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两点探讨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福州师专学报(社科版 杨章钦 参加讨论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讲话中指出:“要提倡认真学习……特别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尽管理论界对于动力问题的研究已相当广泛、为时亦久,本文仍就这一唯物史观所不可能回避的根本问题,再作学习、探讨。
    (一)
    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答究竟过时了没有?我认为没有。虽然说理论是允许变动的,真理也具有相对性,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见解作为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毕竟还没有越出它所适用的特定范围,还没有必要考察它迟早会有的某种“僵化”。进一步来说,唯物史观用经济、生产的眼光看待社会历史发展,这首先体现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是哲学本身及每一门具体社会科学考察社会历史生活时都要遵循的。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曾说过,暴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助产婆,但他同时补充说明一句:“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①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肯定了黑格尔所说的贪财、谋权的欲望可以成为历史发展杠杆的的见解,但他紧按着也补充说明了研究“动力的动力”是必要的,关于国家、社会、历史,“归根结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的条件中得到解释”。②显而易见,唯物史观对于历史动力问题,根本上是从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先于意识的基本立场上来回答的。
    正是用物的因素解释历史的变化、推进,唯物史观才可以同时从不同侧面来规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不自相矛盾。唯物史观从来就认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劳动者,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而言,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唯物史观也认为,社会从自然界飞跃而来,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它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社会系统本身的矛盾,就此而言,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即所谓社会基本矛盾乃成为社会前进的原动力了。由于这两对矛盾并非并列而是前者制约后者的关系,所以唯物史观同样也肯定生产方式——作为再现社会生活中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与人类环境双重关系的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它通过影响和改变社会形态特定性质、社会制度存在方式以及社会生活风情面貌等,来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与发展。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生产实践及其成果无不带有集团利益的占有痕迹,唯物史观同样不怀疑:作为社会特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的阶级斗争,变成了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不过,无论如何,唯物史观全部理论的立足点首先在于,把人类社会历史看作一个自然历史进程,它意味着社会发展史首先就是生产发展史,这就使得唯物史观不能不把社会生产力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推动力。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社会发展有一个辨证的起伏过程,这就要求唯物史观必须把对动力的多方面、多层次把握归结到发展生产力这一主线上来。列宁明确指出,在生产力的高度上,“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规范为自然历史进程。”③以往的历史观的实质性错误就在于,没有看到生产力发展的程度是所有历史活动所展开的现实关系的根源。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曾从不同侧面提到了影响人们创造历史愿望的各种因素,比如说,“对真理的热忱”、“个人的憎恶”、“广大群众”、“整个民族”、“三大阶级与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生产过剩与大众贫困的矛盾”等,但最后他还是说,物质生产是最根本的东西,“这种生产的必要性必不可免地在更大的程度上支配着人们。”④如果我们仅仅认为生产力只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根本,而不是什么推动力,恰恰是有悖于唯物史观的基本见解了。唯物史观把生产力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历史实践的根本象征。人类生产的活动是历史的第一的和基本的活动,一个民族离开它甚至只几个星期也是不可能的。马克思在《德意志竟识形态》里描述了生产力决定社会状况的基本结局,他把历史称作是生产力制约下那些现实关系“所不断采取了的新形式。”⑤历史的事实不需要孤立的政治联合或纯粹的宗教呓语的存在。
    事实上唯物史观从不看重“动力”本身,它强调生产力是第一位的,根本上是为了人们得以避免用思想动机去解释社会历史现象,能够把具有客观性、创造性、连续性三重性质的生产力看作是某种思想动力后面的原动力。生产力就是一个历史的因素,它是历史成果的积淀,它本身不需要成为什么推动力,然而它又的确起到了真正动力的作用。这也是所谓“历史自因”的道理。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东西,“仍旧必须以生产这根棍子的活动为转移中心。”⑥生产力联结着历史主体与历史活动的对象,既是历史进步的基本内容,又是历史何以为进步的内在尺度。可见,唯物史观对动力问题的辩证解答并没有陷入某种二难困境,它的观点至今依然科学、正确。
    (二)
    对社会历史动力问题的争论在国内持续至今,其中各式各样的新见解能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呢?我认为也不能。各种观点无非是想换一个角度把握生产力,试图找一个既不是生产力又跟生产力有密切联系的东西作为历史动因。的确可以这么说,“关于生产力的地位及其作用,在国内二十几年的争论中恐怕是最为激烈了。”⑦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生产力看作一个理性具体概念,仅视其为抽象的东西。有的同志宁可讲三大实践,讲现实生活的两种生产,讲生产的三层形态,讲生产中的动机(需要)、效果(满足需要或获得利益),就是不讲生产力。这样似乎有双重奏效:一方面,可以透过生产力的帷幕看到历史舞台上实际在表演的东西(即实在的推动办),另一方面,又避免陷入关于生产力动力背后还有什么动力的恶性循环。其实,这些不同的提法都不可能取消“生产力第一位”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很重视两种生产及生产的多形态,但从来都是肯定物质生产制约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的状况,而不是相反。唯物史观也不是僵化地把握生产力,而是把整个社会生产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系统;它既产生需求,又不断克服需求;既排斥精神因素,又包容精神生产;既要跟生产关系相联结而推动社会进步,又要通过自身诸要素(如人的、物的因素等)、诸环节(如生产的、消费的环节等)的对立统一来推动自身进展。史学家胡绳同志,早在1958年就使用“矛盾”这一既含糊又很确定的字眼来概括历史动力,确是很有见地。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