最终成果摘要报告:
    本项研究按照预定设计,选择从秦统一全国时期起到南宋末期亦即大致相当于十三世纪以前这一阶段,在这期间的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参照当代军事地理学的学科内容,选择在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军事地理问题,切入不同的角度,试图对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研究,做出比较深入的探讨。整个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以秦至西汉前期的政治方略与重要军事活动的地域特征为中心,论述中国古代国家地域控制方略与军事地理格局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以三国时期的军事方略与争取形态为中心,论述中国古代政区设置和演变中军事地理因素的作用;第三章,以唐朝军队部署的地域特点为中心,论述中国古代国家武装力量的地理配置形式;第四章,以宋夏和宋辽战争中宋军的粮食补给地理为中心,论述中国古代战争中军事前线的后秦补给地理问题;第五章,以唐宋辽金时期的畜牧业与军马供给地问题为中心,论述中国古代军事活动中主要军事装备的供给地域问题;第六章,分析吐蕃王朝军事活动的基本地域特征,用以反映中国古代周边政权在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条件下军事地理的独特性质和特征。
    第一章,首先从秦朝至西汉初年国家地域控制变迁角度,论述汉武帝时期向东推延函谷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指出汉武帝这次迁移函谷关,是对汉朝地域政策与大关中布防方略的大调整,即通过增大关中区域的范围,增强朝廷依托关中以控制关东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效力。其次,从越人对中原王朝的军事威胁和中原王朝对越人的军事控制角度出发,指出秦至西汉初年东南疆界的变迁过程就是中原王朝这种地域控制方略的具体体现,其中王翦南征百越一役,初步划定了中原政权与越人的区域界限。在中原政权的西北边界方面,首次厘清了今黄河河套附近地区在秦汉之际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指出它反映出秦至西汉初期在西北边疆地区控制匈奴侵扰的军事地理方略,是在国力、军力相对出于劣势的防守时期,以力保秦昭襄王长城和赵武灵王长城一线不失为基本底线,而在国力、军力强盛时期则是奋力将匈奴驱逐出秦昭襄王长城以北、黄河河道以南的黄河“大河套”区,同时,为保障驻军的军粮供给,就必须再出兵控制黄河“北河”与“南河”之间的“小河套”地区,以就地垦殖,解决部分戍卒用粮。处在这一战略布局最前沿上的九原、云中两郡是秦汉朝廷重兵集结的所在,而由于这两个郡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在这里集结重兵,除了防御匈奴之外,同时还可以起到威慑关东、兼制内外的作用,这是分析秦汉控制匈奴军事方略时需要从秦汉军事与政治地理总体格局出发来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二章研究指出,经历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动乱和鼎足而立的局面形成后三方政权之间的对峙和兼并战争,再到西晋王朝短期的统一,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一方面遵循其内部演变规律,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而影响和制约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则是鼎立格局下各个政权在对峙和冲突中的军事方略。在相对稳定的地方行政体系中,对立政权根据各自攻防体系和战略目标的需要,在与敌对政权的边境地带及其邻近区域内均有较为频繁和较大幅度的行政区划调整,如吴魏之间的长江沿线、蜀魏之间的汉中和陇右,吴蜀之间(包括蜀亡后禅魏的司马氏与吴国之间)的峡江。所谓在德不在险,合理的政区设置体现了“德”的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超越“地利”的“人谋”作用。通过对这一时期对立政权于边境地带政区设置中的军事地理因素进行考察,可以寻绎、推求其潜藏的军事方略,由此建构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揭示以军事活动为主的分裂时期,对立政权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优化配置战略要素,以求实现战略目标的空间展开过程。第三章研究指出,唐初府兵制下,折冲府是军队组织最为基本的单位。