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著作内容简介 1、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 本书的重心是讨论秦汉时的官僚等级制度。作者把官阶研究的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两点;基于“品位─职位”视角,提出了“品位结构”概念,用以观察各种位阶的组合、搭配和链接样式;对品秩的构成要素、品位结构变迁的主要线索、官阶研究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建构性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本书对早期帝国品位结构的变迁,提出了一个“爵本位”──“爵─秩体制”──“官本位”的变迁模式,并从分等分类角度对之进行了系统论证。书中还利用新出史料,对秦汉官阶史的若干要点进行了考证,使一些前所不详的暧昧史实,如“宦皇帝者”问题、“比秩”问题等,得以浮出水面,并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 2、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 本书主要通过对中国中古时期北方诸民族的政治名号制度的分析,特别是对这些名号的结构、功能、性质与变迁的分析,来揭示中古北族政治发育及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由此为深入认识中古北族历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名号制度是在北族政治发育过程中,从政治领袖的称谓名号所发展出来的一整套既复杂又多变的政治制度,本书对这一名号制度进行功能和结构的分析,从而把北族的政治名号分解为官号与官称两个部分。名号演化的政治化与非政治化的双重过程,使起源意义上有着明确连续性的政治名号,开始向广义上的专名方向辐射。本书就是从这一新的分析框架出发,对中古北族的史料进行深入的发掘和整理。 3、陈苏镇《恢宏与古朴: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官僚政治在夏商周时代的萌发,秦汉时代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衰弊进行了追源溯流、一气贯通而且脉络清晰的叙述,对三省制、察举制的进步等萌芽于南北朝丽勃兴于隋唐的政治制度,也有极具洞见的见解。 4.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 对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与集权官僚政治制度发展,进行了宏观阐述。 5.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介绍了隋唐到明代前期长达九百余年的时问内农业、工商业、对外贸易、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描述了唐代的文治武功和郑和下西洋等壮举的历史背景,从“物质文明”的角度更加全面了解这一时代中国社会的辉煌。 6.韩巍《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 从远古至秦统一的中国物质文明发展史,在梳理数十年来考古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定居与青铜工艺这两项具有标志性的文明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描绘。 7.王小甫《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以隋唐至明中叶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为论题,重点对上承秦汉魏晋之迭次演进,下启宋元明清之完善发展的隋唐政治制度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涉及隋唐时代的政府组织、科举制度、田赋制度、军事制度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对由此演进而来的宋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也有简单介绍。 七、学术研讨会、讲座综述 1、“海峡两岸中国古代史教学研讨会”综述 2009年3月28-29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发起和组织的“海峡两岸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分别来自内地14所高校和台湾4所高校,都是所在高校的中国古代史教学负责人或教学骨干,为了切实提高中国古代史教学水平,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教授们相聚一堂,共谋对策。本次会议采取分组报告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把议题相对集中的报告分为一组,以便于议题的集中和深入探讨。会议上有一些北大历史系本科生参与,以及不少研究生甚至外地的教师闻讯赶来旁听,整个会议始终充溢着热烈的相互请益和讨论气氛。 3月28日上午九点,会议正式开始,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的主持人阎步克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召集这次会议的缘起:内地和台湾的很多学者都感觉近20年各种学术研讨会应接不暇,但很少有关于中国古代史教学方面的,因此当邓小南教授提出这个创意和筹划后,很快得到了多位学者的响应。阎教授强调历史教学之美,在于各大学、各老师的参差多姿。我们研讨的目的不是统一认识,研讨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教学套路,而是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形成适合各学校和老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牛大勇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各位与会者的感谢和对此次会议的支持,并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情况。 整个会议共分五组,虽然各组主要关注议题不同,但会议进行中逐步形成一些集中讨论点。第一点是关于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目标的讨论。台湾清华大学张元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传统的亲切感,并使学生能从故事中得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感悟历史,神入历史。他认为善于继承传统的人,会成为优质的公民。阎步克教授提出既要使学生获得一种基本的史学研究训练,也要把前人积累的历史知识和认识以及自己的研究心得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社会、人生的态度产生有益的影响。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着点,所以对此的讨论贯穿了整个会议。虽然各个地方和学校的教学对象稍有差异,因而教学目标不尽相同,但与会者一致肯定的是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在展示历史魅力、传承永恒价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崭新公民观等方面的独特和重要作用。 第二点是教学方法和技巧问题。这也是本次会议最精彩和讨论最多之处。邓小南教授介绍了她针对北京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做的教学方法探索,“准专题”式讲授、组织讨论、学生汇报演出、问题与材料结合、课外辅导和谈心等经验介绍,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兴趣。张元教授特别强调要考虑学生在想什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兴趣等问题,并通过现场“讲故事”把讨论引向了高潮,使大家对其课堂魅力有了切身体验。阎步克教授通过具体例子展示了他教学中个性化的一面。北京大学韩茂莉教授和阎步克教授精美的ppt都赢得了学者们的赞叹。北京师范大学罗新慧教授以有趣的案例介绍了出土文献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特殊魅力,并介绍了该校利用参观考察、论文评奖等方式调动学生研究兴趣的努力。刘静贞教授将其教学思路设计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郑州大学安国楼教授介绍了教授《中国史学史》时通过让学生写自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兴趣和强化知识的努力。南京大学邹劲风教授结合其教学实践,介绍了她在中国古代史对外教学中如何选择书籍和知识点,以吸引国外学生兴趣的经验。