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元代出版史概述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 陈高华 参加讨论


    1211年,蒙古国发动了对金战争。1234年,蒙古国灭金,统治北方广大农业区,即所谓“汉地”。原来金朝统治地区内,燕京、平阳二地是图书出版的中心。燕京原名中都,是金朝都城所在,1215年,蒙古国占领中都,改称燕京。这个城市虽然遭受很大的破坏,但仍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手工业,刻版印书亦未中断。耶律楚材在戊子年(1228年)于自己家中刊印他的《西游录》[1],灭金的一年(1234年),楚材的老师燕京名僧万松著《释氏新闻》,楚材“请刊是书行于世,因为之序”。同年,他为李纯甫的遗著《榜严外解》作序,文中说:“老师(指万松老人——引者)助锓木之资,欲广其传。”[2]两书是否刊印不可得知,但由这些动议可以想见燕京当时仍有刻版印书的能力。乙未、丙申年间(1235-1236年),南宋使臣“在燕京、宣德州见有历书,亦印成册,问之,乃是移剌楚材自算自印造,自颁行,鞑主亦不知之也”[3]。可知耶律楚材曾自行刊印历书。类似的情况应该还有。此后不久,名士姚枢一度任燕京行省郎中,因对行台长官不满辞职,便到辉州(今河南辉县)苏门聚徒讲学。他“汲汲以化民成俗为心,自版《小学书》《语孟或问》《家礼》,俾杨中书版《四书》,田和卿尚书版《声诗折衷》《易程传》《书蔡传》《春秋胡传》,皆于燕。又以《小学》书流布未广,教弟子杨古为沈氏活版,与《近思录》《东莱经史论说》诸书,散之四方”[4]。姚枢自己在燕京刻书,还鼓动杨中书(杨惟中)、田和卿尚书等在燕京印书。可见私人印书在这一时期的燕京是颇为流行的。当时印书一般都用雕版印刷,姚枢教弟子杨古用活字印刷术印书,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杨古活字印刷的地点,不外燕京、苏门二处,可惜已无法查考。这一时期燕京刊刻的书籍流传至今的,有赵衍在丙辰(1256年)刊印的唐代李贺诗集《歌诗编》[5]。平阳在金代亦是一个刻书中心,在蒙古国时期仍在继续。全真道主持的规模很大的《玄都宝藏》便是甲辰年(1244年)在平阳玄都观完成的,历时八年。平阳张氏晦明轩在金代便以刻书闻名,这一时期继续出版各类书籍,有《重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增节标目音注精义资治通鉴》等书问世,流传至今。燕京、平阳之外,还有一些地方也在刻书,例如,壬寅(1242年)孔元措在曲阜刊印《孔氏祖庭广记》、丙午(1246年)析城(属邓州,今河南邓州)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集注》等。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文化凋敝,印刷的书籍为数不多,而且都是私人经营的。
    在蒙古前四汗时期,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书籍出版机构。蒙古灭金后,由于耶律楚材的建议,在1236年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6],这一举措常为研究者看成元代官方出版事业的肇始(注:据目录学家缪荃孙说,中统二(1261年)平阳段子诚刊行的《史记索隐》,“刊于平阳经籍所”。这是目前所知惟一与经籍所有关的书籍(见《嘉业堂藏书志》第122页,复旦大学出版,1997年)。如此说可信,距离经籍所始建已有二十余年了。)。其实,这不过是耶律楚材在战乱之中为了保护部分“汉地”名流,使他们免于刀兵之灾冻饿之苦的措施,用意主要不是编纂出版经籍。至于有的著作认为《元秘史》(即《蒙古秘史》)可能是编修所、经籍所的作品,则是没有根据的。《元秘史》原来是用蒙古文写成的,后来才译成汉文,由汉人组成的编修所、经籍所怎么可能编撰蒙古文史书呢!何况,此书所述,是蒙古大汗家族的早期历史。一直到元代中期,蒙文史书《脱必赤颜》对外还是保密的,金朝灭亡之初,汉人更不会接触到。