它的地理分布,反映出国家对军队的控制,以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往的研究,大都从陈寅恪提出的“关中本位”和“关陇集团”出发来认识折冲府的分布,本章通过对折冲府详细列表,揭示出唐初折冲的设置,主要是承袭了隋朝,乃至更前的北周、北齐的旧有规制,隋以及唐前期折冲府以关中为最多这一事实,反映是杨隋和李唐对历史的承袭,而不能证明朝廷对关中格外重视,以往通过折冲府的分布来说明朝廷存在“居重驭轻”的立国意识,实际难以成立。唐朝以节度使兵制取代府兵制以后,所面对的外敌和放手任务并没有明显变化,但作为军事据点,军镇守捉与折冲府的分布却出入甚大,这再次证明了唐前期折冲府的分布并非全是出于战事考虑。安史之乱后,唐朝分布于边地的节度使亦即藩镇扩展到内地,藩镇对中央的态度,是以中央能否对他们进行有效控制为前提的,而藩镇的部署则是中央实现对藩镇进行控制的方式之一。唐后期具有军事实力的藩镇主要分布在西北边地、河北四周和运河沿线,而在运河沿线的藩镇中最具有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藩镇是宣武军。本章通过对宣武军的个案分析,揭示出朝廷逐渐确立了通过控制制运河沿线藩镇、进而控制江南的“节级控制”战略。第四章根据宋夏、宋辽战争的突出特点,以北宋的粮食补给为切入点和视角,着重分析后勤补给方式在地理上的表现。与传统历史军事地理研究不同,本章并没有把宋夏、宋辽之间几次重大战役的过程、战术运用作为研究重点,而是关注宋夏百余年战争中相对稳定的对峙时期,关注对峙时期北宋一方的粮食补给地理体系。因此,本章研究是开辟历史军事地理研究新角度的一次尝试性努力,研究结果也将填补国内历史地理及军事地理研究的空白。本章所总结的研究后勤补给地理的方法和切入点对于今后的其他类似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论证指出,唐、宋、辽、金四朝为稳定保证军用马匹的供给,都将牧监作为马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牧监的环境特点则往往影响马的生存状态以及可应用性。唐前期牧监主要分布在陇右一带,有效地保证了军马的供给;唐后期至宋代,牧监移向内地,地理环境与马性不吻合,影响了军马的饲养,军队用马转向市马与保马,而市马与保马均难以带来满意的结果。唐后期至宋代都属于军队用马缺乏的时代,而宋代尤其突出,大部分骑兵部队难以获得应该配备的马匹,严重影响战斗能力。辽、金两朝均为非农业民族建立的政权,境土内部草原广袤,多数部族原有的经济生活方式即为游牧方式,由此为国家获得马匹提供了充足的来源,本章研究分析论述了辽、金两代畜牧业的主要形式以及牧监的地理分布特点,并具体论证是否具备适宜的马匹供给区,会直接影响到战争的结果。第六章分别论述了吐蕃王朝与唐王朝之间军事活动在新疆南部、河西走廊、河湟地区、川西地区、云南西部等几个大的自然地理单元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军事地理进程和方略。指出在西域地区,吐蕃王朝以创建其本土以外的“海外”军事基地为战略方针,以期达到控制西域的战略目标;在河湟地区的军事战略部署,是以占据吐谷浑故地为跳板,实现向北方河西走廊与向东北方唐朝关中平原突破的军事意图;进入关内道后,则向北方发展,试图形成以草原包围农区的大战术,以实现对唐朝京畿地区的军事压力;在剑南西川地区,则利用地势比降优势,针对唐朝军队的防御体系,依托对战略要地的争夺和军事城堡的安插实施与唐朝的拉锯;而针对西洱河地区的南诏诸蛮,是以“羁縻”控制方略达到与唐朝的势力均衡。
    本项研究的前沿意义和创新性是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首次参照现代军事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从诸多角度,对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研究展开全方位的深入论述。由此针对具体问题所尝试采用的研究方法,对丰富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具有开拓性价值。
    2、荣新江教授主持的“新出土及海内外散藏吐鲁番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
    项目于2008年12月按时结项。
    最终成果摘要报告: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论集》:此书稿以论文集的形式,收录研究论文23篇,除了第一篇《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概说》作为全书的导论,其他论文按照研究文献的时代分为四编,一、高昌郡时期文献;二、阚氏高昌国时期文献;三、麴氏高昌国时期文献;四、唐西州时期文献。