中山大学曹家齐教授以《宋史·职官志》为例,介绍了中山大学历史系引导本科生阅读史料的实践,这种方式和具体操作过程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和讨论。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与实践各显特色,但特色背后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即“视教学为恋爱”的极大热诚和情感投入,以及“要对得起学生”的强烈责任感。 第三点是如何处理研究与教学的关系问题。阎步克教授指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都能在教学中渗透自己的研究,而高校历史系负有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有知识的传授,更要有研究方法的启发。云南大学吴晓亮教授认为大学的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做到“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罗新慧教授介绍了她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问题做深入追踪和研究的案例。 第四点是教学中如何处理价值判断、民族情感和事实判断,以及如何体现中国古代史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的特有优势等问题。阎步克教授谈到由于高中教学框架的影响,刚入校的大学生多数把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混为一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在回应以“讲故事”为途径的教学方式是否含有价值选择时,张元教授强调他的价值选择既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道德说教,而是要让学生去感受历史文化。中央民族大学李鸿宾教授结合他实际教学实践表达了他对“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人文”概念的理解,强调多民族的教学对象使他更加注重从多元视角看待中国历史,而非仅从汉族主体视角。吴晓亮教授和复旦大学张海英教授都从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惑出发,谈了自己处理民族情感和历史评价的方式。邓小南教授谈到历史教学应该渗透和传输人文精神,并且指出学者都会有其情感和立场,在涉及具体历史评价时,应该将其放回历史场景和过程中看待。 第五点是关于构建中国古代史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的问题。阎步克教授强调教学的规范化和个性化,规范化中就包括了对教学体系的设计。张海英教授介绍了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调整,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台湾大学阎鸿中教授和台湾师范大学林丽月教授分别介绍了其所在高校的中国古代史和中国通史教学课程体系的安排以及存在的问题。刘浦江教授对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作了介绍,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兴趣和肯定,但他也指出存在的热爱教学且教学水平高的教授人数过少等问题。 第六点是中国古代史的教材问题。人民大学刘后滨教授谈到,现在高校古代史教学所用教材虽然已不止一种,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他觉得仍没有一本可以超越和取代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纲要》。阎鸿中教授也谈到自己教学中对钱穆先生《国史大纲》和傅乐成先生《中国通史》的利用。四川大学粟品孝教授展示了四川大学中国古代史通识课所用的教材《中华文化》。吴晓亮教授谈了云南大学历史系所用张岂之先生《中国历史》内容多和实际课时少的矛盾。北京大学张帆教授则介绍了北京地区现行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并分析了各版本教材的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七点是有关性别史和妇女史教学的问题。台湾清华大学李贞德教授介绍了妇女史在台湾兴起和活跃的历程,并以具体案列,讲述了她如何在解严后的台湾教授中国妇女史课程,指出从妇女史这一视角切入中国古代史的话,会让学生觉得历史和他们并非无关、并不陌生。武汉大学杨果教授则强调将性别视角引入中国古代史研究和教学能使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并以科举为例作了说明,但同时也指出大陆高校在女性史研究和教学中的困境和不足。台湾成功大学刘静贞教授通过对个体女性如杞梁妻和孟姜女进行分析的案例,展示了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书写和历史解读等问题。 第八点是中国古代史作为通选通识课的问题。山东大学王育济教授介绍了他们推广《中华民族精神概论》成为全校公共课的经验。韩茂莉教授演示了她所开通识课“中国历史地理”的课件,并以典型例子说明了她如何吸引存在明显知识基础缺失的学生之兴趣。北京大学叶炜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通选课“中国通史(古代部分)”教学参考书选择的标准及其阅读情况。粟品孝教授通过丰富生动的课件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如何努力使《中华文化》课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的通选通识课。北京大学刘浦江教授介绍了北大在探索的文科大部类通识课教学计划。浙江大学包伟民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的中国古代史通识课教育情况,也指出了通识课和专业课所讲的中国古代史知识衔接不上的问题。多数与会学者都认为对中国古代史通识课应该更加重视,在师资投入上,应改变以前多由经验不足的教师上通识课的局面。 第九点是关于高校中国古代史课时的讨论。不少学者指出目前中国古代史课程课时有被压缩的倾向,这给中国古代史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包伟民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在这方面的困境以及他们的努力,引起了与会者们对高校中国古代史究竟该安排多少课时、如何争取课时、在现有课时下如何有效安排教学等问题的热烈讨论与交锋。 29日下午所有分组报告研讨结束后,张元教授和阎步克教授主持了圆桌讨论。张元教授回顾了台湾东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在历史教学方面曾经面临的困境和因应方式,并指出值得借鉴的经验。之后各位学者围绕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更充分的交流,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讨论。最后阎步克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虽然不少学者都提到了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和困境,但这么多热爱教学并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提供了自己的优秀经验和应对方式,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相信每位与会者都会满载而归。 会后,与会者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机会和平台,使更多学校和学者能够就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的现状和对策展开对话和交流。(张卫忠) 2、“网络时代海外中国学文献的检索” 讲座,报告人:杨继东 随着新科技的兴起,当代学术研究的手段和交流方式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近二十年来互联网的兴起,公共资源的普及,学术成果利用数字化逐步推广,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术信息成为越来越多学人的选择。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掌握和利用网络学术资源成为当今学人不可或缺的学术素养之一。 2009年4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联手,邀请美国密歇根大学亚洲图书馆馆长杨继东博士,做了题为“网络时代海外中国学文献的检索”的主题报告。报告主要针对现今学术研究著述,尤其是西文研究文献,介绍了海外数字化文献的发展状况及其检索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