    忽必烈即位后,推行“汉法”,社会经济逐渐复苏,文化事业也有所起色。忽必烈设置了一些与文化有关的官署,其中便有专门刻书的机构。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各方面对书籍的需要增多,“汉地”民间印书业亦得以逐步恢复。原宋朝统治下的南方,书籍出版事业兴盛,改朝换代,对此并无多大影响。在全国统一以后,无论南北,图书出版业都有相当的规模,但南方明显超过北方。仁宗朝(1312-1320年)重开科举取士,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书籍的出版更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元代中期以后出版事业比前期有更大的发展,无论数量和品种都显著增多。
    
    元朝的印刷出版事业,可以分为官府、学校、民间和寺院四个系统。
    元朝中央政府内设兴文署,“掌雕印文书”,有署令、署丞,下设校理、楷书、掌记等工作人员,雕字匠四十名,印匠十六名。兴文署初设年代不详。至元四年(1268年)改编修所为宏文院。六年,迁平阳经籍所于京师,并入宏文院。宏文院此后未见记载,可能与兴文署有一定关系。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元朝设秘书监,同年十一月兴文署“交属秘书监”。十三年,兴文署并入翰林国史院[7]。至元十五年四月,元朝政府“以许衡言,遣使至杭州等处取在官书籍版刻至京师”[8]。这些书版应该就归于兴文署。但此后兴文署一度撤销。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正月,“复立兴文署,掌经籍板及江南学田钱谷”[9],秩从六品,隶属于集贤院。兴文署可以说是中央政府的正式出版机构,据说曾刊印过《资治通鉴》和胡三省的《通鉴释文辨误》(注:叶德辉:《书林清话》卷4《元监署各路儒学书院医院刻书》。王国维:《元刊本〈资治通鉴音注〉跋》,《观堂集林》卷21。按,吴哲夫认为,兴文署出版雕印力量有限,胡注《通鉴》卷首王磐序系伪造,兴文署出版胡注《通鉴》之说实不可信,见《元兴文署资治通鉴版本问题疑辨》(台北《故宫学术季刊》第20卷第2期)。但是关于它的情况我们所知甚少。就它的人员配置来看,印刷的规模实际上是有限的。元朝后期,文宗图帖睦尔爱好中原传统文化,为此设置奎章阁学士院、艺文监等机构。艺文监下有广成局,“秩七品,掌传刻经籍,及印造之事”[10]。这也是一个官方的出版机构。但是广成局的情况也是不清楚的。从现有的纪载来看,兴文署和广成局两个正式出版机构似乎没有刊印过多少书籍。元朝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的重要书籍,常常指令行省雕版印造。如辽、金二史修成后,便“将这史书令江浙、江西二省开板,就彼有的学校钱内就用”,各印造一百部上送。宋史修成后,亦由中书省指令江渐行省“精选高手人匠,就用k23p107.jpg去净稿依式镂板,不致差讹,所用工物,本省贡士庄钱内应付”[11]。御史台将有关文书先后编辑成《宪台通纪》和《宪台通纪续集》二书,前者“于南台官钱内应付开板纸札工本”,开造印书,后者“于南台脏罚钱应付工本纸札,教浙西廉访司”印造[12]。这些书籍分别由江浙和江西行省、南台、浙西廉访司直接派遣官员,招募工匠,开工印造,不经过出版机构。中央一些机构也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通过中书省,指令行省印造某种书籍。如大德四年(1300年)太医院刊行的《圣济总录》(这是宋徽宗时纂修的一部医书),是由江浙行省派官监督印造的。司农司几次刊行《农桑辑要》,都是通过中书省,奏奉圣旨,交给“江浙行省开工印造”的[13]。以上中央刻书大多指定江浙行省承担,一则因为江浙财力雄厚,二则江浙刻工、印刷水平较高。但总的来说,元朝中央政府刊印的书籍是有限的。至于地方各级行政机构(行省、路、府、州、县)下面都没有专门的出版机构,一般也不过问书籍出版事宜。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魏天佑在福州“命工翻刊”“蜀本《通鉴》”,于二十八年刻成”[14](p.234),这应是他个人的兴趣(注:此本栏外有“解物人沈盛、沈茂”字样,下有花押,说明刻成后曾解赴中央。此书或亦系中央下达的任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