    因为本书所处理的材料大部分以残片居多,很多文书无头无尾,名称、性质不明,我们不仅在拼接、缀合,而且在定年、定性上都需要以研究为基础。此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其中对文书的相关整理过程和理由有详细的说明和论证。但论文集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书整理,以往利用吐鲁番文献来补史、证史,特别是着眼于对于中原王朝各项制度的补充。这项工作取得了异常突出的成绩,本论文集中有相当部分的论文仍然是根据新的文献继续这方面的工作,这包括孟宪实对府兵制度、僧籍管理制度的讨论,史睿对文书运行制度的讨论,雷闻对官府文书运行的讨论,丁俊对勾征制度的讨论。并且尝试突破以新文献证史、补史的思路,通过这批新出土的文书,来考虑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包括吐鲁番地域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变迁问题,比如裴成国通过供物帐对赋役制度变迁的讨论;吐鲁番盆地与外界的沟通,特别是通过使者和商人而与遥远的中亚王国的交往,并由此给吐鲁番地区的经济和商业带来影响的问题,并评估这种影响的优劣,以及吐鲁番在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比如荣新江对“送使文书”的研究;如吐鲁番地区居民的种族构成问题,张铭心讨论了交河沟西出土的粟特人墓志;这种种族构成与不同时期流行的宗教的对应关系问题,比如游自勇对“冥讼文书”的研究指出了与佛教相关的信仰在此地区的传播与变形。
    本课题将新出土的吐鲁番文献第一次整理刊布,并对它们进行透彻的综合研究,特别是从历史学新的课题出发,思考新问题,不仅在材料上为国际学术界提供高质量的整理本,同时也希望把吐鲁番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中国的“吐鲁番学”不再伤心,而且使中国的学术界能够在一定的时限内确保在这个领域的优势。
    《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所谓散藏的文书,主要指日本大谷文书、英国斯坦因文书、中国1990年以前发现的已整理出版的成组吐鲁番文书之外的文书,其中主体是课题负责人在德国柏林调查所获德藏吐鲁番文献,以及其他小收集品,包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省档案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藏文书等。这些文书中有不少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资料。本书尝试以唐长孺先生主编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为楷模,把散藏在各处的吐鲁番文献尽量收录,这些文书的收藏单位,多则收藏上百件,少则仅数件,现都汇于一编,作出精准的录文,对于前人的录文加以校勘,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尽可能收罗散藏各处的清晰照片收集在一起,一同发表。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典籍编,分为八个部分:(一)经:收录《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典籍写本;(二)小学:收录《尔雅》、《玉篇》、《切韵》等写本;(三)史:收录《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春秋后语》、《新唐书》等史籍写本,其中有佚书、也有宋版;(四)子:收录医药书、占卜书、历日、类书等,其中有逸出传世典籍与敦煌文献之外者;(五)集:收录古佚书《通幽赋注》、白文本长卷《文选》及六朝古诗集等写本;(六)道教文献,其中部分写本为长安官颁道经,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渐;(七)摩尼教文献,是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思想的反映;(八)佛教写经题记。
    下编为文书编,分为三个部分,这些文书有助于我们认识唐朝社会的方方面面,按年代顺序排列:(一)高昌郡文书;(二)高昌国文书;(三)唐西州文书,由于唐西州文书较多,又细分为官府文书、寺院文书和私人文书三类,其中包括经过我们拼接整理的北馆文书、开元二十三、二十九年的户籍。
    对于散藏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将会使我们对于吐鲁番的文明史,特别是吐鲁番与中原文化的亲密关系有深入的认识。这一点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东突”分子一直想从理论上论证新疆不属于中国,但吐鲁番盆地在相对长的时间里是直接属于中原王朝的,甚至在中原分裂的时代,一些中原地方政权也曾有效地管理吐鲁番盆地,吐鲁番文献对此能够提供最完整的证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吐鲁番的地方政权都是汉人政权,吐鲁番王国的国民以汉人为主,这个王国积极从中原吸取政治和制度的经验,有效地管理着当地社会,并极力传播中原的传统文化和中原系统的佛教文化。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新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