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城乡交相生养”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思想战线》 谷更有 参加讨论

城市与农村的出现是个历史过程。唐宋时期的一些新现象:如“村坊制”的推行,“乡村户”与“坊郭户”的出现,“城市与乡村交相生养说”的产生等,都有理由使我们去关注这段被称为“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其实这三个较为典型的历史新现象,就是我们认识唐宋时期城乡变化的重要线索。
    一、村坊制因缘考略
    唐代最早推行“村坊制”为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旧唐书》卷48《食货上》载:
    武德七年始定律令:(先是颁布均田令和租庸调制,接着)凡天下人户,量其资产定为九等,每三年县司注定,州司覆之。百户为里,五里为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居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士农工商四人各业。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武德七年的律令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上述引文的目的,就是案检户口,限制人口流动,保证均田令和租庸调制的顺利实行。联系隋开皇初的政策:先整顿乡里制和颁布均田令(开皇元年[581]),接着又推行团貌和输籍定样的辅助政策(开皇三年[583])[1](卷24“食货志),几乎和武德律令一样的事实,不难断定:“村坊制”的动机和“团貌”一样,与案比和稳定户口有关。隋初的“团貌”是“随便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武德七年令是“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居者为村”,它们虽然形式不同,但以“本土断之”的原则却相同。宋代名臣陈靖对唐代“村坊制”有评论道:“陈亡隋乱,纪紊纲顿。洎乎李唐,大革斯弊。……据令村坊,加之保伍,随其土断,不问侨居,应是浮浪之图,悉归版籍。然后按其人数,授以土田。四家为邻,五邻为保,递相检察,责以农桑。”[2](卷105“赋役门·劝课”)此论对唐代村坊制的性质和试推行的目的解说的甚为明了:你是土户还是侨户,一律以现在所居为准,在城的就在城里居住,在村的就在村里居住,并以此作为户籍登记的依据,不准再随便迁移了。并且在贞观十五年(640)以后,又在村和坊分别设“村正”和“坊正”,直接对村和坊管理,从而和乡里制、邻保制一起,有效地加强了对基层的控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隋初和唐初从大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来看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这从开皇和武德年间推行的各项政策也能看出来,但因何只在推行“村坊制”一点上有所不同?难道隋开皇年间的村落、城郭的现状跟唐武德年间有大的不同吗?对于此点,由于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审视一下有隋一代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和唐武德、贞观时期相比基本是大同小异。因此可断定唐初推行“村坊制”的原因不会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所引起的,这之中肯定有一个人为的直接原因,并且这个直接原因还一定出现在隋末。翻检一下《隋书》中隋炀帝后期的史料会发现有隋炀帝强迫村民迁居城郭的害民之举。《隋书》卷24《食货》中载:
    是时(大业九年[613])百姓废业,屯集城郭,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韧,吏皆惧法,莫有赈救。
    同书卷4《炀帝本纪下》载:
    大业十一年(615)二月庚午,诏曰:设险守固,著自前经;重门御暴,事彰往策,所以宅土宁邦,禁邪固本。而近代战争,居人散逸,田畴无伍,郛郭不修,遂使游惰实繁,寇勷未息。今天下平一,海内宴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随近蛤,使强弱相容,力役兼济,穿窬无所厝,其奸宄萑蒲不得聚,其捕逃有司具为事条,务令得所。
    隋炀帝的这些举措,是非常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的。城郭曾一度是人们居住的主要方式,但魏晋以来,由于社会长期动荡,城居的状况被打破,人们的居住方式呈现“村居”和“城居”两种情况。(注:相关论著参见宫川尚志、宫崎市定、谷川道雄前揭文。)特别是在北朝时期,通过推行均田制,有意识地加强了农民的村居形式。北魏、北周、隋代的均田令文中给“宅居地”的内容应值得注意。《魏书》卷110《食货志》载:“太和九年,颁给天下民田。……诸民有新居者区,三口给地一亩,以为居室;奴婢五口给一亩。”《隋书》卷24《食货志》载:“后周太祖作相,创制六官。……凡人,口十已上宅五亩,口九已上,宅四亩,五口已上宅二亩。”“隋高祖登庸……及颁新令,……其园宅率三口一亩,奴婢则五口给一亩。”上述令文中,颁授“宅居地”与“田”的用词不同,涉及“田”时用“授”,而在“宅居地”上用“给”,“给”字内含着为新居和无宅农民无偿提供宅居地的精神,这一措施无疑达到了使农民“地著”的目的。依据隋代高k22p108.jpg“团貌”的方法,它不是使农民进居城郭,而是采用“随便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的聚居形式,这样便形成了“村”的居住形式。隋之所承为魏周齐遗风,因此北朝的状况应和隋大同小异。至于南朝,永嘉之乱后,中原百姓纷纷南迁,多以族居或乡居的形式形成了村落,关于此点史实极为明了无须赘言。由此而知隋炀帝时代无论是河东西还是江南北,村居甚为普遍。一旦居住地固定,村民便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意识,而隋炀帝无视这些客观事实,也不理解村民的情绪,而一意孤行,倒行逆施,最终使本就危机四伏的隋政权,扩大为更进一步的众叛亲离,加剧了其覆亡的进程。李唐代隋后,高祖李渊吸取隋亡之教训,采取了符合实际的“村坊制”形式,村自村,坊自坊,一律以现所居断之。
    唐初实行“村坊制”除上述的直接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背景:当时仍然强调的是“士农工商,四人各业”[3](卷48“食货上”),特别是那时的工商业者尚不属自由民,他们都有别籍和士、农相区别。“工人”属官户,奴役的性质十分明显;商人有“市籍”也颇受社会歧视,商业活动也大都限制在城中的“市”内。因此,从经济方式上讲,那时并没有城市与乡村之分,城郭居民与村民一样地受田,一样的耕作。因此村民和城郭民之间没有后来所谓的城乡差别,村民也不愿意到城里居住。武则天时的官员徐坚《请停募关西户口疏》中载:“窃见关西户口,负募赴都。圣旨含宏,不盲差送。是以乐住之色,数万余家。受使之人,苟徼劳效,务选高产,抑此陪都。然高户之位,田业已成,安土重迁,人之恒性。使者强送,绳缚进途。一人怨嗟,或伤和气,数千余户,深宜察之。臣望令勘先投牒乐住者,令赴都。其差定陪都者,各任还贯。若神都须人,雍、同等州先有王商户在洛者甚众,令检括兼简。乐住之人,微有资财,情愿在洛城者,并酬其宅铺之地,令渐修立,则洛城不少于邑户,黎庶得安于本业……”武则天强迫关西农户放弃田宅迁移神都之举,遭到农户的抵制,此举和前述隋炀帝移民入居城郭之事极为相似,为避免重蹈隋炀帝之辙,徐坚上疏力劝则天皇帝罢行此不合时宜之举。这和中晚唐时期乡村农户羡慕城市的心理形成强烈对比。村居富户连京都都不乐意迁居的例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城乡尚未有区分的史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